21.高考前心理辅导:教会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自信训练法+暗示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66691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高考前心理辅导:教会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自信训练法+暗示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1.高考前心理辅导:教会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自信训练法+暗示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1.高考前心理辅导:教会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自信训练法+暗示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1.高考前心理辅导:教会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自信训练法+暗示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1.高考前心理辅导:教会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自信训练法+暗示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高考前心理辅导:教会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自信训练法+暗示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高考前心理辅导:教会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自信训练法+暗示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前心理辅导:教会你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一、当前高考心理培训的四大误区目前高考培训产品非常丰富,市场非常火爆,但是它却有突出的四个误区。1. 只讲减压,不讲发挥第一个误区就是高考心理培训只讲减压不讲发挥。学校请来各方高人给学生做报告,讲高考怎么减压。很多学生听了不乐意,因为他不存在压力问题,用不着接受减压的培训如果倒过来讲高考怎么样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那所有的学生都会接受,因为是所有人受益,而不是部分人受益。2. 只讲不练,缺乏互动第二个问题就是只讲不练,缺乏互动。老师来讲课,讲完之后就走了,没有跟进,没有交流互动,不知道讲完之后学生到底是什么结果,没有一个练习的过程。懂和会之间的桥梁是

2、练习,所以学一套心理暗示的方法要有练习的过程,有熟练的过程,最后才能奏效,现在缺乏这一块。.缺乏成效评估第三点就是缺乏成效评估。做完了培训,到底效果怎么样?不知道。没人检查,没人考核,没人跟踪。给学生做了报告之后,老师要根据考核调查结果来调整心理辅导或培训的方式,使它很个体化,很有针对性。4.缺乏专家指导第四个问题就是缺乏专家的指导。专家当然是让学生知道要领然后自己去做。如果自己去做,可能出了问题他不知道,没有人给他及时纠正;或者他做了一半觉得没意思了,就会半途而废。所以要有个心理教练。很多学生高考没考出好成绩,就是因为他进考场那一刻心态就不对。前不久南京找做了个调查,问高三学生对高考什么感觉

3、,人都说烦燥,地狱。如果做过心理调试,变怕高考为想高考要高考,就从地狱的感觉改变为登天的感觉。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专家指导,想做到这一步非常困难。因为你不能凭空说我高考一定行,我觉得他需要专家有针对性的指导才可以。二、高考成功的关键因素推荐专题:高考必胜心理宝典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1. 高考实技心实就是实力,首先你必须把知识都要学到位,而且都要学得扎实;第二层面就是所谓考试技术,包括考试信息、考试经验的到位;第三个层面才是心。这三个层面要结合在一起,才能进入最佳的心理流畅或超常发挥的状态。2. 临近高考,心理作用最关键考试临近的时候,决定高考成绩的因素中,学习实力反而是其次了。越是离高考时间近

4、,心理素质就越重要,它是影响高考成绩的最关键因素。更确切地说,越临近高考,实力的作用就越降低。因为实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技术层面,学校一直在给学生加强,但是心理层面却很少有人在做。很多人实力有了,技术有了,一到高考,不能够把平时的实力展现出来,缺乏的就是心理的培训。三、如何在高考中超常发挥1.考试发挥的三种状态什么是超常发挥?超常发挥的感觉出奇地好。具体分析一下,有三种发挥。第一是失常发挥,就是学的多,考的少。考出来的只是学的大概5%或10,%完全就是失控了。第二,正常发挥,就是考的跟学的差不多,学的东西基本都考出来了。第三是超常发挥,就是你居然考的比学的还多。【案例1】女网姑娘超常发挥的故

5、事200年4雅典奥运会上,李婷、孙甜甜两个人本来是合计奥运一日游的,就是准备上场一个回合就败下来了。没想到奥运一日游变成了奥运十日游,后来干脆升国旗、奏国歌。采访时她们说,正常发挥,能拿到前八名就很有成就感了,没想到一路拿到冠军。点评:这是典型的超常发挥。两位女网的运动员赛前接受了专门的心理训练,是西南大学的符明秋老师给她们做的训练。2.高考超常发挥的三个条件高考超常发挥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实力层面。首先要有一定的智力天分,能够理解所有课堂所讲的内容,要有学习能力,能够很好地组织、安排考试和作业,最后构成所学到的知识。实力层面不到位,讲超常发挥是空手道。第二,技术层面。就是有考试的经验、考试技

6、巧和考试的信息。就是怎么考的问题,有学校老师传授这方面的经验。第三,是高难度的层面,就是心理层面。心理层面要有暗示的训练,要有情绪的调控,要有心理的流畅。这三个条件结合起来,就能够确保在考试当中超常发挥了。3. 实技心三者之间的关系前面讲到实力、技巧和心理状态,很多人这三种状态是分离的。比如实力到位,技术不到位;技术到位,心理训练又不到位。这就使大家在考试当中做了很投入的准备,可是最后却考得不理想。所以需要实技心三结合。实技心指的是临考前的实力、技术和心理,均居最佳状态。怎么看实技心三者之间的关系呢?第一,最底层是学习实力。你没有学习的实力,没有所有这些知识积累,那是空手道。第二层,技术层面,

7、现在大家有方方面面的补充。但是如果只有这两层的话,你还缺一块。第三块就是心理暗示。希望大家不光在实力层面、考试技术方面得到提高,更要在心理上得到提高,能够在心理上压垮别人,至少先压过自己。四、从心理暗示到心理流畅1.什么是考试中的心理流畅状态流畅心理状态是不知不觉中到来的,当考生在考试中做到得心应手、聚精会神时,头脑中想的全部是与考试有关的事情,他就处于流畅状态。在流畅状态中,考生感受到的是,参加考试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体验,参与考试是一种最好的奖励。2.什么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指在无抵抗条件下,向被暗示者提供信息,以使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按特定的方式活动。暗示可以极大地诱发人的潜能。著名心理学家

8、巴甫洛夫指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经典的条件反射。一种语言或环境的暗示,能够使人很快地进入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带来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方面的转变。图1少女还是巫婆?上面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两可图,既可被视为一个少女,也可被看作一个巫婆。这说明有很多事情要达到目的,需要别人给以指引,你朝着这种方向努力,就会达到一种境界,这就是认知的境界。3. 心理暗示的三大效应心理暗示有三大效应。第一大效应,激励效应。在高考学生来讲就是,我能行,我能考得好。先相信自己,先激励自己。有人高考时,老师跟他说过一句话,“如果你考不上,那其他人都考不上了。”一听老师这么看得起他,他感到一定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这就是一种“

9、我能行”的强烈暗示,一种激励。第二,信则灵,归因效应。归因效应就是人们认为自己的尝试和努力产生了作用。比如有个学生受到老师的鼓励之后,第一天果然考得挺好,然后他马上跟老师说:“昨天听了你的话我特兴奋,今天上午考得不错。”老师说:“你看我没说错吧,你接着努力。”这就是相信了,然后就越来越感觉有股气势。第三,标签效应。因为努力而使自己得到超常地发挥,使得自己有份信念,觉得自己是拿分高手。这样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自己有极大的期盼。所以心理训练一定要达到熟练的地步。熟练就产生了效应,就起作用。【案例2】拳王阿里自我暗示的故事阿里小的时候,家人给他买了一部自行车,他每天都骑车出游,乐此不疲。有一天,他将

10、自行车存放在警察局门口没上锁,不想出来后发现他的新车被人偷走了,气得他直跺脚。沮丧之余,他的警察朋友提出教他拳击,并告诉阿里,每遇到一个对手,你就把他想像成偷车之人。阿里就是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中越战越勇,直至夺得美国乃至世界的拳击冠军。阿里还有一招,就是语言暗示。他每次比赛前,都会对着镜头喊:“我是最棒的,我是不可战胜的,我是冠军!”点评:不知道的人以为阿里心理上有毛病,其实不然,他正是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自我暗示技巧,而且非常成功。阿里心理暗示的成功,是因为激励效应和标签效应起了作用。5.考试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暗示考试需要有心理暗示,那什么样的心理暗示可以让我们达到心理流畅的状态呢?共有以下几种。食

11、物暗示比如说,山楂汁果茶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因为你喜欢这种果茶,喝了之后就感觉浑身舒坦,就有一种力量。经过你不断强化,不断给自己这样一种信心,最后这种果茶就成了一种神水,有神妙的作用。但是这需要一种衔接,需要有个练习的过程。有个高考状元说,临行喝碗蒙牛奶,大家感觉气昂昂。就是因为他老喝这种奶,最后产生一种暗示作用。样板戏红灯记当中有句台词,是典型的实物暗示。当初,李玉和要被宪兵队长拉走之前,李玉和的母亲给他端了一碗酒,李玉和喝完就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这是食物暗示。音乐暗示就是听自己最喜欢的曲子,听了马上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或兴奋、愉悦的状态。音乐一响,就马上把你引入这样一种状

12、态,就是建立一个条件反射。语言暗示有一句话叫“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做题出现困难的时候,情绪受了影响,不能专心致志去答题,你闭上眼睛,默诵“坚持就是胜利”,最后真的胜利了。一次考试产生感觉,两次考试加上一点,好多次考试积累下来,只要你一烦的时候,你就想“坚持就是胜利”,就可以很快达到自我调适状态。这就是暗示的作用。情景暗示想像到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马上心情就平静下来。比如外地同学想考到北京,可以想像去北京颐和园兜一圈,马上感觉就来了。【案例3】考试就当是听大戏北宋任宗年间,四川眉州有两兄弟,在父亲带领下到汴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前的晚上,两兄弟向父亲讨教该如何面对明天的考试。父亲就说,你只当去听大戏

13、,感觉就对了。在那个年代,听戏是逢年过节才有的好事,是最愉悦的情绪体验。所以第二天两兄弟怀着期盼的心情上了考场,结果是超常发挥,一举登科。点评:这两兄弟就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和苏辙,他们的父亲是苏洵,也是一个大文学家。这个故事说明了情景暗示的作用。高三学子又进入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每年的高考,都是一次对社会的关注度、教育的公平度、学校的知名度、教师的荣誉度以及学生的心理承受度等问题的巨大考验。在最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如何让考生静下心来,从容面对他们人生中一次比较重大的挑战?心理学家对30多0名高考状元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高考获得成功的关键,第一是考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第二是高考前、高考中考

14、生的心理状态。越临近高考,调整心态就越重要。通过不断训练,摸索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方法,是保证考生高考冲刺成功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音乐暗示法:音乐暗示是心理暗示与放松练习中最常见的一种,优美动人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皮层,给神经系统一个良好的刺激。它能够使你精神振奋,引起轻松、愉快和舒适的感觉,并使大脑的功能得到改善和加强。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文字信息进入大脑,选择的暗示音乐应该是不带歌词的纯粹的音乐。对于高三考生来讲,如果有哪一首乐曲可令你舒缓焦虑,激昂斗志,那么这首音乐就应该成为你的首选暗示音乐。从现在开始,你要不断地在每次考试前加以运

15、用,配合音乐加以想象考试成功的影像,调节情绪状态,增加成功几率。语言暗示法:语言暗示也是心理暗示的常用方法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的暗示作用可极大地激发人的潜能。特别是在催眠状态下,人的思维活动可以完全受语言暗示的支配。事实上,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以来,就一直接受其暗示。如,成语中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都是通过语言暗示来改变人们的心境。对高三考生来说,如果有哪一句话可以令你增强斗志,那么这句话就应该成为你的首选暗示用语,从现在开始,你要不断地在每次考试前加以运用,并配合动作,想象考试成功的情景,给自己以最大的激励。常用语言暗示有:我今天一定要考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坚持就是胜利!人生难得

16、几回搏!我选择,我喜欢!爱拼才会赢!食物暗示法:就是通过食用某种特定的食物或饮用某种特定的饮料来起到愉悦心情、调适心境的作用。用俗话讲,就是图个吉利,求得心理的安慰。其实,人们平时喜欢吃什么,喝什么,都可能对个人的心情带来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吃饭必吃“必胜客”、“肯德基”,喝水必喝“红牛”、“蒙牛奶”,也是为了让自己加强信心,精神振奋。高三考生,如果有哪种食物或饮料可以令你增强斗志,那么它就应该成为你的首选暗示食物,从现在开始,你也要在每次考试前加以运用,给自己以最大的鼓励。服装暗示法:就是通过穿着某件自己特别喜欢的服装来起到愉悦心情、调适心境的作用。对于高三考生,如果有哪件衣服可令你心情愉悦、增强斗志,那么这件服装就应该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