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06-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666156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06-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06-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06-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06-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06-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0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06-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密2006-3-17初三化学月考试题2006-3-15班级 姓名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A能与指示剂作用 B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C能解离出 D都含有氢元素2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酸,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浓盐酸是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3硫酸的用途很广

2、,下列叙述的硫酸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稀硫酸能溶解镁、锌等金属 D浓硫酸难挥发4我们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物质,并进行了分类。下列各组内物质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烧碱、火碱 B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C盐酸、氯化氢、食盐 D冰、干冰、水5酸雨对人类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汽车排放出的一氧化碳 B工业上燃煤时产生的刺激性气体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D造纸厂排放的污水6我们已经熟识的下列物质中,溶于水时不会放出大量热量的是(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固体 C浓硫酸 D氢氧化钙7下表为一些食物的近

3、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 )。选项ABCD食物苹果葡萄玉米牛奶pH2.93.33.54.56.88.06.36.68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硫酸和浓盐酸。若把它们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则烧杯内( )。A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浓盐酸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浓硫酸对杯底的压强变大9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气候变暖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10向滴有酚

4、酞的溶液中,逐滴滴入稀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11配制番茄的无土栽培营养液要用到作肥料,化肥是一种( )A复合肥料 B磷肥 C钾肥 D氮肥12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13对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B一定是置换反应C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 D可能是化合反应14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5、 )A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B用燃着的火柴棒检查液化气钢瓶是否漏气C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少许纯碱 D长久保存的文字资料,须用碳素墨水书写15食品与卫生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硝酸钠B为了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C蒸馒头时加适量的纯碱 D长期使用铝制餐具16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1996年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来补充碘摄入的不足。碘酸钾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17各种稀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是因为其溶液里都含有大量的( )。A氢分子 B氢离子 C水分子 D酸根离子18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片,立即产生气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有铁,滤液中有和 B滤渣中有铜,滤液中有和C滤渣中有氧化铜,滤液中有和D滤渣中有铜,滤液中有和19、苯甲酸()可用做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 7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0、X、Y、Z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则

7、Y是( )A B C D21一定量的空气依次通过足量石灰水及浓硫酸,分别被除去的是( )。A氮气和氧气 B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22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食盐溶液、石灰水、汽水、食醋的pH,请你判断下图中表示石灰水pH的点是( )23下列区别稀硫酸与稀盐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加入碳酸钠 B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C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 D用pH试纸分别测其溶液的pH24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25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土

8、壤显微酸性,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作物小麦油菜西瓜甘草最适宜的土壤 pH范围5.56.55.86.76.07.07.28.5A西瓜 B甘草 C小麦 D油菜26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如下图)。往烧杯中加少量的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假设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 B C D27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28 1838年3月,纽卡斯尔的一些园艺家访问大物理学家法拉第,并向他请教一个奇特而有趣的问题:为

9、什么别处生长的紫罗兰花都是紫色的,而生长在该市的紫罗兰花却都是白色的?法拉第经过一番研究得出结论。该结论后来被化学家证实并在工业上广泛应用。请问法拉第的结论是( )。A遗传变异 B施化肥不当C纽卡斯尔市空气中含量较高 D纽卡斯尔市市民用自来水浇花三、填空题(本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29(5分)从H、O、C、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具有可燃性,可作火箭燃料的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气体可作温室肥料、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30(3分)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0、请你针对下面生活中的问题,用酒精、一氧化碳、胆矾三种物质填空:(1)使用煤炉时,通风不畅易发生中毒事故,其“凶手是 ;(2)游泳池或浴池中,常用的杀菌、消毒剂是 ;(3)医院里用碘酒作消毒剂,它是用碘和 溶液配制而成的。31(2分)丁一同学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了夜盲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体内缺乏维生素 ;王明同学近期感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医生说他患了贫血病,此时他应该多补充蛋白质和含 丰富的无机盐。32(2分)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应将此混合气体先通过 ,再通过 。33、(2分) 如果将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11、浓硫酸的质量将会 ,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会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34、(2分)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观取3种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稀酸或稀碱检验,结果如下: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玫 瑰粉 红粉 红绿 色万寿菊黄 色黄 色黄 色大红花粉 红橙 色绿 色请回答:(1)不能用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2)已知苹果的pH为2.93.3,将大红花汁滴入苹果汁中,呈现的颜色是 。35、(9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同时

12、,又不引入新的杂质,分别写出所加试剂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铜(氧化铜) , 铜粉(铁粉) , 四、实验探究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6分)36、(2分)某工厂排放的无色溶液有较强的酸性,请根据所学的酸的性质,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证明该溶液显酸性。 37、(4分)、以氧化铜、铁、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铜,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方法一: , 方法二: , 38、(6分)二氧化硫()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现有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硫,并对二氧化硫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