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范本模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665667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范本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范本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范本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范本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范本模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每个人都有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这二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现实自我决定我个体如 何选择理想自我,而理想自我又给现实自我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现实自我说的目前的现实生活中个体的真实情况,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 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它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 的真实感觉。理想自我就是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即在个体的自我概念中定位我应该是个什么样的 人,通俗的话讲,就是我希望、期待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定位的标准、目标。它是个人对 “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其实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这个社会就是我们所看到的

2、这 样,它之所以是这样也是全社会的人的共同的行为造成的,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它, 只能去适应它.因此,不如先反省自己身上的一些不适应环境的东西,改变自己性格中的一 些因素,去适应这个社会。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 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当今大学生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 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 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一个人既然有梦想,就要为梦想而奋斗。站高一点,看远一点,再以实际的行动,将自 己的梦想变得

3、更实在一点! 在对两个自我进行比对是就应该本着认真、谨慎的态度。明确 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适合自己的是什么,只有选取了适合自己的明确方向, 才能让自己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 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 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 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首先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

4、客观认识,确立切 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 善。最后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他们所能做的,是基本放弃理想自我,接纳 现实自我,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学会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中来确立自我信心,摆脱 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而带来的自我伤害感,获得平常心,平静而踏实地面对生活应该成为 这部分大学生健康的自我观念。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摆脱成长中的烦恼根本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冲突,需要摆脱自我形成 过程中的外部依赖,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一)独立于他人评价,接纳现实自我大学生常常把他人评价作为自我的标准,

5、过多关注是否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导致的自我 不确定性是烦恼的重要来源,而健康和成熟的自我最重要的特征是独立于他人评价,能够基 于个人经验完成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评价和认识,坦然地接纳自己。因此,实现由外在评价标 准向内心评价标准的转化,才能获得对自我的信心和个人成长的愉快体验.(二)独立于社会压力,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学校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流,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在才学、品德、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高 期望,这些期望与大学生的实际行为往往形成一定的反差,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部分焦虑来 源于这种社会压力,常常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大学生的形象,因此产生自责和罪恶感。 摆脱这种困扰,需要大学生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

6、力之间学会灵活和折衷,接受自己个性中某 些不为社会赞赏和肯定的方面,扬长避短,不勉强自己屈从社会压力,应该认识到,在不妨碍 社会和他人的前提下,成熟和独立的自我应该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一个人也不需要在所有 方面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赏。本着这样独立于社会压力的理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张扬个 性中积极的方面,淡化消极个性因素带来的心理困扰,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 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 卑这两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

7、种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 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 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他们往往 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大学生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 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 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 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 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此心理问题所导

8、致。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 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 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 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 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免不了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灰心、不丧气,保持 自信和乐观态度是积极的自我意识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每一个大学生要有强烈的实践和锻 炼意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

9、自己的挫折耐受力和各方面素质,逐步完善 和发展自我。“自我”的完善和发展必然会促进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反过 来又必然会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发展。3、 努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认可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 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1)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正确的理想自我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认可的基础上,按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自我发 展的目标。大学生要积极探索人生,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理 想自我的确立寻找合适的人生坐标,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中认识有限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 通过实现这一

10、目标而努力地完善自我。(2)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不断战胜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既要努力发展自己,又绝不能固守自我,要积极主动地为 社会服务,勇于承担重任;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不仅仅追求个人价值,在为他人和社会 服务、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当然提高现实自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使现实自我不断地向理想自我靠拢,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 目标,这一过程,就是大学生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3)认真进行自我探究,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统一 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统一.大学生 在认真探索人生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

11、统一,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获取自我统一的 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和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然后与现实自我相对照,最后有 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缩小差距,最终获得统一.总之,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 正确认识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具 有重要意。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卑和自大都是不正确、不客观的自我观念,两者都应该注意矫正。但是,对于青年人来说, 更有害的是自卑.自大当然不好,它会阻碍你的进步,恶化人际关系。自视过高,毫无道理地 认为自己当然比别人强,比别人优越,而又眼高手低,不能取得

12、预想的成绩,则或使自己经 常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年轻时,往往不知天高地厚,不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这 是比较容易被理解和原谅的。自大的毛病,在生活的磨砺中,在积累了较多的社会经验后, 能够较自然、较容易地得到克服。另外,对于青年人来说,对自己提出一个叫高的生活目标, 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期待水平,会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适度的“自大”,可以充分地开拓青 年人的潜力。而自卑入股得不到适当的致电和帮助,又没有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则会使人 胆怯和消沉。这样下去的结果,会使自己的处境更糟,继而使自己的心境更差,形成一种恶 性循环。克服自卑,除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客观条件和独一无二的生存价值之外,使用

13、积极的 自我暗示也是一个好方法。暗示这个心理学概念是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使人从意识到潜 意识层完全接受某种观念的心理过程。暗示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如果使用的好,也是 一种十分有效的心理作用手段.如一个医生拿着一片维生素对病人说:“吃了它,你一定会睡个 好觉。病人吃了这片维生素,也会像吃了安眠药一样睡得很香。暗示的原理是:我们的行为 常常受潜意识的支配,而权威的意见和重复的信息,可以深刻地影响到潜意识,从而影响的 行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要经常地发出自我肯定、自我鼓励的信息.如经常说:“我能行。” 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因此积极的自我暗示是使自己从内心深处树立良好自 信,重塑

14、理想的自我形象的有效手段。为了追求自我实现,青年人切忌把自己封闭起来.除了要深入社会外,还要经常找机会 去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体验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去开阔自己的心胸, 净化自己的心灵,去体味个人存在的意义;在大自然中,你会感受到真正的自我,感受到世 界之广大,个人之藐小;天地悠悠,生命之短暂,你会更明白一个人为什么活,以及如何活 得更美好。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实际的人生观; 积极地接纳自己、别人及周围的世界;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经常关注社会上各种疑难问题;能享受自己的性格;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在生命中曾有国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 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拥有至深的知己,有亲密的家人; 具有民主作风,尊重别人的意见; 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和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