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计划统计指标解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663682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供水计划统计指标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市供水计划统计指标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市供水计划统计指标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市供水计划统计指标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市供水计划统计指标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供水计划统计指标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供水计划统计指标解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供水城市供水城市供水包括:城市公共供水简称自来水和单位自建立施供水简称自备水两个局部。城市公共供水自来水指隶属于城建部门,主要承担城市全社会供水任务的城市公用性的生产经营型企业。一般以自来水厂个数为统计单位。自来水厂指具有一定的生产设备,能完成自来水整个生产过程,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并作为公司厂部一级核算的生产单位。按其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地面水水厂和地下水水厂两种。按其生产的水质不同,又可分为非饮用水浑水水厂、饮用水净水水厂和既生产非饮用水浑水又生产饮用水净水的混合水厂三种。按其生产规模不同,又可分为大型水厂、中型水厂和小型水厂三种。即现有综和生产能力在 10 万吨/日

2、以上的不包括 10 万吨/日一个城市或一个自来水公司,可能有一个或数个自来水1.厂,一个自来水厂又可能有一个或数个水源地。一个生产系统的各项设施,如分布在几个地点,只能作为一个自来水厂;但补压井和加压站不能作为自来水厂。自建立施供水自备水指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等社会单位自办的独立水厂或供水设施包括地下水、地面水。一般将拥有自备水的独立单位统计为一个自备水单位不管单位部同时有几个水厂或供水设施均视为一个自备水单位数。有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城市,自备水单位数统计以水资源管理部门掌握的数字为准。设计综合生产能力指城市供水设施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的综合生产能力,按设计能力以四个环节中最

3、薄弱环节为主计算。在设计生产能力的根底上,经挖、革、改增加的生产能力,应按一次或数次增加的设计生产能力总和加原设计生产能力求得。实际综合生产能力指自来水厂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的综合实际生产能力,按实际测定的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生产能力计算。包括当年已经采取的各项措施后增加的能力,供水顶峰阶段,超负荷增加的生产能力不予以1.计算。测定时,以取水、净化、送水及出厂干管四个环节的薄弱环节为主。各个环节的能力计算方法是:1、 取水能力:地面水水厂应按取水口、进水管及进水泵房机泵的能力确定包括补压井能力一般以机泵能力为主计算。计算公式:各台机泵铭牌能力或测定的机泵能力1-各台机泵

4、同时开动的损失因素24 小时有的水厂,如进水管的能力小于机泵能力,且以后各环节的能力又是按进水管能力配套的。则可按进水管每小时输水能力24 小时计算求得。地下水水厂应按水源井和抽水机泵的能力确定泵。如机泵能力与水源能力不一致的,以两者中最小的能力计算。计算公式:各台机泵铭牌或测定的机泵能力或水源井枯水期最大出水量1-各水源井同时抽水后的损失因素24 小时2、 净化能力:指反响池、沉淀池和滤水池的能力,计算时以滤池能力或薄弱环节为主。计算公式:滤池能力=滤池面积设计或核定滤速24 小时注:核定滤速计算能力时应减去洗池时间。3、 送水能力:指送水机泵和补压井的能力,计算方法与取水能力同。4、 出厂

5、输水干管能力:指从自来水厂的第一个闸门起至城市配水管网之间的管道的最大输水能力。应按水厂出口1.处的管道口径计算。计算公式:出厂输水干管能力=管道面积管径经济流速经济流速由各地根据经常电费与管道基建费用的经济比较,自行规定。城市供水设施综合生产能力,一般按设计能力统计,但如生产能力进展过测定,与原设计能力出入较多时,应按实际综合生产能力统计。有的水厂设计规定既送非饮用水原水,又送饮用水净水在计算能力时,不应把饮用水净水能力作为薄弱环节来计算综合生产能力,应该将供应非饮用水原水的设备和供应饮用水净水的设备分开,分别计算其生产能力。例如:水厂的取水能力为 5 万吨/日,其中有 4 万吨/日非饮用水

6、原水不用净化直接供应工业用户;另外 1 万吨/日非饮用水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向外供应,其综合生产能力应为 5 万吨/日其中非饮用水原水生产能力 4 万吨/日,饮用水净水生产能力 1 万吨/日。在计算一个城市或一个自来水公司的综合生产能力时,应先计算出每个自来水厂的综合生产能力,然后相加求得:应该减去几个水厂同时供水的损失因素,不应把几个自来水厂的取水、净化、送水及出厂输水干管的能力分别相加,按其薄弱环节计算综合生产能力。在计算每个自来水厂综合生产能力时,只包括经常运转的设备能力,不包括备用设备能力。备1.用设备是指设计规定为平安生产所需的,且实际为备用的设备,有的自来水没有固定的备用设备,而是

7、采取轮换运转的,则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些设备为备用设备;如果已将备用设备作为经常运转的设备,就不能再列为备用设备。储水设施能力指厂外清水池,厂外高地水库、水塔能力的总和。不包括水源水库的蓄水能力,厂冲洗水塔的能力和用户自行设置的储水能力。其能力按有效容积计算。自来水管道总长度指自来水、自备水取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之和。如同一街道埋有多条管道,应将单管长度相加计算。管道长度可按不同口径分别统计。取水管道长度指水源地至地面水水厂净化设施或地下水水厂清水池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包括水源井之间的井群联络管长度。供水管道长度指从送水泵至用户水表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不包括水源地至水厂的管道,水源井之间的井群

8、连路管、水厂部的管道,进户管,庭院管和新安装尚未使用的管道,在计算时,应按单管计算。即:如在同一条街道埋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时,应按每条管道的长度计算。1.管网密度指城市一定区域供水管道分布的稀疏状况。计算公式:管网密度=供水管道长度/区域面积制水总量指城市供水设施和补压井生产的全部水量。包括水厂自用水量和供水量。供水总量指城市供水设施供出厂外的全部水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及损失水量。人均年供水量指企业年供水总量与在册人数之比。年供水总量:指按企业年度实际供水量加本年度实际节水量计算。职工平均在册人数计算的围,仅限和供水有关的户、供销人员、设备及管网维护人员,各职能部门及水厂管理人员,但不包括根本

9、建立、第三产业人员、以及相对独立经营的供水关系较小的公司所属的企业人员。计算公式:人均年供水量=年供水总量/年职工平均在册人数有效供水总量指城市供水设施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有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收费的即售水量和不收费的即免费供1.水量。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包括生产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其他用水量。(1) 工业用水量:指用户在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水量。包括根本建立单位的基建用水量、铁路机车用水量和科学研究单位及大专院校的研究化验室、附属工厂、附属车间所耗用的水量。自来水出厂后再送回水厂的生产自用水量和冲洗厂外管道的用水量,也计算在。(2) 生活用水量:指居民日常生活与行政、事业单位、部队营

10、区、商业及效劳等行业的用水量。包括饮食店、旅馆、理发店、浴室、游泳池、商店、学校、机关、部队等单位,以及生产根本建立单位装有专用水表计量的生活用水量不能分开者,可计入生产用水量。街道、里弄的生产组织的生产用水,如不易分开时,亦可包括在生活用水量。(3) 其他用水量:指不包括在生产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以的用水量。如农业灌溉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娱乐用水等。自备水的有效供水量也应按“售水量指标的上述分级统计。免费供水量1.指无偿供应的农业、市政、消防等用水量。水费回收率指实际收回的水费与应收水费之比,按年度计算。当年应收水费:指当年实际抄表的水量按不同的单价计算应收回的水费包括水表故障用户同意召

11、开或经协商的水量计算的应收回的水费。当年实收水费:指仅限收回的本年度的水费。不包括本年度收回的以往年度的欠费。收回的本年度的水费,截至次年元月十五日前为止,由银行划拨或银行代收的以水费实际收到日为准,不以银行收费日期或划拨日期为准。计算公式:水费回收率=当年实收水费/当年应收水费100%损失水量指在供水过程中由于水管接头不严或管道破裂等引起的漏水量,及由于水表失灵少计算的水量和其他损失水量。损失率指供水量和有效供水量之差与供水总量之比。配水:指售水均需全部以表计量,并按国家规定开展定期检测。用比例式水表计量应经国家测试中心标定,或自己拥有手段能够自行标定,其公差不超过2%.有效供水量=售水量+

12、不计费的消防用水量+其他为社会效劳不计费的水量。计算公式1.损失率=供水总量-有效供水量/供水总量100%水厂自用水量指自来水厂在生产过程事所耗用的水量。如冲洗滤池和厂水管的用水量。但水厂职工的生活用水不包括在水厂的自用水量中,而应包括在生活用水量中。最高日供水量指自来水公司厂报告期最高一天的供水量。一个自来水公司综合最高日供水量,不能简单地按各水厂不同日期的最高日供水量相加,而应选择公司同一天的最高供水量。平均日供水量指自来水公司厂报告期平均每日的供水量。计算公式:平均日供水量=报告期供水总量/报告期日历日数出厂水计量率指用水表计量的供水量与供水总量的比例。计算公式:出厂水计量率=水表计量供

13、水量/供水总量100%水质综合合格率指管网水到达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合理程度。(1) 按五个分项合格率之和除以五计算,但分项合格率必须以规定考核其间合格次数和总检验次数相比求得。单项指标不得低于低限值。(2) 国家公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所列的 35 项1.除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浑浊度外,所余 31 项为全检工程。31 项虽为全检工程,但计算合格率时扣除试行的五项,即按 26 项计算。(3) 取水点的设置按国家规定每 2 万吃水人口不含流动人口设一点,每月每检验不少于两次,每个点取样容积不少于 500 毫升。但 31 项全检工程均取消毒净化后的出厂水作为检测水样,其中 26

14、项合格与否,要和该厂供水区域分布的取水点数加权计算。计算公式:水质综合合格率=5 项指标合格率之和/5其中:管网水细菌总数检验合格率:指管网水脱氯经培养后,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到达合格的程度,合格标准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 个。计算公式:合格率=细菌检验合格次数/细菌检验次数100%管网水大肠菌群检验合格率:指管网水脱氯经培养后,每升水中总大肠菌群到达合格的程度,合格标准每升水肠菌群不超过三个。计算公式:合格率=总大肠菌群检验合格次数/总大肠菌群检验次数100%管网水游离余氯检验合格率:指管网剩余的有效含氯量合格的程度。合格标准为投氯后与水接触 30 分钟不应低于 0.3 毫克/升,集中式给水除出厂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