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详细性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661191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卤素详细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卤素详细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卤素详细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卤素详细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卤素详细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卤素详细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卤素详细性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卤素之教案14-1卤素的通性一:卤素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14-1.1:总结卤素元素在价电子构型,常见氧化态,电离势,电子亲合势,电负性,X-的水合能等性质 方面的变化规律(C级掌握)14-1.2:为什么卤素元素的常见氧化态均为奇数而少有偶数?(B级掌握)解:卤素元素价电子轨道排布式为:ns2npx2npy2npz1.当失去电子时,首先是npz1上的这个电子失去而 显+1氧化态.继续失电子时,因同一原子轨道中的两个电子性质相同,所以同时失去而依次显+3,+5和 +7氧化态,而得到1个电子显-1,所以其氧化态均为奇数.14-1.3 :从F-I,为什么其X-的水合能依次增大(即放热依次减小)?

2、(C级掌握)解:因离子的水合能大小与离子的Z/r值有关.此值越大,离子水合能绝对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而 从F-到I-随着离子半径的依次增大,其Z/r值依次减小,则水合能(均为负值)依次增大.14-1.4:为什么卤素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B级掌握)卤素单质有同素异形体吗?为什么?(A级掌握)解:因卤素元素最外层已有7个电子,只要获得或共用1个电子即可满足8电子构型的稳定结构,而与另 一原子组成双原子分子刚好满足稳定构型,所以卤素单质是双原子分子.由于卤素元素之间成键的方式 只有一种,即共用一对电子,所以不可能出现同素异形体.二:氟的特殊性:(C级重点掌握)(1)电子亲合势:FCl14-1.5

3、:为什么F的电子亲合势反而小于Cl的?(C级掌握)解:这是因为氟原子的半径很小,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较大,当它接受外来一个电子时,电子间的斥力较 大,这一斥力部分地抵消了氟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使氟的电子亲合势反而比 氯的电子亲合势小(放出能量小).(2)解离能:F2ci2b;2i222 2马按(1)式进行,cl2,Br;I2按(2)式进行.它为歧化反应,是可逆的.溶液的pH值增大,平衡向右移动。2)x2在碱性条件下的歧化反应:(C级重点掌握)X2 + 2OH-X-+X0-+H2O(X=Cl2、Br2)3I2+ 6OH-=2I- +IO3-+3H2O氟与碱的反应和其它卤素不同

4、,其反应如下:2F2 + 2OH-(2%)=2F- + OF2 + H2O当碱溶液较浓时,则OF2被分解放出O2。2F2 + 4OH-=4F- + O2 + 2H2O在酸性介质中:XO3- + 5X- + 6H+ = 3X2 + 3H2O反应的平衡常数:Kci=2X109,KBr=1 X 1038, K1.6X1044(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级重点掌握)C12 + 2X- = X2 + 2Cl- (X=Br,I)Br2 + 2I- = I2 + 2Br-5C12 + I2 + 6H2O = 2HIO3 + 10HC114-2.3:请指出卤素单质在水中和碱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以及相关的方程式(C级重

5、点掌握) 解:在水中,F2立即与H2O反应生成HF和O2,在碱液中也反应生成F-,O2,H2O.X2(X=C1,Br,l)溶解于水中以水合X2分子的形式存在,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HX和HXO.而在碱性溶液 中均会歧化生成X-和XO-(I2为I-和IO3-).(有关的反应见前述)14-2.4:当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C12气时,试纸先变蓝后蓝色很快消失,为什么?(C级掌握) 解:因先有反应:2C12 + 2I- = I2 + 2C1-I2遇淀粉变兰.而产物I2与C12又可反应生成无色的HIO3,所以兰色又消失.5C12+I2+6H2O=2HIO3+10HC114-2.5:向同时含有I-和Br-

6、以及CC14的试管中不断滴加氯水,请指出CC14层颜色的变化情况,并解释 现象和写出方程式(B级掌握) 44解:CC14层首先变为紫色,然后无色,最后为橙红色. 因为首先反应的是:2I- + C12 = I2 + 2C1-然后是:5C12+I2+6H2O = 2HIO3+10HC1最后是:C12 + 2Br- = Br2 + 2C1-四:单质的制备和用途(了解)1。氟的制备:工业上由电解氟氢化钾(KHF2)的无水HF溶液制得MKHq 电解2KF+H2+F22。氯的制备:工业上用电解NaCl饱和溶液制得,另一产物为NaOH。2NaCl+2H2O 电解H2+Cl2+2NaOH3。漠的制备:工业上从

7、海水中用队把Br-置换出来。4。碘的制备:以自然界的碘酸钠与还原剂NaHSO3反应得到。14-3卤素的化合物14-3-1卤化氢和氢卤酸一:卤化氢性质变化规律及理论解释(1)物理性质14-3.1:总结卤化氢的熔沸点,溶解度,气化热,键能等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并从理论上加以解释(C级 解:熔沸点,水中溶解度和气化热依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加.因为HX分子虽为极性分子,但色散力为主要分子间力.而从HCl-HI分子体积增大,变形性增大,则分 子间力增大,熔沸点和气化热依次增大.因从Cl-I元素电负性依次减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H-X的键能依次减小,所以溶解度依次增大;而分 子偶极距,键能,水

8、合热依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小.(2)稳定性和还原性14-3.2 :总结HX的稳定性和还原性变化规律,并定性解释之.(C级重点掌握)解:稳定性按HF-HI的顺序依次减弱.因为从H-F到H-I键能依次减弱,键越易打断,稳定性就越差.还原性按F-Cl-Br-I的顺序依次增强.因随着X半径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约束力减弱,最 外层电子越容易失去,所以还原性就越强.14-3.3:试解释KI暴露在空气中易变黄,而KCl在空气中则较稳定? (C级掌握)解:因I-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产生I2,所以变黄.而Cl-的还原性较弱,O2不能 氧化之,所以在空气中可稳定存在.14-3.4:有三种白色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I.试用简便方法加以鉴别.(C级掌握)如果是这三种固体 的混合物,如何分离它们?(B级掌握)解:分别取三种固体配成溶液,加入少量CCl4,然后滴加氯水并震荡,CCl4层变为紫红色的试管为NaI; 变为橙红色的为NaBr;变为淡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