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三基知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661180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5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内科三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心血管内科三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心血管内科三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心血管内科三基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心血管内科三基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内科三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三基知识(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心血管内科三基知识1. 血压的定义和分类隐匿性高血压(MHT):根据欧洲心脏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血压监测工作组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成人的MHT诊断标准是:OBP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和(或)OBP140/90mmHg,动态血压监测的日间收缩压135mmHg和(或)日间舒张压85mmHg的现象。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和发病机制,MHT可分为以下亚型:1.清晨高血压,是最常见类型,主要见于自然生理节奏变化,夜间饮酒和服用短效降压药等情况;2.日间高血压,主要见于诸如吸烟和精神压力、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时;3.夜间高血

2、压,见于高盐饮食摄入、肾功能不全、和等情况。MHT患者动脉硬化,顺应性下降,中心动脉压增高,左室壁厚度均明显增加,左心室体积增大和颈动脉壁内膜增厚程度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是相似的。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常常对MHT进行药物治疗甚至强化药物治疗。由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度高于白大衣高血压(甚至有时会高于持续性高血压病患者),面临着与持续性高血压相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及靶器官损害,MHT患者虽然诊室血压正常,但是当动态血压或家庭自测白天血压13585mmHg,即可诊断,并立即在医生指导下开始上述一般治疗措施。对已经有靶器官损害者应按原发性高血压处理原则,立即给予积极合理的个体化降压药物治疗。2. 高血

3、压发病的危险因素1) 遗传因素;2) 环境因素:(1)高盐低钾饮食、高蛋白饮食、饮酒、叶酸缺乏,(2)精神应激,(3)吸烟;3) 其他因素:(1)超重和腹型肥胖,(2)药物:避孕药、麻黄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1)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1-3级)、年龄55岁(男性)、65岁(女性)、吸烟、血脂异常:TC5.7 mmol/L.或LDL-C3.3 mmol/L.或HDL-C1.0mmol/L、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或BMI28kg/m2)、血同型半胱

4、氨血症升高(10 umol/L)2) 靶器官的损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SVI+RV538mm、RaVLSV32440mm.ms、超声心动图LVMI男性125g/ m2 /女性120 g/m2、颈动脉超声IMT0.9mm、ABI0.9、颈股动脉PWV12m/s、血肌酐轻度升高115-133 umol/L(男)107-124umol/L(女)、微量蛋白尿30-300mg/24h或白蛋白/肌酐30mg/g3) 伴随临床疾患:脑血管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出血或渗出、视盘水肿、糖尿病、4.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包括 以下提示继发性高血压可能:1) 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2)

5、 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肢体动脉搏动不对称、腹部杂音3) 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差或原来控制良好的血压突然恶化4) 恶性高血压患者常见原因:1) 肾实质性高血压:最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结构性肾病、梗阻性肾病2) 肾血管性:第二位、肾动脉造影可确诊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查血钾筛查、CT/MRI检查确定腺瘤或增生4) 皮质醇增多症:24小时尿氢化可的松110mmol/L高度提示本病、地塞米松抑制实验、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实验、5) 嗜铬细胞瘤:血压波动大,血尿儿茶酚胺增高6) 药物诱发:甘草、避孕药、类固醇、非甾体抗炎药、可卡因、安非他命、促红素、环孢菌素7) 主动脉缩窄:MRI检查。5

6、. 高血压急症及处理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下,血压突然和明显升高(一般180/120nnHg),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急性肾小球肾炎、胶原血管病所致肾危象、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严重高血压等。治疗原则:1) 及时降压:静脉给药,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口服药物2) 控制性降压:数分钟到1小时内血压下降25%,2-6小时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左右,情况稳定后24-48小时逐步降至正常水平。情况不稳定应在1-2周内在将血压降到正常水平。(脑梗塞除外)3) 合理选

7、择降压药: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不影响心率、心输出量和脑血流量。4) 避免使用一些药物:利血平、强力利尿剂(心力衰竭或严重水肿除外)可以选择的药物:硝普钠、硝酸甘油、尼卡地平、拉贝洛尔、艾司洛尔、酚妥拉明6.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哪些内容1. 减轻体重、BMI控制在24kg/m2,2.低钠饮食每日6克,3.补充钾盐,4.低脂饮食,5.戒烟限酒,6.增加运动,7.减轻精神压力,8.补充叶酸制剂。7.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JNC8:60岁的一般人群150/90mmHg,60岁的一般人群140/90mmHg,糖尿病140/90mmHg,慢性肾脏病140/90mmHg;第八版内科学:1)

8、一般患者控制140/90mmHg,2) 糖尿病、慢性肾病、心力衰竭、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130/80mmHg,3) 老年患者150 mmHg,可以耐受控制在140 mmHg以下。8. 老年高血压定义与治疗1) 定义:60岁以上的高血压,特点为并发多种疾病,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脉压大、波动大、易发体位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血压节律异常、白大衣高血压、假性高血压。2) 目标:150/90mmHg以下,如可耐受降至140/90mmHg以下。3) 原则:强调收缩压达标、避免过度降压、平稳逐步达标。4) 药物:根据临床状况慎重选择,可以考虑CCB、ACEI、ARB、B9. 难治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定义

9、、原因及处理原则1) 定义:使用3种以上合适剂量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血压仍未达到标准水平,或者使用4种或4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达标。2) 原因: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白大衣现象、测压错误)、生活方式未改善、治疗方案不合理、其他药物干扰(使用导致血压升高的药物)、容量超负荷(利尿剂不足、肾功能衰竭、高盐饮食)、胰岛素抵抗、继发性高血压。3) 处理:找出原因针对性治疗。10.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理:1) 冲动发生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或者同时存在2) 发生异常:早搏、逸搏等3) 传导异常:生理性干扰、病理性传导阻滞、激动传导异常11. 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

10、。12. 简易心电图诊断要点1) 房性早搏:(1)提早出现的P波,(2)P-R间期一般正常、部分0.12秒(房室干扰现象),(3)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或室内差传,(4)代偿多不完全。2) 室性早搏:(1)提早出现的QRS波,其前无P波,(2)提早出现QRS波形态畸形、间期0.12秒,(3)代偿完全,(4)同导联出现提早的QRS波二种形态且配对不等为多源室性早搏。3) 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发生心室漏搏,(2)R-R间期逐渐缩短,(3)长P-P间期短于二个短P-P间期之和,(4)QRS波群的时间形态正常。4) 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1)心室漏搏前,P-R间期固定,(

11、2)R-R间期无变化,(3)长P-P间期可能为短P-P间期整数倍。5)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P-P和P-R间期都有各自的固定周期,(2)P波频率高于QRS波群,但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3)起搏点位于房室束分叉以下,则QRS波增高、畸形、频率40次/分以下。6) 心房纤颤:(1)各导联无P波,(2)f波振幅、形态、间距不等(350-600次/分),(3)R-R间期绝对不规则。1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定义:窦房结起搏功能与周围组织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律失常和临床表现。1) 持续而显著的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且非药物引起。2) 窦性停搏(3秒)与二度型窦房传导阻滞3) 心动过缓-

12、心动过速综合征(窦缓伴房颤、房扑、室上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搏动恢复时间2秒)4) 动态心电图:24小时总心搏8万次、24小时平均窦性心率50次/分、反复出现22.5 S的长间歇、最快窦性心率90次/分、最慢窦性心率40次/分(持续1分钟)5) 食管电生理:窦房结恢复时间1530-2000ms、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525-660ms、窦房传导时间160-180ms、窦房结有效不应期500-525ms、心脏固有心率80次/分。14. 临床上评定窦房结功能常用的方法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阿托品试验、食管调搏、心内电生理。15. 心脏永久起搏器的适应症:1) 伴有临床症状任何水平的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3、2) 有症状的束支或分支水平阻滞、间歇发生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或者无症状但是阻滞进展、HV间期100ms3) 有明显症状的病窦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常低于50次/分,或者无症状间歇发生心室率40次/分、或长达3秒的长间歇。4) 有症状的颈动脉窦过敏导致的心率减慢,心率或R-R间期(3秒以上)达到上述标准。(血管反应性的排除)5) 有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需要使用减慢心率药物的应植入起搏器保证适当心率。6) 束支阻滞或持久性Q-T间期过度延长导致心率缓慢反复并发扭转性室速的。7) 心力衰竭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脏再同步)、顽固性心力衰竭(心室收缩刺激

14、器)8) 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下到心室中部肥厚梗阻,症状严重的心绞痛、晕厥、药物治疗困难,流出道压力差50mmHg起搏后压差下降50%,无二尖瓣结构异常的。16. 室性早搏的分类及临床意义1) 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无器质性心脏病或轻微心肌炎的一般室性早搏、频发或成对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速、特殊类型的持续性室速,心功能正常。不必治疗或短期对症处理,可选镇静剂、受体阻滞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特殊类型右室流出道室速用维拉帕米治疗。归纳为: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LVEF50%的室性心律失常。观察或镇静或乐克。2) 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后、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的一般室性早搏、

15、频发或成对室性早搏、症状明显的持续性室速、电生理诱发的持续性室速,心功能轻度下降(LVEF40%-50%)。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缓解症状,不需长期用药来预防猝死,可用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索他洛尔。归纳为: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轻度下降、40%LVEF50%的室性心律失常。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缓解症状,不需长期用药来预防猝死,可用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索他洛尔。3)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感染、心力衰竭或药物引起的频发或成对室性早搏、血流动力学障碍伴晕厥、阿斯综合征的持续性室速、扭转性室速或室颤。心功能下降(LVEF40%)。紧急抢救后需长期用药(有促发因素除外)。治疗方法:电击或静脉注入药物: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索他洛尔(0.5-2mg/kg)。归纳为: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下降、LVEF40%、常见电解质紊乱、药物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紧急抢救后药物维持或ICD。17. 特殊类型室速及其治疗(主要内容摘自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