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化指导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660988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优化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网络优化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网络优化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网络优化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网络优化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优化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优化指导书(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网络优化指导书目 录1前言51.1目的51.2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51.3参考文献51.4缩略语61.5相关资源定义62理论分析62.1扰码分析6下行同步码6扰码7根本中间码(midamble 码)7扰码的相关性分析72.2邻小区分析82.3干扰分析9TD-SCDMA系统内干扰9MAI9符号间干扰10帧同步失真干扰10交叉时隙干扰10同频干扰10导频信道干扰11小区间干扰11邻频干扰11互调干扰11阻塞干扰122.4切换分析121G事件最优小区的改变122A事件最优频率的改变13切换带分析14切换参数影响分析16切换命令比拟162.三个消息使用方法上的区别163.应用场景172.5导频污染分

2、析172.6室内覆盖分析18概述18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要求192.7HSDPA分析19HSDPA资源配置20HSDPA组网配置20HSDPA参数配置213优化过程213.1优化分析21掉话分析21优化思路21VP优化建议27日常优化与排障283.2优化目标313.3优化流程313.4优化实施323.5优化实例344遗留问题415附录A415.1扰码列表411 前言1.1 目的网络优化在TD-SCDMA商业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既不同于固定通信系统,也不同于其它2G和3G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TD-SCDMA在话务量、传播条件、用户移动性、业务等方面的变化会对网络中各个小区产生

3、各自特有的运行特性,尤其3G在引入了HSPA的业务后,网络优化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因此TD-SCDMA运营商为了确保各参数的最正确值,充分发挥网络的最大能力,需要对网络进行定期的、循环式的、渐进的动态优化。本文的目的就是能够在TD-SCDMA网络优化工作中给以指导,使网络优化工作更能够高效而扎实的进行。1.2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网络优化工作人员; 网络规划工作人员; 其它测试人员。1.3 参考文献1. 3GPP TS 25.223 V Spreading and modulation (TDD);2. 3GPP TS 25.221 V Physical channels and mappin

4、g of transport channelsonto physical channels (TDD)3. 3GPP TS 25.942 V Radio Frequency (RF) system scenarios;4. 3GPP TS 25.123 V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s Management5. TD_SCDMA 系统中的扰码规划杨振、杨大成;6. Channels, Propagation and Antenna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Rodney VaughanandJorgen Ba

5、ch Andersen;7. CDMA系统工程手册Jhong Sam Lee & Leonard E. Miller1.4 缩略语略1.5 相关资源定义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无线网络实体,负责控制和维护无线资源。 基站Node B无线网络实体,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能为用户设备提供无线收发。与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通过Iub接口连接。 用户设备UE通过空中接口为用户接入网络效劳的设备。 本地小区Local CellNode B内一套资源的总称,与小区一一对应。本地小区的标识Local Cell Id由管理员通过OM通道配置给RNC和Node B;本地小区与小区的对应关系由管理员通过OM通道配置

6、给RNC。 小区Cell1、即逻辑小区,是无线网络实体,有如下特征:可被用户设备唯一识别;有确定的覆盖区域;有相关的特征资源,包括频点、扰码、功率等2、在不同的基站配置下,逻辑小区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单载波全向;单载波扇区化即有特定的覆盖角度;多载波全向;多载波扇区化2 理论分析2.1 扰码分析2.1.1 下行同步码在TD-SCDMA 系统中,标识小区的码为下行同步码SYNC-DL,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发射。SYNC-DL 用来区分相邻小区,与之相关的过程是下行同步、码识别和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确实定。基站将在小区的全方向或在固定波束方向发送DwPTS,它同时起到了导频和下行同步

7、的作用。DwPTS 由长为64chip 的SYNC-DL 和长为32chip 的GP 组成。整个系统有32 组长为64chip 的根本SYNC-DL 码,一个SYNC-DL 唯一标识一个基站和一个码组,每个码组包含4 个特定的扰码,每个扰码对应一个特定的根本中间码。在TD-SCDMA 系统中使用独立的DwPTS 的原因是要在蜂窝和移动环境下解决TDD 系统的小区搜索问题。当邻近小区使用相同的载频,移动状态下的用户在一个小区交汇区域开机时,因为DwPTS 的特殊设计,其存在于没有其他信号干扰的单独时隙,能够保证用户的终端快速捕获下行导频信号,完成小区搜索过程。2.1.2 扰码TD-SCDMA 系

8、统共有128 个长16chip 的根本扰码序列参见附件,这128 个根本扰码按编号顺序分为32 个组,每组4 个,每个根本扰码用于下行UE 区分不同的小区。128个根本扰码实际上是一组PN 序列集,码集在蜂窝网中可以复用,扰码的复用和对应的SYNC-DL PN 码的复用,以及根本中间码的复用是同时的。2.1.3 根本中间码(midamble 码)根本中间码midamble 码在TD-SCDMA 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用于信道估计,还用于功率控制测量、上行同步保持、小区选择和频率校正等。midamble 码放在每个常规突发的中间发送,因此形象的称其为中间码。中间码的长度为144chips

9、,同一小区、同一时隙上的不同用户所用的midamble 码是基于同一midamble 码经循环移位后产生的。整个系统有128 个midamble 码,分成32 个码组,每组4 个。一个小区采用哪组midamble 码由基站决定,因此基站是知道其控制的小区的4个midamble 码,而且当建立起下行同步后即检测出SYNC-DL 码后,UE 也是知道所使用的midamble 码组。基站决定本小区将采用对应4 个midamble 码中的哪一个。一个载波上的所有业务时隙必须采用相同的midamble 码。2.1.4 扰码的相关性分析在TD-SCDMA 中,由于扰码长度只有16 位,扰码的相关性并不好,

10、特别是在由于传输距离的差异而产生码片偏移的情况下。相关小区使用的扰码的相关性差,会产生较大的多址干扰MAI,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因此需要对扰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便在进行扰码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扰码间相关性的影响,获得更为合理的扰码分配方案。考虑TD 系统扰码的移位相关性,由于扰码长度为16 个码片,以码片移位0-15 为考察范围,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两个扰码出现码片偏移的原因是使用两个扰码的小区到达接收点的距离存在差异,一个码片偏移对应的距离差 = 3108/1.28106 = 234.375 (m),把码片偏移转化为距离差,那么考察范围为0-3515.625m。距离差导致的移位对不同扰码的相

11、关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对于有些扰码,随着距离差的增加,相关性能迅速恶化,而对于其他一些扰码,距离差较大时,相关性能才会出现较大的恶化。而且相关性能随着距离差的增大,出现大小的波动,可能先恶化,而后有所改善,并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考虑扰码相关性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不同移位情况下的相关性,例如加权平均,作为扰码规划的参考。同时,作为相关性的一个特例,也是对于扰码规划有着很大影响的因素,TD 系统扰码的移位相关特性在规划时必须要予以考虑。某些码经过位移产生的新序列,会与其他的扰码重合。比方:Code120:-1,-1,1,-1,1,-1,1,1,-1,-1,1,-1,-1,1,-1,-1,Co

12、de123:1,-1,1,-1,1,1,-1,-1,1,-1,-1,1,-1,-1,-1,-1当Code120 向左移两位后,得到的新序列1,-1,1,-1,1,1,-1,-1,1,-1,-1,1,-1,-1,-1,-1恰好是系统规定的第123 号扰码。Code115:1,-1,-1,1,1,1,1,1,1,-1,1,-1,1,1,-1,-1,Code121:-1,1,1,1,1,1,1,-1,1,-1,1,1,-1,-1,1,-1,当code115 向左移两位后,得到的新序列-1,1,1,1,1,1,1,-1,1,-1,1,1,-1,-1,1,-1,恰好是系统规定的第121 号扰码。实验测得

13、,127 个扰码中,有很多对扰码会发生移位后重合的现象。在规划中,当两扇区距离比拟近,信号之间影响比拟大时,应该尽量防止使用移位后相同的扰码对。2.2 邻小区分析标准规定,小区的邻小区的个数异频邻小区和同频邻小区都为32个,这样最多有64个邻小区,可实际网络中,第二圈以后的邻小区是否还要配为邻小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根据蜂窝状正六边形特点,我们很容易发现小区周围的邻小区个数符合如下公式: N=在实际情况中,终端对同频邻小区测量一次为200ms,对异频邻小区测量一次为480ms,如果邻小区个数过多势必影响终端的测量上报及测量时间,影响切换成功率及在移动中的呼叫成功率。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优化

14、减少邻小区的个数,把没有必要的邻小区删除掉。2.3 干扰分析TD-SCDMA的干扰分为系统内和系统外干扰。系统内干扰又分为小区内和小区间干扰。系统外干扰包括各种移动通信之间的干扰,以及由于天气气候、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造成的干扰。2.3.1 TD-SCDMA系统内干扰系统内干扰是指TD-SCDMA系统中,各个无线网元之间、逻辑单元之间特有的干扰。根据CDMA系统的特点并结合TDD特点,TD-SCDMA系统的小区内干扰主要包括:因码分多址引起的多址干扰MAI和符号间干扰;因帧信号不同步时,造成控制信道的同频干扰;因时隙不对称引起的交叉时隙干扰;以及上行导频信道干扰。TD-SCDMA系统小区间干扰主要是指UE和基站两两之间的相互干扰。2.3.2 MAIMAI的成因是由于传播多径造成的OVSF码道之间达不到理想的正交和同步,使当前的链路上的用户对其它链路上的用户造成信号的干扰。MAI随着用户数量和发射功率的增加而增加。MAI在上行链路上表达在UE对NB的干扰,在下行链路上表达在NB对UE的干扰。2.3.3 符号间干扰符号间干扰的成因是时间间隔过小的数据将使检测输出发生时间偏斜,造成解读错误形成的干扰,以及传播多经和衰落引起的抽样失真。符号间干扰是CDMA系统的共有干扰。2.3.4 帧同步失真干扰可能造成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