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65025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315 大小:5.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315页
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315页
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315页
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315页
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3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1(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前言前言一、项目概况2009年9月10日,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号文件对XX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下达的批复意见,同意XX市上报的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根据该整合方案XXXXXX煤矿有限公司、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和XXXX和XX煤业有限公司,3个生产煤矿重组整合为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5.6489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批准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1.20Mt/a。兼并重组整合的矿井名称为:XXXXXX煤矿有限公司、XXXX和XX煤业有限公司和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

2、公司(法人独资)企业。根据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兼并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XXXX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投资。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件和XX省煤炭工业厅 “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晋煤办基发201083号,该矿井需进行初步设计,以满足矿井建设的需要。因此,该公司委托我院进行矿井初步设计,我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并编制了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二、设计的主要编制依据(一)XX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1400002

3、0091112220046789)。(二)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件对XX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下达到批复意见。(三)XX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2009年10月编制的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四)XX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规发【2010】178号关于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五)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编制的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抽放设计(六)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件。(七)XX省煤炭工业厅 “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

4、的安排意见”晋煤办基发201083号;(八)XX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规发2010177号“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和初步设计编制审批等工作的通知”;(九)国家有关的规程、规范、规定及相关技术政策。(十)设计委托书。(十一)建设单位提供的矿井现状、图纸等有关资料。三、设计指导思想设计从煤矿的特点及实际出发,坚持以生产为中心,建立完善安全体系和设施。提升机械化程度,改进采煤工艺,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回收率。力求达到生产系统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的目的。四、本次设计的主要特点(一)利用原XXXXXX煤矿有限公司的工业场地

5、作为兼并重组后矿井的工业场地,该场地较平坦宽阔、土石方工程少、场外公路短、对外联络方便,可有效提高矿井的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管理集中,系统简单。(二)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新掘主斜井,安装1.0m胶带运输机,设置人行台阶,井筒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净宽4.5m,倾角16度,斜长413m。开拓8、10号煤层延伸主斜井至10号煤层底板;主井皮带运输煤经转载直接由转载皮带输送至XX洗煤厂。利用现有的副斜井,净宽2.9m,净断面6.4m2,现有斜长316m(见4号煤层),倾角12.5,安装架空乘人器担负人员上下,作为矿井的进风井和安全出口之一。改造扩砌XX煤矿现有回风斜井为副斜井担负矿井大型设备、材料下放等辅

6、助提升任务、进风和安全出口,井筒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净宽由2.8m扩至4.6m,高4.1m,倾角17.0,斜长240m,铺设30kg轨道,铺设排水管道和供电线缆,地面工业广场新建绞车房。扩砌XX煤矿原主立井为回风立井,净直径由4.2m,扩砌为6.0m,垂深为109m,担负兼并重组矿井回风任务,安设梯子间,兼做安全出口。(二)井田范围内4号煤层已基本采空。本次设计开采5 、8、10号煤层,采用分水平开拓,其中:5号煤层为第一开采水平,下组煤8、10号煤层为第二开采水平。(三)副斜井井底车场形式为平车场,设空车道、重车道,车场线路60m。车场巷道沿5号煤层底板布置,主要硐室布置在下山巷道北侧底板岩

7、石中。主斜井井底设有井底煤仓、装载硐室和通风绕道。井底煤仓位于主斜井井底,高35m,净直径6.0m,存煤容积800m3。(四)井下主要开拓巷道矿井利用原XXXXXX煤矿有限公司开拓巷道,沿煤层底板向西在5号煤层中分别布置运输下山、轨道下山和回风下山。(五)本设计规划开拓下水平时,副斜井延伸至8号煤层底板, 8、10号煤层采用联合布置,沿8号煤层倾向布置皮带、轨道和回风下山。(六)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综采液压支架控制顶板,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七)井下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具有连续、高效、安全的特点;井下辅助运输采用卡轨车运输。(八)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系统简单,通

8、风设施少,易于通风管理。五、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Mt/a;(二)井田开拓方式:斜井开拓;(三)生产采区及工作面数量:一个采区、一个回采工作面;(四)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法;(五)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六)井巷工程量: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总长度9675m.其中:岩巷665m,煤巷:9010m,占总长度的93%,万吨掘进率:80.6m(七)全员效率:5.40t/工;(八)建设总工期:24.8个月;(九)建设项目动态总投资:50758.89万元;(十)吨煤投资:422.99元。(十一)税后投资回收期:4.17a;六、存在的问题(一)矿井地质编录工作进

9、行的少,在今后的生产中,要加强地质编录工作。(二)矿井煤层煤质化验资料少,在今后要适当取样化验,进一步查明各煤层质量,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三)据调查,该矿采空区有积水,在今后的生产中必须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四)本井田各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在生产中要加强洒水除尘和通风管理工作,杜绝明火,以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五)本矿4号煤层鉴定为高瓦斯矿井,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瓦斯的监测监控及矿井通风管理,以防止瓦斯积聚,发生事故。(六)井田中部原XX煤矿主副井筒和工业均位于原XX煤矿报废井采空区上方,建议重组后规划设计时,如要利用原XX井筒和工业广场,应对

10、原XX煤矿报废井开采情况、采空区分布情况进一步调查,评价该地段的地表稳固性。(七)编制地质报告时对巷道进行了实测,但对采空区、古空区圈定均为矿方提供,可能存在一定偏差。该矿周围分布有生产煤矿,开采中应随时了解相邻煤矿开采情况,调查其废弃巷道和采空区分布情况及积水情况,以免相互贯通造成各类事故。(八)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瓦斯的监测监控及矿井通风管理,严格按照批复的瓦斯抽放设计进行抽放,以防止瓦斯积聚,发生事故。(九)矿井投产后及时进行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十)生产工艺改变后,矿方应尽快培训相关生产人员。1中矿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第

11、一章 井田概况及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一、交通位置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县城西北6km处的贾家垣村南侧,行政区划属XX县XX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231105331,北纬372702372816。井田东南距XX县城4Km,307国道离军高速公路和孝柳铁路均由井田南侧通过。井田东部有简易公路与307国道相连,井田距307国道4Km,距离军高速公路5.3Km,距孝柳铁路穆村站8km,交通运输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1)。二、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处XX山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侵蚀地貌,地表切割强烈,黄土梁峁绵延起伏,冲沟密集

12、而狭窄,形态多呈“V”字形,与黄土梁、峁、垣相间分布,常见陡崖、黄土残柱及陷穴等微地貌景观。综观井田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井田内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标高1047.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边界处沟谷中,标高840.00m。最大相对高差207.20m。三、河流与水系本井田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三川河为井田附近最大河流,它的上游是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在离石交口镇汇合后,称为三川河,三川河发源于XX山脉的最高分水岭(分别为上顶山、骨脊山、赤坚岭),河流全长168km,流域面积 4161 km2,从本井田南面流过,在石西镇的两河口注入黄河。据井田以西的后大成水文站1956-1980年观测资料

13、,三川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88亿m3,平均径流模数2.23L/s.km2,洪水期最大流量为2260m3s。井田范围内无大的河流,只有数条东西向的微小溪流,雨季流量稍大,遇大雨则洪流暴发,携带大量泥沙向下游直泻,雨后流量锐减,79月份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5070。枯水的冬、春季节,流量甚小,甚至干涸。黄河从井田西界外约10km处流过, 河底高程 610.00-650.00m,流向由北向南,据吴堡水文站19521977年资料,年平均流量924.4m3s,最大流量19500m3s。四、气象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地区。气温变化昼夜悬殊,四季分明。降水量有限,多呈干旱状

14、态。冬春两季多西北风少雪雨。而夏季雨量集中,有时出现洪水灾害。据XX县气象局1981-1990年气象观测资料,各项气象要素特征如下:(一)气压12月最高,平均为928.8mb,7月份最低,为910.6mb,全年平均值920.1mb。(二)气温年平均气温10.5,1月份最低,平均为6.9,极端最低气温为21(1984年12月24日);7月份最高,平均为24.6,极端最高气温达38.1(1985年7月18日)。平均值相差31.5。 一般降至0时间在10月中旬,回升至0的时间在翌年4月中旬。 (三)降水量及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4.2mm,历年最大降水量为577.7 mm,最小为373.5mm。

15、日最大降水量为58.1mm(1988年6月9日)。雨量集中于6-9月份,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88.7mm(4-8月蒸发量最大),年蒸发量最高为2171.7mm(1988年),最低为1766.2mm(2002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四)风向及风速风向多为西北风,风速历年平均2.5ms,最大月(35月)平均3.1ms,最小月(8月)平均2.2ms。(五)霜期、雪期及冻土期初霜期在10月上旬,终霜期在翌年3月底。平均无霜期194天。初雪期平均为11月下旬,终雪期为翌年3月底, 一次最大积雪厚度为14.30cm。深处最早冻结在11月26日,最晚解冻为翌年4月1日。 井田内最大冻土深度111cm。五、地震据国家建筑防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据历史记载,本区及附近未发生过大地震。只在1829年4月(清道光九年三月)离石发生过5.25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730,东经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