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和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64604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政和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政和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政和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政和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政和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政和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政和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高一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嘤珞(lu0颦银(jicn)宫(t模样(m)B.歆享(xin)两牖(y肄业(s1)弭谤(mDC.牲醴(li)懵懂(m的g)桦头(s折罪(zh)D.猿猱(nco)幽咽(y靠着(w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拗不过(co)A.旁稽博彩放荡冶游力矫颓俗糖缩B.责无旁总扪参厉井砥砺德行环31C.规行矩步营营功苦大相背弛沦落D.义愤填膺开诚布公道义相勖箫森3下面各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数风流 人物,还看今朝A.身量苗条,体格风骚B.身量不足,形容尚小C.

2、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D.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地陪着。但见田畴平旷,阡陌纵横,屋舍俨然4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A.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B现在社会上一些新闻媒体一味追求“眼球效应”,甚而不惜昧着良心把不经之谈当作新闻。C.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仍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D.他在客厅里走过去,又走回来,百无聊赖。5. 下列文学常识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为高鹗等所续。B红楼梦前五回为全书序幕。其中第五回以判词、歌曲等形式隐喻性地暗示了众多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为全书总纲。C祝福选自小

3、说集呐喊。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D.李白的蜀道难是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它是用古乐府旧题所写的一首乐府古诗,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它长短句,参差错落,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6. 下面两段文字是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前后矛盾说法。下面解说最不合适的一项是()(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A.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改口。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C.黛玉听说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便也改口说自己未曾读过书。D.反映了黛玉“步

4、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7. 在塑造贾宝玉这个人物上,曹雪芹借王夫人之口与西江月以贬笔写宝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倘若以封建正统观念来看宝玉,这些评价都是极恰当的。B.这显露出了像宝玉这样的“新人”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C.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些贬词体现了宝玉身上的叛逆性。D.作者在此暗示了贾府的败落与宝玉的不肖有着莫大的关系,劝诫膏粱子弟要以经济仕途为念。8.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四短句,危言耸听,迷离恍惚,亦实亦虚,令人捉摸不定,让人不寒而栗,而总归为“凶险”二字。B登高首联第一句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疾风猎猎、秋高气爽

5、、猿啼悲秋的特点。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加以飞鸟盘旋其中,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艳丽热烈的峡江秋景图。C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既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秋江月夜的背景,创造出了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又有以静衬动的效果,如中间一句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D.李商隐的咏史诗马嵬(其二),从章法来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玄宗的“招魂之举”、再写马嵬之变后的凄凉;颈联两句也是事发在前的“笑牵牛”与事发在后的“同驻马”颠倒着写。同时,全诗也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9 .在祝福的尾声部分,“我”在“祝福”的鞭炮声的拥抱中觉得“懒散而且舒适”

6、。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用了“曲笔”,暗含着作者对鲁镇的人们沉浸于“祝福”的欢乐中而忘却了祥林嫂的不幸的愤怒、无奈之情。B“我”沉浸于“祝福”的氛围中,暂时忘却了祥林嫂的不幸。C.这是作者对“我”这个人物批判,“我”面对祥林嫂的不幸一味地逃避,是个懦弱的知识分子。D“我”沉浸于“祝福”的氛围中,希望以后的鲁镇不会再有祥林嫂这样的不幸出现。10 .对题目“祝福”理解不正碑的一项是()A.鲁镇人对“祝福”这一传统祭祀仪式的重视说明了他们思想的封建守旧。B.题目暗含着作者对社会的祝福,希冀能有一个新的社会来取代这个“礼教吃人”的社会。C.题目暗含讽刺。鲁镇上的人们“杀死”了无罪的祥林嫂,

7、却反而祈求上天的祝福。D.人们在“祝福”的欢乐中很快就忘却了祥林嫂的不幸,以“祝福”为题暗含了作者的批判,也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意味。11.下面对老人与海的理解,不正砚.的一项是()A.对弄死鱼罪与非罪的思考,一方面体现了老人的心地善良,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对人生存的思考。B.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C.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D.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

8、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二、诗歌默写与鉴赏(19分)12.默写(每空1分,共10分),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岂无山歌与村笛,此情可成追忆,。(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3-14题。(9分)小寒食舟中作(唐)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鹘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

9、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这首诗作者写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春,这时他停留于潭州(今湖南长沙)。靠着小桌几。鹃(h6)冠:传为楚隐者鹘冠子所戴的鹘羽所制之冠,后指隐士的冠帽。直北:正北。13 .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析其艺术效果。(3分)14 .参考注释,联系全诗,分析尾联“愁”字包含的感情。(6分)三、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520题(19分)左忠毅公逸事方苞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尻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

10、,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屣,背筐,手长镶,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

11、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靳、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15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叩 之寺僧 ()必躬造 左公第 ()微指左公处()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分)A.久之,

12、闻左公被炮烙B.则席地倚墙而坐C.乃奋臂以指拔眦D.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17.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A.呈卷,即面署第一。C.每寒夜起上,披衣裳。1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国家之事糜烂至此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另外三项的是()(3分)B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D.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18 .下列句子中省略部分添补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于)京畿(省略介词,“于”是“在”的意思)B. 召入,使(之)拜夫人(省介词宾语,“之”代史可法。)C.久之,(史可法)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13、,(史可法)持五十金(省主语)D.史朝夕(候于)狱门外省略谓语19 .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3分)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毗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A.B.C.D.20 .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逸事”表明文章并非全面地记述左光斗一生,本文仅选取京畿视学、狱中斥史、史可法治兵等典型事迹,表现左光斗识才、选才、惜才的崇高品格。B“风雪严寒”中“微行”探访这一行动既表现左光斗能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不愿惊动当地官民的工作作风,又通过看了史可法

14、“方成草”的文章,“即解貂覆衣,为掩户”等行动,反映他对人才的爱护。C.左光斗口头说“吾今即扑杀汝”,而动作上“因摸地下刑具作投击势”,这矛盾的言行固然可以看出他对史可法的爱护,但也表明他在狱中受尽折磨后的神志不清。D.写史可法统兵作战忠于职守和敬事左公的父母及夫人的3、4两段,明写史暗写左,间接表现左光斗“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的预言之正确;以史可法忠孝两全的事迹表现左光斗的高风亮节。(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123题。(19分)在桥边【德】海因里希伯尔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