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1(B)集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645739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1(B)集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1(B)集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1(B)集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1(B)集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1(B)集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1(B)集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1(B)集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1(B)集合一课标要求: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有关集合的高考试

2、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预测xx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三要点精讲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

3、记作;(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

4、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2集合的包含关系:(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B包含A),记作AB(或);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B且BA,则称A等于B,记作A=B;若AB且A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 B;(2)简单性质:1)AA;2)A;3)若AB,BC,则AC;4)若

5、集合A是n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有2n个子集(其中2n1个真子集);3全集与补集:(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2)若S是一个集合,AS,则,=称S中子集A的补集;(3)简单性质:1)()=A;2)S=,=S。4交集与并集:(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交集。(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注意: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

6、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5集合的简单性质:(1)(2)(3)(4);(5)(AB)=(A)(B),(AB)=(A)(B)。四典例解析题型1:集合的概念例1设集合,若,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解:由于中只能取到所有的奇数,而中18为偶数。则。选项为D;点评:该题考察了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分清楚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而集合之间是包含与不包含的关系。例2设集合P=m|1m0,Q=mR|mx2+4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PQBQPCP=QDPQ=Q解:Q=mR|mx2+4

7、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对m分类:m=0时,40恒成立;m0时,需=(4m)24m(4)0,解得m0。综合知m0,Q=mR|m0。答案为A。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分类讨论的思想。集合中含有参数m,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不能忽略m=0的情况。题型2:集合的性质例3(xx广东,1)已知集合A=1,2,3,4,那么A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15 B16 C3 D4解:根据子集的计算应有241=15(个)。选项为A;点评:该题考察集合子集个数公式。注意求真子集时千万不要忘记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同时,A不是A的真子集。变式题:同时满足条件:若,这样的集合M有多少个,举出这

8、些集合来。答案:这样的集合M有8个。例4已知全集,A=1,如果,则这样的实数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即0,解得当时,为A中元素;当时,当时,这样的实数x存在,是或。另法:,0且或。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性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当时,”不能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是两层含义:。变式题:已知集合,,求的值。解:由可知,(1),或(2)解(1)得,解(2)得,又因为当时,与题意不符,所以,。题型3:集合的运算例5(06全国理,2)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 )A Bx|0x3 Cx|1x3 Dx|2x3解:由对数函

9、数的性质,且21,显然由易得。从而。故选项为D。点评:该题考察了不等式和集合交运算。例6(06安徽理,1)设集合,则等于( )A B C D解:,所以,故选B。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的交、补运算。题型4:图解法解集合问题例7(xx上海春,5)已知集合A=x|x|2,xR,B=x|xa,且AB,则实数a图的取值范围是_ _。解:A=x|2x2,B=x|xa,又AB,利用数轴上覆盖关系:如图所示,因此有a2。点评:本题利用数轴解决了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关系问题。例8(1996全国理,1)已知全集IN*,集合Axx2n,nN*,Bxx4n,nN,则( )AIABBI(A)BCIA(B)DI(A)(B)解

10、:方法一:A中元素是非2的倍数的自然数,B中元素是非4的倍数的自然数,显然,只有选项正确.图方法二:因A2,4,6,8,B4,8,12,16,所以B1,2,3,5,6,7,9,所以IAB,故答案为.方法三:因BA,所以()A()B,()A(B)A,故IA(A)A(B)。方法四:根据题意,我们画出Venn图来解,易知BA,如图:可以清楚看到I=A(B)是成立的。点评:本题考查对集合概念和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用无限集考查,提高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题型5:集合的应用例9向50名学生调查对A、B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 赞成A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的比赞

11、成A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A、B都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问对A、B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有多少人?解:赞成A的人数为50=30,赞成B的人数为30+3=33,如上图,记50名学生组成的集合为U,赞成事件A的学生全体为集合A;赞成事件B的学生全体为集合B。设对事件A、B都赞成的学生人数为x,则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人数为+1,赞成A而不赞成B的人数为30x,赞成B而不赞成A的人数为33x。依题意(30x)+(33x)+x+(+1)=50,解得x=21。所以对A、B都赞成的同学有21人,都不赞成的有8人。点评:在集合问题中,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数轴

12、法取交并集,韦恩图法等,需要考生切实掌握。本题主要强化学生的这种能力。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考生能由题目中的条件,想到用韦恩图直观地表示出来。本题难点在于所给的数量关系比较错综复杂,一时理不清头绪,不好找线索。画出韦恩图,形象地表示出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例10求1到200这200个数中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自然数共有多少个?解:如图先画出Venn图,不难看出不符合条件 的数共有(2002)(2003)(2005)(20010)(2006)(20015)(20030)146所以,符合条件的数共有20014654(个)点评:分析200个数分为两类,即满足题设条件的和不满足题设条件的两大类,而不满足条件的这一类标准明确而简单,可考虑用扣除法。题型7:集合综合题例11(xx上海,17)设集合A=x|xa|2,B=x|1,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由|xa|2,得a2xa+2,所以A=x|a2xa+2。由1,得0,即2x3,所以B=x|2x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