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句子专项讲+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64533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句子专项讲+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升初句子专项讲+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升初句子专项讲+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升初句子专项讲+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升初句子专项讲+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句子专项讲+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句子专项讲+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句子专项训练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没有”等,有的删去,没有的加上.、去掉反问语气词“呢”“吗”,把“?”变“。”。例如:难道你应该去看他吗? (去反问词):你应该去看他吗? (加否定词):你不应该去看他。(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肯定句变反问句:将原句变为否定句,再加上一个表示反问的语气词,再将句号变为问号.例如:你应该去看他。 (变否定句)

2、:你不应该去看他. (加反问词):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否定句变反问句:先去掉句中的否定词,之后加上表示反问的语气词,再将句号变为问号。例如:你不应该去看他。 (去否定词):你应该去看他。 (加反问词):难道你应该去看他吗?练一练:1、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陈)_2、 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问)3、 这不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陈)_4、 森林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反问)_、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扫一间小小的屋子呢?(陈述)_6、此人年少而有此大志,单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陈

3、)_7、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陈)_二、 直接引用和转述句.规则:三改一不改1、 改人称: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变成第三人称“她、他、他们” 。2、 改标点符号:把句中 :“变成, ;把句末的 去掉3、 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4、 不改变句子原意.(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_()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_(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班,获得了冠军。”_(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_三、 缩句1、删去“的”前修饰成分(即形容词) 例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4、。句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应该删去。2、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例如:“人们都惊讶地呼喊起来.”句中,“都惊讶”是用来修饰“呼喊起来”的,要删去.、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例如:“他高兴得跳起来。”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4、删去数量短语。例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句中,“一座”这个数量短语可删去。 5、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例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说“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可缩为:“铁球落下来。缩句

5、有时需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例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话可缩为:小鸟飞翔。6、补语与“着“了”“过”。 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不一定要缩到最简.只要理解了句子,就行了。补语保留可以,删去也行,不过要看具体情况。“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练一练:()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3) 三个妇女正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捡拾麦穗。(4) 义勇军进行曲的结尾反映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_(5)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四、 扩句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6、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例:邮递员送信。 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冒着大雪给千家万户送信。题目给出的例子,扩充了“什么样”的邮递员,在“怎样的”情况下,给“谁”送信。小试牛刀:少先队员刷墙.(2)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4)扩句的方法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例如:春风吹.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吹”

7、则是谓语,是揭示“春风怎么样”的。一般地说,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即: (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 (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2、先提问,再扩句。 抓住句子主要成分,自己提一些问题。回答提出的问题,就是在进行扩句。例如:学校开展活动。“学校”,可以提问:谁的学校?哪里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开展”,可以提问:怎样开展?“活动”:又可以提问:什么样的活动?因此,可以说:(北京市的)学校;(黄冈市的)学校;(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积极)开展,(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活动;(拥军优属)活动;(学雷锋评比)活动练一练:1、 小明读书。2、 红

8、旗升起来了。3、 天空布满乌云。4、 他笑。5、深山有人家。五、把字句和被字句原句结构:主语+谓语+宾语“把”字句:主语(主动者)+“把+宾语(被动者)+谓语“被”字句:宾语(被动者)+“被”+主语(主动者)谓语 练一练:1、 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2、 我们克服了这个困难。3、大水冲走了八只大铁牛.六、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对事物作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即否定两次的意思,就是说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语意。单纯否定句,是指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一)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如“无不

9、、无非、不无、未必不”、“不是没有”“没有不”、“不得不、“不不”、“不能不”、“不是不、“不会不”、“不要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不能否认”等。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时要注意】.表示判断 。“是”用“谁也不能否认”去换。例: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双重否定句:谁也不能否认,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表示非常肯定.“一定” “必须”改为“非不可 “不能不” . 例: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必须得加倍努力学习.双重否定句: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非得加倍努力学习不可。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 “只能”“只好”“只得用 “不得不” 去换。例:楚王只好尊

10、重晏子了。双重否定句: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4。表示全部.“全” “全都“全部”用 “没有不” “无不”等去换。例: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双重否定句: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无不感到自豪。.表示推测.“会” “可能 “能” “应该”用 “不可能不 “不会不” 去换.例:今天他可能会来。双重否定句:今天他不可能不会来。注意:()由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或否定的反问句时。千万不要把意思说反了。须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三重否定还是表示否定(单数否定还是表否定)。(2)肯定和否定的意思都可以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肯定反问=否定意思“否定+反问肯定意思”。例如: 1、她没有想到这个老

11、头竟是她的父亲。(否定)她怎么会想到这个老头竟是她的父亲呢?(肯定+反问句)2、你应该知道自己错了.(肯定句)你难道还不知道自己错了?(否定反问句)(二)否定句改成肯定句,只要把其方法反过来即可. 练一练:1、 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肯定句)2、 从此,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肯定句)3、 我无法不原谅他。(肯定句)4、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双重否定句)5、 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双重否定句)6、 这是伟大的奇观.(双重否定句)七、 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喻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定出现(借喻除外)拟人是

12、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的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喻词“像、如等, 反过来说,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改写比喻句一定要出现喻体、喻词、本体.例:随风飘落的树叶随风飘落的树叶如一只只蝴蝶。改写拟人句不能出现“像”“如”等词,但要出现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神态等。例: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实成熟了 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实一个个害羞得露出了红红的脸。小练笔:1、 花儿在风中摇摆。(改为比喻句)2、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真好听.(改为比喻句)3、 苹果变红了,葡萄变紫了。(改为拟人句)4、 秋风拂过,吹熟了果园里的果实。(改为拟人句)5、997年7月日,香港回归。(改为拟人句)6、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比喻、拟人句)八、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