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路拌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64453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路拌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路拌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路拌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路拌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路拌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路拌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路拌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环巢湖大道连接线庐城至环巢湖大道二期工程二标段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安徽路达环巢湖大道连接线庐城至环巢湖大道二期工程二标段项目部二0 一六年七月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编制原则 2四、施工组织 3五、材料采备和控制 3六、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5七、 施工方法及工艺 51、 施工方法 52、 施工工艺 5八、质量保证措施 81210十、环境保护体系及保九、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证措施卜一、注意事项15十二、应急措150word一、工程概况环巢湖大道连接线庐城至环巢湖大道二期工程二标段起点位于庐江县冶父山镇和白山 镇分界处,东北走向基本沿现状 X089(规划X

2、067经戴桥、金八贵、十联村、鸡鸣村,至 X062(盛同路)附近庐江白山农业机械管理站处。本标段起讫桩为K13+788K23+390路线全长9.602km,级配碎石51769.2m3。二、编制依据1、 环巢湖大道连接线庐城至环巢湖大道二期工程二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图纸、招标过 程中的补遗书等;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6)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042-200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2008)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8、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三、编制原则1、遵守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2、确保工期的原则3、确保质量创优的原则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5、科学管理的原则6、文明施工的原则7、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8、环境保护的原则9、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10、遵照执行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的原则四、施工组织1、组织机构设施工组、测量组、试验组、警戒组和保障组,各司其职。、施工组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以及机械及人工安排;、测量组负责对拟铺路段的施工测量工作,以及施工中的测量控制;、试验组负责拟铺路段的相关试验;、警戒组负责警示牌的设置、危险人员和车辆的撤离;、保障组负责设备与器材

4、的米购、检查和维护。施工组织机构一览表序号机构名称姓名备注1施工组周国兵拌合站10人,民工 20人。2测量组周龙3试验组姚飞4警戒组方家彬5保障组徐汉东2、主要设备和器材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220台92装载机30台23推土机台24压路机:20T台3:5平地机台26洒水车辆27自卸车辆8五、材料采备和控制级配碎石集料主要原材料为碎石。根据我部实际情况,碎石采用检验合格且经驻地办审批后的, 就近采购石料厂的碎石1、进场的材料必须保证质量合格,具体控制方法为:(1) 在进料过程中始终保持由专职试验员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及驻地办、 项目办所要求 的指标及检测频率进行材料进场抽

5、检及相关试验控制,确保料源质量关 ,拒收不合格材料; 对不合格材料进行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杜绝材料质量隐患。(2)积极、主动地配合试验监理工程师做好原材料的抽检工作。(3)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拒收,试验结果数据要做到可信、可用,反映试验结果 要及时,一切以数据说话。(4) 将选用的原材料抽检样品送至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的工地试验室,按规定进行原 材料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内容有: 、对原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确定其级配能否满足施工要求。根据项目办有关文件要 求,级配碎石颗粒分析应满足相关文件及规范要求; 、石料的液、塑限分析:所选用的级配碎石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6

6、,同时要求满足0.6mm以下细土含量与塑性指数的乘积值不大于 100的规定; 、击实: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2、试验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配合比设计工 作,得出试验结果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同时要积 极做好资料管理工作,建立资料整理归档制度,做到工作完资料完,不重不漏、不留后遗症,这是准备工作中重要环节,关系到工程质量、施工经济的关键。工地试验室要做好如下 试验工作:a、粒料的颗粒分析试验,且保证试验频率;b 、粒料的塑性指标分析;c、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d、石料的压碎值和针片状试验,要求压碎值和针片

7、状满足设计要求;e、有机质含量及硫酸盐含量试验(若必要时做);f、相对密度试验;g、在塑性指数偏大的情况下,塑性指数与 0.6mm以下细土含量的乘积不应大于100;h、级配碎石浸水4昼夜的CBR虽度试验,要求室内CBRfi应大于90%六、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1、对基底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及时向业主和监 理汇报;2、对施工工人、机械操作手进行全方位培训,以确保施工时有序地保质保量的进行安 全文明施工;3、对施工作业段面派出专人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及实施有效的交通安全管制;4、按到场机械设备进行组配,同时对各种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修, 应经调试并使其处 于良好的性能状态。应

8、配备有足够的机械,施工能力需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同 时加强维修、保养;5、保证场地洁净,减少运料车、装载机等对现场内集料的污染, 严禁有漏油现象的车辆、装载机、挖掘机等进入施工现场;6配备通讯设施,保障与工地和各部门的信息交换及时、畅通;7、路基填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从料源加强控制,生产的填料按规范的要求分期、分 批抽检、报验,从原材料质量上把好第一道关;七、施工方法及工艺1、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级配碎石施工采用现场路拌法施工。2、施工工艺(1 )、施工工艺流程图准备工作施工放样养生(2)、验收合格的路基后,向监理单位报送“工序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进 行施工

9、。(3)、施工放样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路基边缘外 0.5m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路基边缘的设计标高。(4)、计算材料用量根据每层的厚度、宽度(按设计图纸)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的干集料数量。(5)、运输和摊铺集料 在摊铺段两侧先培土(除挖方道槽外),以控制每层的宽度和厚度。 可用自卸翻斗车运输集料。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相同。 卸料距离应严格控制,安排专人指挥卸料,避免铺料过多或不够。 卸料和摊铺通常由远而近全断面摊铺,尽量不留纵缝。 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视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未筛分碎石摊铺、平

10、整后,在其较潮湿情况下,向上运送石屑,用平地机并辅以人工 将石屑均匀摊铺在碎石层上。(6)、级配碎石料的拌和与整型 级配碎石配合比:1.3 料:1.2料:石粉=3.5 : 3.5:3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2.230g/cm3级配碎石最佳含水率:4.6% 级配碎石料的拌和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拌和采用现场路拌法。拌和采用挖机和装载机配合进行,人工辅助, 同时在摊铺过程中采用铧犁进行翻拌;在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补充所需水分。拌和结束 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拌和过程中人员安排:操作人员 2人,负责拌和机械的操作;检测混合料级配、含水 量1人;指挥装料1人

11、;同时安排专职人员对级配碎石料的拌和实施全程监控、管理,落 实责任。 整型推土机摊铺一定长度后,使用平地机及时按预定标高进行平整作业,平整时按照标高 进行挂线挖槽的方法,在平整过程中集中人力配合平地机作业,对局部出现的粗集料、路 基边线的平顺以及小坑用人工进行及时处理。(7)碾压待平整完成后,即可进行碾压;碾压前试验人员进行含水量检测,偏低时,及时进行 洒水,含水量控制在土 2%碾压设备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从两侧向中间纵向进退式 碾压,按照先慢后快的顺序进行,压路机行驶速度:强振3km/h,弱振3.5km/h,静压4km/h; 每次碾压时轮迹重叠1/3 ;不允许快速启动,振动压路机前进、后

12、退转换时,应先停振, 再换挡、转向。碾压时,后轮应重叠 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压路机不得 在末压完或刚成型的路基上急刹车、急调头、转向。对局部压路机压压不到的地方,用小 型压实机具进行压实,保证边角的密实。(8)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 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纵向接缝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 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 30c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9)、养护级配碎石施工完成、检测合格后,要连续进行上层施工。如不

13、能连续铺筑上层时,要 设专人进行洒水湿润养护。八、质量保证措施1、组织机构为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落实责任,确保责任到人。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徐正茂担任,具体人 员安排如下:组长:徐止茂副组长:周国兵何跃武成员:徐汉东汪夏根陶建方家彬江明 徐海燕方基昊吴文周龙朱芳照姚飞专职质检员:吴文2、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以项目总工为首和系统的技术网络体系,实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逐级责 任到人,一级抓一级,争创优质工程。(2)强化工程质量创优措施,投入精干的质量管理人员和先进机械设备,利用严密的 检测手段,切实开展质量管理活动。(3)所有原材料要进行检测。对砂、石

14、料等材料进行性质、强度试验,并严格控制砂 石料的粒径及含水量。(4)做好基底承载力检测,保证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3、质量保证体系质量安全监察部:质量安全检查控制组织保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经理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一工程管理部:施工技术管理.测量组:工程测量、放线及定位复制工地实验室: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测机电物资部:机械、物资(材料)管理综合部:配合质量检查及技术教育和培训1挑选合格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提交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原材料、预制构件、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施工准 备阶段质量保证体系工作保证施工阶段第二阶段临时工程施工现场及环境的质量控制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交底施工工艺工程质量自检控制质量控制工序交接质量控中间产品分项工程质量检质量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