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生物题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642223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生物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生物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生物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生物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生物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生物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生物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长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 12 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1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作为核

2、移植受体细胞的是去核的(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2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A血红蛋白BDNAC淀粉D纤维素3对于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克里克认为要实现碱基序列向氨基酸序列的转换,一定存在一种既能识别碱基序列,又能运载特定氨基酸的分子。该种分子后来被发现是( )。A DNAB mRNAC tRNA D rRNA4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准备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在下列方法中(每天换一次水), 根尖生长状况最好的是( )。A B C D 5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 16 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

3、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 C O 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A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B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 CO2C类囊体产生的 ATP 和 O 参与 CO 固定与还原2 2D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6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

4、的抗原物质7一个基因型为 DdTt 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 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染色体变异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8完整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下图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装配 及运输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所示过程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 rDNA 中C核仁是合成 rRNA 和核糖体蛋白的场所D核糖体亚基在细胞核中装配完成后由核孔运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9、10 题。甜瓣子是豆瓣酱的重要成分,风味受蚕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影响,也受发酵过程

5、中不同微生物的多种代谢产物影响。其生产工艺如下图所示。某研究团队对加盐水后的发酵阶段的传统工艺(盐度 15%,温度 37 ,发酵 30 天) 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甜瓣子风味得以提升。新工艺参数如下表所示。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时段(天) 01212161630盐度(%)6615温度()123737两种工艺的结果比较见下图。9下列关于本研究的实验方法与原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酵开始阶段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制曲过程的积累B蚕豆瓣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和氮源C温度与盐度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定期取样,使用平板划线法统计活细菌总数10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新工艺中期活霉菌总数

6、下降由温度升高导致B新工艺后期活细菌总数下降由温度、盐度均升高导致C新工艺中期氨基酸产生速率较前期末加快,是因为温度升高提高了蛋白酶活性D新工艺中甜瓣子风味提升,与前、中期活微生物总数高和氨基酸终产量高均有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1、12 题。在应用基因工程改变生物遗传特性,进而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方面,中国科学 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资料一:人类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致使环境不断恶化。王成树等从黄肥尾蝎中克 隆出一种神经毒素基因 AalT,将其导入能寄生在许多害虫体内的绿僵菌中,增强绿僵菌致 死害虫的效应,可有效控制虫害大规模爆发。资料二: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内极具毁灭性的农业真菌病害

7、。王宏伟、孔令让等从 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 Fhb7。将 Fhb7 导入小麦,其表达产物可减轻赤霉菌 对小麦的感染,从而避免小麦赤霉病大规模爆发。资料三: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按蚊通过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王四宝等从几种微生物中克隆出 5 种不同抗疟机制的基因,将它们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 AS1 中。在按蚊肠道内,AS1 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达产物可杀灭疟原虫。因 AS1 可在按蚊亲代和子代种群中扩散, 所以在含 AS1 工程菌按蚊的群落中,疟疾传播一般可被阻断。 11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关键要素。关于上述资料中涉及的目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A来源:必须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8、的基因组文库中直接获取B作用:上述基因表达产物一定影响防治对象的生长或存活C转化:均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应用:只有将目的基因导入防治对象才能达到生物防治目的12在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的措施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施用绿僵菌工程菌减少虫害,不改变绿僵菌与害虫之间存在寄生关系B引入 Fhb7增强小麦的抗菌性,目的是调节真菌对植物的寄生能力CAS1 工程菌分泌的多种表达产物不改变 AS1 与按蚊之间存在共生关系D使 AS1 工程菌分泌多种表达产物杀灭疟原虫,目的是调节按蚊对人的寄生能力第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 5 题,共 5

9、2 分。13(10 分)鬼箭锦鸡儿(灌木)和紫羊茅(草本)是高寒草甸系统的常见植物。科研人员 分别模拟了温室效应加剧对两种植物各自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见下图。据图回答:(1)CO 浓度和温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 CO 转变为有机 2 2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体现了植物在生态系统_和_ _中的重要作用。(2)本研究中,仅 CO 浓度升高对两种植物的影响分别为_,2仅温度升高对两种植物的影响分别为_。(3)两个实验的 C T 组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效应加剧对两种植物各自生长的影响不同。2 2科研人员据此推测,在群落水平,温室效应加剧可能会导致生活在同一高寒草甸中

10、的这两种植物比例发生改变。为验证该推测是否成立,应做进一步实验。请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_。若推测成 立,说明温室效应加剧可能影响群落_的速度与方向。14(12 分)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 触示意图。据图回答:(1)当 BC 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_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 GC 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 Ca2+通道开放,使 BC 释放的谷氨酸_(增加/减少)最终 导致 GC 兴奋性降低。(2)GC 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还能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 AC 中甘氨酸的释放

11、,使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_(升高/降低),进而导致 Ca2+通道失去部 分活性。AC 与 BC 间突触的突触前膜为_膜。(3)上述_调节机制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该调节过程与细胞膜的_ _两种功能密切相关。(4)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内环境成分的是_(多选)。A谷氨酸 B内源性大麻素 C甘氨酸受体 DCa2+通道15(10 分)某植物有 A、B 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 A 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 B 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品种 B 组织培养阶段细胞分裂素浓度(mol/L) 生长素浓度(mol/L)诱导形成愈伤组织m1n1诱导形成幼芽m2n2诱导生根m3n3据表回答:(

12、1)阶段时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2)在、阶段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_阶段。(3)为确定品种 A 的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品种 B 的激素配比(m 2.0),以10.5 mol/L 为梯度,设计 5 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_ _mol/L。(4)阶段时,科研人员分别选用浓度低于或高于 n mol/L 的生长素处理品种 A 幼3芽都能达到最佳生根效果,原因是处理幼芽时,选用低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 为_,选用高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5)在_阶段用秋水仙素对材料进行处理,最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16(10 分)型糖尿病是因免疫系统将

13、自身胰岛素作为抗原识别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小肠黏膜长期少量吸收胰岛素抗原,能诱导免疫系统识别该抗原后应答减弱,从而缓解症状。科研人员利用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动物实验,使乳酸菌在小鼠肠道内持续 产生人胰岛素抗原,为此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技术路线如下。据图回答:(1)为使人胰岛素在乳酸菌中高效表达,需改造其编码序列。下图是改造前后人胰岛素 B 链编码序列的起始 30 个核苷酸序列。据图分析,转录形成的 mRNA 中,该段 序列所对应的片段内存在碱基替换的密码子数有_个。(2)在人胰岛素 A、B 肽链编码序列间引入一段短肽编码序列,确保等比例表达 A、B 肽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多选)。A引入短肽编码序列不能含终止子序列B引入短肽编码序列不能含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C引入短肽不能改变 A 链氨基酸序列D引入短肽不能改变原人胰岛素抗原性(3)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