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寓言两则的第二课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639360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寓言两则的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9、寓言两则的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寓言两则的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寓言两则的第二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故事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寓意明确,浅显易懂。学习者特征分析这则寓言故事中所点到的错误是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下的,但是通过它的告诫会时时提醒孩子们这是一个可贵的品质。所以在教学时让孩子们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才是最关键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2、过程与方法: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即时改正错误的行为。课时2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策略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教学过程修补内容第一版块: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3、指名读,齐读。第二版块:出示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大胆地去说,去读,去演,以领会寓意。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第三版块:自学指导,合作探究1、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2、羊人一共

3、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3、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4、街坊是怎么劝的?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5、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第四版块: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2、羊圈破了个窟窿。“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窟窿”就是(洞)。3、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4、可养羊人呢?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5、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

4、?改正错误,不能拖延6、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读出他的后悔之情。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7、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8、不管怎样,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你认为寓言中的养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9、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10、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即时改正),就(还不算晚)。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第五版块:达标测评,巩固反馈复述课文第六版块:板书设计想法已经丢后悔亡羊补牢 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第七版块:作业布置1背诵这则寓言。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