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639146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九九八一一九九九学年第二学期石油地质学期末考试试题(卷)专业年级 地96姓名学号教研室考试日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2030102515100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 .氯仿沥青“ A”:岩样未经处理,用氯仿抽提的产物。2 .油型气:与成油有关的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达到成 熟、高成熟与过成熟阶段所生成的天然气。3 .凝析气藏: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 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反而凝结为液态,成为凝析油,这 类气藏就是凝析气藏。4 .含油气盆地: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 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与圈闭条件,并已发现油气田的沉积 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5 .油气

2、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之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 次运移。6 .油气藏:指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7 .资源量:地壳内部或地表天然生成的矿藏,在目前或将来,从经济上讲是值得开采的,而在技术上又是能够开采的 油气总和。8 .有效孔隙度:岩石中相互连通的,在一定压力下能够渗 滤流体的孔隙的总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9 .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 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10 .二次生油:在地质发展史较为复杂的沉积盆地,生油岩中的有机质由于埋藏较浅尚未成熟就遭遇上升,直到再度沉降埋藏到相当深度后,方才达到成熟温度,有机质仍然可以 生成大量石油,称为二次生油。二、填空(共30分)1

3、.石油的烃类组成包括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 非烃的组成包括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沥青质 。(2 分)2 .聚集型天然气的类型有 气藏气 ,气顶气,溶解气和凝析气。(2分)3 .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2+、2+、 、24;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2 ,3 ,2和24四种水型,(2分)其中24水型环境不利于油气藏的保存。4 .影响沉积有机质形成的因素有:有机质的聚集机理,水 _ 体中有机物的产率和类型, 沉积环境 , 沉积物颗粒大小 与岩石类型。(2分)5.在干酪根类型划分中,依据不同生物来源划分为 腐泥型和腐殖型两类;按、原子比则划分为I ,和山三种类型干酪根。(2

4、分)6 .生油岩层的特点是 暗色 , 细粒,富含有机质与 黄铁矿 ;储集层的特性是 孔隙性和渗透性;盖层的特征是 细粒,致密, 无裂缝,具有高的排替压力 , 厚层 和分布稳定 。(3分)7 .评价生油岩的丰度指标有剩余有机碳, 氯仿总烃 和 氨基酸等;成熟度指标有镜质体反射率,饱粉颜色和热变指数,干酪根颜色与、原子比,正生物烷烃分布特征和正烷烃奇偶优势比,自由基含量,标记化合物。(2分)8.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因素有矿物成分,碎屑颗粒的粒度分选,磨圆和排列方式,成岩作用和后生作用胶结物的含量性质与胶结方式。(2 分)9.连续的生储盖组合类型包括下伏式,上伏式,互层式,测变式和 封闭式。(1分)

5、10 .初次运移中石油的相态有水溶相,游离相和气溶相 :天然气的相态有水溶相 , 油溶相 , 气相 和扩散相 。在有机质演化至高成熟-过程熟阶段烃类运移的相态主要是气相 和扩散相。(2分)11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是主要生油期之后盆地内第一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期;主要运移通道是储层中连通的孔隙,裂缝,断层和不整合面;主要运移方向是 临近生油凹陷的长期继承性发育的二级构造带。(2分)12 .按成因,背斜圈闭与油气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与褶皱有关的背斜,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 与剥蚀作用和差异压实作用有 关的背斜,和与同生断层有关的背斜。(2分)13 . 一个圈闭在相同水动力条件下, 对 气 聚集

6、有效,对 油不一定有效;一个盖层,在相同条件下对油封闭有效,对气 不一定有效。(1分)14 .非构造圈闭的形成是由于岩性的横向变化或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造成的;岩性油气藏的成因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岩性尖灭型 ,古河道岩性型,透镜状岩性型 , 三角洲岩性型 和 生物礁岩性 型。(2分)15 .紧邻不整合面上下的岩层往往可作为 储集层 ,而不整合面上覆岩层可作为盖层 和口生油层,不整合面可作为油气运移通道 。(1分)16 .油气田是指 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其内涵具体为:a.油气田是指油气现在聚集的场所,而非形成地,b. 个油气田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

7、制,c. 一个油气田总占有一定的面d. 个油气田范围内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个油藏或气藏。(2分)三、判断题(若命题正确请打“/”,否则打“X”,共5 分)1.异戊间二烯型烷烃在结构上呈每四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 支链,它是由若干个异戊间二烯分子加氢缩合而成的。(X )2 .天然气和石油统称为石油沥青类。(X )3.生油层系是指一定地史时期,在相同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若干套生油层的组合。(X )4当以层析作用为主时,沿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石油的密 度逐渐减小,因此,在一系列相邻的溢出点逐次抬高的圈闭中,石油的密度也应有类似的变化。( X )5.油气的二次运移方向总是由高压区向低压区运移。(X )6 对于初

8、次运移,生油岩不是越厚越好,小于排烃厚度的 生油岩才能有效排烃, 而与生油岩紧邻的储集层则是越厚越 好。( X )7 .背斜圈闭的构造起伏度越大,则其闭合高度也越大。( X )8.石油的荧光性取决于其化学结构,石油中的多环芳烃和非烃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V )9 .在不同成因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S 13C)的取值范 围分别是:生物化学气 -55 %。-85 %。;油型气-55 %。 -45 %。;煤系气 -20 %。-38 %。;无机成因气 -20 %。( V )10. 储层中某种相的有效渗透率随该相流体的饱和度增大而 增大,直到该相饱和度达到 100% 时,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

9、 率等于绝对渗透率;相反,随该相流体的饱和度减少,有效 渗透率逐渐降低, 直到为 0% ,该相流体停止流动。( X ) 四、简述题(共 30 分)1简述油气生成的阶段性与特征; (13 分)答:有机质向油气转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热裂解生凝析气 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需回答各阶段的埋深、温度、有 机质的转化与作用因素、主要产物与成熟度标志。2 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和作用机理; (8 分)答:主要动力包括:压实作用、水热作用、粘土矿物脱 水转化作用、毛细管作用、渗透压力作用、甲烷与其它气体 作用与扩散作用等,解释各种作用的机理。 3按槽台学说并结合盆地

10、构造特征、沉积发育史,将含油 气盆地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含油气盆地中控制油气分布的 地质因素是什么?( 9 分)答:含油气盆地的类型划分( 5 分): 地台内部坳陷型含油气盆地(台向斜型和断陷型) 、山 前坳陷型含油气盆地、山间坳陷型含油气盆地、山前坳陷 地台边缘型含油气盆地、山前坳陷中间地块型含油气盆 地。含油气盆地中控制油气分布的地质因素( 4 分):1)盆地中沉积中心控制了生油区的分布;2)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带控制着油气聚集;3)盆地中大型断层控制着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4)盆地内三角洲地区是油气分布的有利地区;5)盆地中三级构造和其它因素配合控制油气聚集。五、图件分析题(共 15 分) 下图为某储集层顶界面构造图,储层厚 80 米,上覆有 厚层盖层。 1 井、 2 井、 3 井中水距油层顶界面距离分别为 75 米、 60 米、50 米。请在图中确定圈闭的溢出点,画出 闭合范围,求出闭合高度;画出油藏范围,求出油藏最大含 油高度;确定圈闭(油藏)类型和数量(注意标明图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