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637600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有核心竞争力;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有核心竞争力;一个单位的向上需要有核心竞争力;人才工作的发展也需要有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范围内有着明显优势的事物。通俗讲就是“我比你强”。 张瑞敏说过:“就海尔而言,核心竞争力就是获取客户和用户资源的超常能力。” 用深圳华为老总任正非的话说,“选择我而没有选择你就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属于自己有、别人没有,能带来很大价值的独特技能。它具有难模仿、不可替代、稀缺、有价值的特点。 什么是战略?通

2、俗地讲,战略包含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性命攸关的。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是谁”的问题首先是一个自我定位的问题。 第二,“我知道什么”。着重解决2个问题:一是“我从哪里来”,我的成长历史是什么;二是“我现在在哪里”,我目前的真实状况是什么。 第三,“我可以做什么”。立足现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踏踏实实地做些事情,并力求有所成就。 第四,“我能够希望什么”。着眼未来,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进行设计,把自己的梦想和期望展现出来。 从一定意义上说,战略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正如古语所说:“事不欲不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不足以谋一时”。这都是讲战略的重要性。 现在的时代变了,从人才角度讲,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从人才争夺到人才战略,我们与国外比较,我们要争夺人才,一是到市场;二是到一些大学去。 可是美国的比尔?盖茨不这样考虑了,他要求一要提前时间;二要扩大空间。从小学、中学开始争夺,对看准的小学生、中学生进行投入。如果愿意将来到微软工作,就签协议,给你工资,让你带薪学习。这叫争夺人才幼苗。 在日本也是这样。不久前,我国电器工业的一位企业家赴日本访问,参观完日本诸多先进企业后的一个偶然机会,这位企业家见到了日本电器行业协会的一份对市场占有的企划报告,上面赫然写着: “现在中日电器的水

4、平有差距,但20年后将基本处于一个并驾齐驱的阶段,那时谁的无形资产大,谁的牌子亮,谁就是胜者。用儿童做广告,就是为了叫中国的孩子从会听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收听日本广告。等他长到20岁时,正好是我们日本电器的消费者。” 看到这份日本电器行业协会的底牌,这位企业家当时就产生了毛骨悚然的感觉。 他们不仅在争夺自己的人才幼苗,还在争夺国外的人才幼苗。 有争夺就有战争,有战争就要有谋略,不能乱打仗,必须搞人才战略。 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只知道说人才重要,但没有怎么争夺的想法,怎么引呢?像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年轻时代就搞了一个松下250年发展战略,立志艰苦奋斗10代人,使松下成为世界知名的公司。结果,

5、没用10代人就实现了目标。 战略所追求的是正确地做事,而不同于管理是做正确的事。战略思考是以捕捉重大的机遇、谋求超常规的跳跃式发展为标志的。 落后的企业追求政策,强大的企业追求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略上胜人一筹往往是捷足先登的关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战略研究、战略思考、战略部署已不再是军事家独领风骚的禁区,开始向各个领域延伸和泛化,人才战略也不例外。 一、战略要有明确的方向 一粒种子的方向是冲出土壤,寻找阳光;一条根的方向是伸向土层,汲取更多的水分和养料;人生如是,正确的方向引领我们踏入成功之门,而错误的方向会让我们误入歧途;战略也如此。 爱默生说过:“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

6、都给他让路。”我们之所以害怕失败,就是因为我们很少想过自己也可以成功,也可以站在万人注目的成功舞台上。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如:一个单位就像一艘航行在海洋中的巨轮,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和航向。航行中,巨轮的两旁,总有一些漂浮在水面上的财富,一个急功近利的舵手可以随意改变巨轮的航向去拾取这些财富,但也往往在不经意间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远航的动力。这就是方向的重要性。看风使舵稳,顺风行舟轻。不会辨别方向的水手永远找不到顺风的路。 知道最终是什么,才易明白现在干什么。研究战略就是研究未来。研究未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推测最有可能出现的未来;一种是研究最值得期望的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往往并非是最值得期望

7、的。这里有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有人为中国21世纪成为经济巨人描绘了一个21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大国;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时,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到21世纪末,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我们不知这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未来,还是最值得期望的未来。 我们经常讲建立人才高地的问题,可是,人才高地的标志是什么?上海曾提出了五个标志:人才分布的高密度;人才素质的高水准;人才结构的高对应;人才流动的高活力;人才管理的高效率。人才高地就是优秀的中青年人才向往和积聚的地方。人才高地应该是一湖好水,一湖活水。一湖好水是一个标准,一湖活水是一个前提,不

8、解决进和出的合理流动问题,那么它既不是活水,更不是好水。 战略上的明确方向,就是要有超前意识。今天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美好的前景,总是美好显示的延续。欲知所兴,须见当废;能明已去,可识将来。 方向之一:十分清楚缺什么人才 作为人才战略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明确到底缺什么人才,尤其是紧缺什么人才。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人才分为“师才”、“帅才”、“匠才”。 师才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之责,自己必定先要悟道、精业和无惑,因此师必是修炼非凡之人。 师才是领导人,其领导地位更多的是通过非职位权力的影响力和权威体现。应该具备的特征是: 眼里看到的不是事,是道,因此能够发现全局和系统,而不

9、是一枝一叶。也就是说,他重点是考虑战略和大局的问题。 他教授的是方法,是隐藏在诸现象之后的道。重要的不是他本人是否会做,而是能不能教会别人做。 师才开创的是从无到有的事业,即从0到1。为0之时,一片空白,无任何轨迹可循,无任何经验方法可用,只有依靠创造。 因此,为“师”需要的是宏大的战略思维能力是在深刻体验与深厚积累上的“灵光一闪”;需要的是艰难的探索与实践是在千百次失败后的“猛然顿悟”;需要的是不断的自省与超越是在无数次否定自我之后的“会心一笑”。 师才需要特别重视的是“三个必须”:必须抓大事;必须寻求改革;必须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帅才是能够领兵打仗的,与师才相比,帅少了一横。因此更

10、多的是领悟师道,然后组织兵马,克敌制胜。再具体一点说,帅才就是管理者,他所具备的特征是: 能深刻理解师的意图并坚决贯彻执行。体现的是战略理解和执行能力问题; 能迅速组织各色人等,形成战斗力。体现的是组织与协调能力问题; 能分析自己和对方,判断情势,而后决断战术。体现的是策略制定能力; 帅才成就的是从小到大的事业,即从1到10。有了1,就有了基础和方法,就可以知道如何才能达到10。帅才需要有强大的战略实施能力,是对战略的透彻理解和内化,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是对情势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所谓匠才,是指能将某一领域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要求的更多是技能和手艺上的高超。匠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长处,达成组

11、织设定的小目标。他所贡献的是从10.1到10.9,只是小数点后面数字的增加,一般是达不到11的。 就“师才”与“帅才”来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二者的区别: 1、领导者是选择对的事情来做的人;管理者是把事情做对的人。 2、领导者确定经营方向;管理者确定计划、预算过程 3、领导者联合群众;管理者注重企业组织和人员的配备。 4、领导者激励和鼓舞;管理者控制和解决问题。 5、领导者的工作是“带”;管理者的工作是“管”。真正的领导者,往往是那些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别人的双脚走路的人。 还有观点说:思想混乱是最严重的混乱,信仰危机是最深刻的危机;杰出领导人应该是价值观的塑造者;能理事者理法,

12、善治人者治心;使人伟大的不是权力,也不是金钱,利用你的优势和影响所做的伟大的事,才是伟大的真正标志。这也是指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 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有个观点:一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者领导人必须同时成为道德领袖,也就是必须在公司树立起诚信标准和典范。无论你有多少法律法规,它们都无法避免贪婪。你必须每天在公司讲诚信、诚实。 领导者的组织意识必须异常强烈。在他的班子中如鱼得水,他善于检查人们形成的网络秩序,使每一个人处于他应有的等级位置上。 领导者就是服务。尽管他处于指挥的位置上,但是他不应忘记他的作用是提供一种服务、一种产品和一种思想。服务是他全方位的工作。 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一只

13、狮子率领一群绵羊的队伍,可以打败由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的队伍。”可见,领导人物是何等重要。 一个事业的发展,既需要师才,也需要帅才,还需要匠才。对于领导者来说,识才用才是一所大学,那些明白人才有什么长处的是学士;再清楚人才有什么短处的是硕士;还清楚人才有什么潜能的,就是博士了。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让新加坡成为最好的人才家园。”新加坡的哲学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新加坡人的潜力。”领导者还是要着眼于思考和制定战略的“大师”以及理解和执行战略的“将帅”。 方向之二:目标要十分清晰 我们都应该清楚这样一个道理:掌握趋势比掌握资讯更重要;掌握趋势不如掌握最大的趋势。趋势,有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去

14、追逐和确立目标。 据说球王贝利踢球不是追着球跑,而是先看球会到哪里,跑过去等着。一个企业也一样,先看准趋势,然后赶紧往那个方向发展,把技术准备好,再等市场爆发点。这该是战略的一部分。 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总有差别,人的认识不可能比客观世界更准确。但我们可以把它简化,在操作过程中,首先是目标先行。这就逼着你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到问题的本质。目标先行带来观念先行。 每一个单位和地区,都应该有一个人才工程的金字塔。 塔尖体现一个“精”字,培养、引进、造就一批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 塔身体现一个“强”字,培养一支精干的技术、管理骨干队伍; 塔基体现一个“实”字,通过不断培训,建设一支素质好、技能精、作风过硬的人才基本队伍。 上海的人才资源开发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05年,上海要率先建成全国的人才高地,人才规模、人才层次、人才结构、人才活力、人才效益指标在国内领先; 第二阶段到2010年,上海要初步形成世界人才高地的基本框架,基本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的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使人才的总量、素质和结构等主要指标接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水平; 第三步到2015年,初步建成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