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3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634645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3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目标:1.欣赏各种梅花的色彩、外形的美,尝试在梅枝上用点画的方法围绕花芯画出花瓣、添画花蕊。2.注意画面布局,会用大、小两种画笔表现花瓣与花蕊。3.体验用彩墨画表现梅花的乐趣。准备:大号、小号毛笔每人一支,笔架;浓、淡不同的红色颜料,墨;已画好树干的宣纸;各种梅花的PPT,古筝音乐高山流水等。过程:一、谈话导入,回忆表达有关梅花的已有经验师(出示一张梅花图):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梅花?师:你看到的梅花是怎么样的?(幼儿充分表达。)师:你看梅花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充分表达。)(析:教师以“你在哪里看到过梅花”为话题让幼儿充分表达对于梅花的已有经验,这样既调动了幼

2、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为幼儿进一步欣赏梅花的色彩、外形作了铺垫。)二、欣赏各种梅花,感受梅花的各种色彩、外形师:春天,小朋友在梅花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梅花。那么梅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颜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在优美的古筝音乐中欣赏多幅梅花图的色彩。师:仔细看看,这些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颜色?这些梅花的颜色看上去像什么?师:你看了这么多颜色的梅花,有什么感觉?师(小结):梅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有大红的、玫红的、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它们在春天里竞相开放,很漂亮。2.欣赏单幅梅花图片,感知梅花的外形。(1)总体感受梅花的外形。师(出示两张不同花瓣的

3、梅花图片):梅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师:这两朵梅花有什么不同?(2)重点观察五瓣梅花的外形。师:原来梅花的花瓣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师(出示五瓣梅花图):这朵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花瓣?(五个花瓣。)师:花瓣是什么样的?(圆圆的)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围着花心。)师:花的中间是什么?花蕊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师:这朵花是开放的,没开的花叫什么?花苞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师:梅花长在哪儿?师(小结):这朵梅花有五个花瓣,花瓣圆圆的、围着花心生长;中间有细细长长的花蕊,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像水母的触角,像太阳的光芒很漂亮。这些圆圆的、有大有小、没有开放的是一个

4、个花苞。它们都长在梅枝上。(析: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幼儿在唯美的古筝音乐高山流水的背景中欣赏精心挑选的梅花图片,把幼儿带入诗情画意之中。教师还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独到的想法,从而使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了梅花的美。)三、欣赏国画红梅图1.初步欣赏作品。师:梅花很漂亮,很多画家都爱画梅花。这幅梅花图漂亮吗?画家是用什么材料来画梅花的?(树枝是用墨画的,梅花是用红色的国画颜料画的。)2.细致观察画面色彩、布局等。师:这朵大梅花的颜色是怎么样的?(红红的)这朵小的呢?(粉红色的)这里的梅花画得怎么样?(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没有开放的是什么?(花苞。)师(小结):画

5、家画的梅花,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的大,(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有的小;有的地方多一点、密一点,有的地方少一些、疏一些;画家还画了一些花苞。画家画了这么多不一样的梅花,看上去很漂亮。这些梅花都画在树枝上。(析:在欣赏唯美的国画大师的作品红梅图时,教师不断地通过提问和追问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梅花,有序感受画面色彩、构图、布局等,以便为幼儿自主创作彩墨画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幼儿创作1.简单感知作画材料和作画方法。师:今天请小朋友也来做小画家,画一幅“梅花图”。看看桌上有什么?师:纸上已经画好了树干和树枝,接下来,我们来画梅花。每个人有一支大毛笔和一支小毛笔,你们觉得大毛笔适合用来画什么?小

6、毛笔适合用来画什么?为什么?师:怎么画呢?先拿一支大号毛笔,在小盘子里舔一舔蘸些水,然后蘸上红颜料,可以先在纸上试一试深浅。梅花画在哪里呢?(树枝上)在树枝旁边先轻轻地点出花心,围绕花心画出五个花瓣(若想花瓣画得大些,笔可以多压一会)。等花瓣画好以后,再换一支小号毛笔蘸上浓墨,轻轻地画出像太阳光芒一样的花蕊,还可添画花苞。2.在优美的古筝音乐声中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要点:(1)要把梅花画在树枝上。(2)注意颜色、大小、疏密等。(3)正确握笔。五、欣赏、交流作品师: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师:你是怎么画的?你觉得哪里最满意?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二)【设计意图】偶然的机会看了三只

7、小猪配乐动画片,感受颇深。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笨拙可爱的人物形象及与故事情节发展紧紧相扣的跌宕起伏的配乐,令人捧腹。极富音乐语言的乐曲让我在脑海里把小朋友们都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猪【活动目标】1.通过韵律游戏,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2.通过创编搭建不同房子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3.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1.录音机、三只小猪乐曲磁带,小猪头饰、小猪尾巴。2.各种小猪神态图片,贴有点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儿游戏时用。【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幼儿听音乐自然进入活动室。二、欣赏乐曲三只小猪1.老师: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声音?捕捉幼儿在听音乐

8、中的情绪表现,试问幼儿感受到的情绪。2.老师:你听到了小猪在干什么?三、观看情境表演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进行表演,表现出小猪盖房子时的情形。1.老师:小朋友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老师:小猪是怎么盖房子的?你看到的小猪们发生了什么事?先是怎么样的,后来是怎么样的?3.和幼儿一起讲出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4.师:我们表演的小猪盖房子和平时的盖房子有什么不一样?(是和着音乐来盖的。)四、尝试创编“盖房子”情景1.请幼儿创编盖稻草房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并注意体现出音乐的轻巧。2.引导幼儿创编盖木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

9、节奏做动作。3.引导幼儿创编盖砖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节奏做动作。幼儿可用双手画圆的动作跟着节奏表现和泥的情景,当听到中间小猪的叫声时,可以做一些擦汗、蹭痒痒、休息的动作,也可让小猪们模仿抬水的动作,抬着和好的泥运到工地上准备盖房子用。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走的动作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当听到结束时小猪的叫声时,小朋友们可以重复做擦汗、蹭痒痒的动作,还可以将砖头摆好,做出边用抹灰板抹灰边放上砖头的动作,在音乐中充分体会盖房子的乐趣。五、表演游戏请幼儿戴上猪头饰、夹上尾巴,照着镜子,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小猪。1.请小朋友们先做猪大哥在三角形场地上盖稻草房(跟着音乐将报纸撕条成捆,

10、盖稻草房子)。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吹倒了,小朋友们跑到猪二哥的木棍房子里(圆形场地)。2.再请小朋友们当猪二哥盖木房子(用报纸卷成筒状来盖木棍房子),要求小朋友在盖的时候动作上有些变化。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又推倒了,小猪们跑到猪小弟盖的砖头房子里(方形场地)。3.师:猪大哥怕麻烦,不想用力气,所以盖了稻草房,结果他的稻草房被吹倒了。猪二哥也不想走太多的路去找更坚实的材料,他盖的木房子被大灰狼推倒了。我们现在要学猪小弟盖砖房子了,找砖头要用很大的力气,还要走很远的路,我们怕不怕辛苦啊?怎么盖砖房子才不能被大灰狼推倒呢?(砖头和砖头要紧紧地相连,小猪们用胳膊做砖头,胳膊拉得紧紧的,

11、非常有力,这样大灰狼就不会推倒了。)听着音乐,猪小弟盖起了砖房子,砖房子很结实。大灰狼来了又是踢又是推,可是怎么也推不开,怎么也踢不倒,就灰溜溜地走了,小猪们开心极了。4.活动结束:小猪们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小猪们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活动延伸】欣赏动画片:三只小猪。幼儿做自由表演。【设计评析】1.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情绪高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2.在盖房子的活动中,大家通过感受和游戏,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怕吃苦,不能偷懒。3.教师的投入在活动中十分重要,教师

12、模仿小猪动作不能忸怩作态,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小猪,和孩子们一样游戏,带动和感染孩子。4.由于这一音乐活动是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很多时候是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得上孩子们的思路,并尽可能地走在孩子的前面,支持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幼儿做出来的动作,同时规范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节奏。【资料链接】作品分析:三只小猪是一首非常有趣的管弦乐小曲,主题音乐鲜明,旋律轻巧欢快,音乐形象活泼可爱,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共鸣,非常适合幼儿欣赏。顿挫跳跃的基本节奏贯穿全曲,诙谐形象的小猪叫声使

13、整个乐曲生趣盎然。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目范本(三)活动目标1、感觉歌曲活泼、欢快的性质。2、尝试用填词演唱的方法学唱第一段歌曲,发展倾听及演唱能力。初步获得有关附点、休止符的感性经验。活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自备图谱活动过程一、感知音乐,熟悉音乐旋律。1、教师弹奏乐曲,幼儿欣赏2、幼儿自由发表听后的感受带领幼儿仔细倾听旋律及哼唱,使幼儿初步感受到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二、理解歌词,学习歌词1、出示图谱。提问:看看图谱上她们怎样走?做些什么?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梳理歌词。3、师幼一起学习歌词。三、填写词学唱1、看着图谱和老师的指挥棒,听着音乐先在心里唱一唱。2、幼儿尝试唱:跟着音乐,看教师指挥棒进行试唱。3、重点学唱难句:教师范唱后,幼儿比较异同(教师将幼儿唱错的难句范唱,通过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从而自我感悟,学会正确的唱法)4、完整演唱:提示幼儿用怎样的歌声不唱出快乐的心情。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