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铁、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630909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米氧化铁、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纳米氧化铁、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纳米氧化铁、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纳米氧化铁、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纳米氧化铁、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纳米氧化铁、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氧化铁、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米氧化铁、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摘要】:随着纳米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纳米材料和制备手段不断涌现,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随着对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材料逐步走向多功能化。多功能的纳米材料不仅具有多样化的性能,更有强大的应用潜力。于此同时,纳米科学正在经历着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开发符合产业化要求的纳米材料也是当今纳米材料制备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为此科学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努力,使纳米材料这门新兴科技产业更多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开发具有高性能、多功能及实用性的纳米材料,本文选择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且具有许多奇特性能的氧化铁和半导体量子点为题材,通过一些比较简单环

2、保的方法来获得高性能、构造奇特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穆斯堡尔谱仪、差热热重(TDA-TGA)、电子色散能谱(EDS)、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可见光谱(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成分、形貌、磁性能、光性能以及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研究表征结果,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1、在空气气氛和室温的条件下,通过高能球磨a-FeOOH制得了平均粒径为18nm的a-Fe203。通过穆斯堡尔谱、X

3、RD及TGA-TDA等表征手段对球磨过程中-FeOOH到-Fe2O3的转变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的球磨机理为:a-FeOOH原料粉末在球磨的撞击过程中颗粒逐渐减小,经过球磨一段时间后其尺度小到使其变为超顺磁性的小颗粒,这些超顺磁的a-FeOOH小颗粒又在球磨过程中脱水生成了-Fe203颗粒。2、通过在聚乙二醇4000(PEG4000)存在的条件下,热分解乙酰丙酮化铁制得了直径在100nm到200nm的Fe304多孔纳米球。这种纳米球是由直径8nm左右的Fe304纳米粒子组装而成,其比表面积达到87.5m2/g,多数孔径小于4nm。Fe304多孔纳米球的饱和磁化强度达到56.4emu/g;磁测量和穆

4、斯堡尔谱测量结果表明产物表现出超顺磁性。实验表面PEG的浓度和聚合度对产物形貌有很大影响,并得出介孔Fe304多孔纳米球的形成机理是:在足够高的PEG4000浓度下,PEG4000分子间因交联作用相互缠绕而形成网络,使得处于网络内的Fe304纳米粒子也随之组装起来,最后形成了具有多孔结构的产物。3、通过改变CdSe量子点的保存条件来研究其荧光性能的变化,发现在有光照的条件下,CdSe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量子产率在保存期间持续增强,在保存了44天后量子产率达到36.6%。XRD和pH值的测量结果推断,CdSe量子点表面发生的光诱导的分解作用以及溶解于样品溶液中的02在量子点表面发生的反应,

5、消除了CdSe量子点表面的部分缺陷,是量子点的荧光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CdSe量子点的量子产率增强的过程可以用一个延展的指数函数来拟合,拟合的结果与实验现象基本相符,说明CdSe量子点量子产率的增强动力学可能是CdSe量子点表面分阶段的变化的过程。4、通过原位复合制得了CdS/-Fe2O3复合纳米粒子,TEM表征表明-Fe2O3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nm左右,复合样品中附着于-Fe2O3纳米粒子表面的CdS粒子的粒径为5nm左右。EDS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制备过程中CdS原料的量,可以改变复合样品中CdS的包覆量。复合粒子具有一定荧光性能,不同CdS的包覆量的两种复合粒子的量子产率分别为1.1

6、8%和1.32%。在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实验中发现CdS/-Fe2O3复合纳米粒子对甲基橙的降解率-Fe203纳米粒子以及-Fe2O3和CdS的混合粒子都有所改善,其主要原因是复合粒子表面发生了电荷分离。5、实验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有Fe304和CdSe量子点的纳米复合材料。FT-IR结果表明:两种粒子通过连结在CdSe量子点表面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氨基和羧基分别与包裹在Fe304表面的淀粉羟基发生氢键作用和部分酯化作用,最终形成了淀粉包裹两种粒子的Fe304-CdSe复合结构。Fe304-CdSe复合粒子的粒径在100nm左右;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48emu/g;样品同时具有良好

7、的分散稳定性。与不同发射波长的CdSe量子点复合的样品,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复合样品所发出的不同颜色的荧光。阿霉素吸附实验表明复合样品对阿霉素具有较高的饱和吸附量,可以达到1.18mg阿霉素/mg复合粒子。吸附动力学曲线和FT-IR分析结果表面,阿霉素在复合样品上的吸附是一个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并存的状态,其中化学吸附是由于阿霉素的羧基与谷关甘肽的氨基缩合形成酰胺键,物理吸附是由于阿霉素与淀粉及谷胱甘肽之间形成分子间氢键作用。当阿霉素在复合样品上达到饱和吸附的时候,物理吸附占主导地位。阿霉素在PBS7.4缓冲液中的脱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脱附进行94小时候,脱附率为65.2%。VSM结

8、果表明吸附阿霉素的复合样品仍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其数值可以达到28.3emu/g。由此可见,Fe304-CdSe复合粒子具有较好的磁性能、荧光性能、稳定性;对阿霉素有较高的吸附能力,该复合材料在生物医药学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关键词】:氧化铁量子点复合材料磁性纳米粒子超顺磁性荧光介孔比表面穆斯堡尔谱高能球磨高温分解共沉淀光催化吸附【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TB383.1【目录】:摘要6-9Abstract9-14第一章绪论14-461.1氧化铁简介151.2高能球磨法制备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15-191.3介孔磁性氧化铁纳

9、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进展19-221.4半导体量子点简介22-241.5-型半导体量子点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24-261.6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与半导体量子点复合体系的制备26-311.7氧化铁纳米粒子、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复合粒子在一些领域的应用31-361.8本文的立题思想和主要内容36-37参考文献37-46第二章高能球磨-FeOOH制备-Fe_2O_3纳米粒子46-552.1引言462.2实验过程和表征手段462.3结果与讨论46-542.4本章小结54参考文献54-55第三章聚乙二醇4000诱导的介孔Fe_3O_4纳米球的制备55-663.1引言553.2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55-563.3结果与

10、讨论56-643.4本章小结64-65参考文献65-66第四章还原型谷胱甘肽稳定的CdSe量子点在不同环境中的光学性能研究66-794.1引言664.2实验方法、原理和表征手段66-684.3结果与讨论68-764.4本章小结76-77参考文献77-79第五章CdS/-Fe_2O_3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79-895.1引言795.2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79-815.3结果与讨论81-875.4本章小结87参考文献87-89第六章一种新型Fe_3O_4-CdSe磁光复合粒子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89-1076.1引言896.2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89-926.3结果与讨论92-1056.4本章小结105-106参考文献106-107第七章总结和展望107-1107.1总结107-1087.2展望108-110附录1110-111致谢11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