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仅供参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629589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仅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仅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仅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仅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仅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仅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仅供参考】(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x密度板有限责任公司文 件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第1版第0次修订) 文件编号:BSD-GY-01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受控状态:受控 非受控2013年06月20日颁布 2013年06月20日实施xxxxxxx密度板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堆场工艺规程一、木料堆放场地应尽量干燥、平坦、干净,要保证材料良好的通风和良好的排水条件,还需做好安全防火工作。二、材料堆放应分明类别,需要把木片、木材分类分开堆放,木材中松木必须与其它木材分开堆放,桉木需与其它杂木分开堆放,若某一种杂木数量太多,也应单独堆放。三、木材堆放应尽量整齐有序,堆垛间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隔,每一堆垛的大小长约5

2、0米、宽约30米,高度一般规定为:1、人工搬运的最高为3-4米;2、机械搬运的最高可达10米;堆垛间距一般为5-6米或可视吊车脚臂伸缩而定。四、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堆场内应能够供应生产达1个月以上的贮备量,雨季前或雨季期间要有3个月以上的贮备量。五、木材的收购检验应严格按照“木材检验标准”执行,用于生产性的木材,不允许含有杉木等,木料中不允许有碳化、腐朽材,以及金属、塑料、橡胶、砂石等有害物质,收购的木料尾径应在40mm以上,松木尾径可在30mm以上。六、木片的收购检验应严格按照“外购木片检验规程”执行。用于生产性的木片,目测,不允许有橡胶、塑料、金属、麻绳等有害物质,树节不宜太多,不允许有

3、腐朽或发霉严重的木片等,应尽快使用验收合格的木片 。防止发霉变质,堆放不宜太高(不得超过5米)堆放时间一般为3-4天,最长时间不得超过7天,遇天气潮湿、下雨、炎热,堆放时间还应缩短,需在3天内使用完(木片的具体使用要求还应根据生产情况和领导安排另定)。验收不合格的木片不能用于生产使用,可作燃料或退货。七、所有木料使用要遵循“先堆放先使用”原则,不得乱用、混用或无序使用,用料应稳定,若遇生产调节需由领导批准而行。八、堆场中的木料应做好登记管理工作,每堆木料应标明数量、堆放时间、种类等,方便检查使用;堆场中的原木堆放时间一般为3-4个月,最长时间不宜超过半年;泥地上堆放的木料要比水泥地面堆放的时间

4、要短至少1个月。九、抓料运料过程中,不得将砂石、泥土等杂质运送到生产使用中去。削片工艺规程一、木片的制备1、购进的树桠材要按树种不同分别堆放整齐,向削片机送料时,进软硬木应搭配使用,新材与杆材比例适中,以保证适宜的含水率。树桠材不宜过长,直径过大和弯曲的则应锯开后送料。2、树皮含量大,施胶量增加,应控制树皮含量,树桠材直径30mm以下的控制使用;对于上料过程中掉下来的树皮,不应送进削片机使用,腐朽的材料应取出。3、削片的木片应保证木片的规格(比例见表1),由于设备削出的木片不合格,应及时调整,大量的碎木片进入热磨机会使板子的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4、木片含水率必须保证在3040%,不得高于45,

5、也不得低于25,对于低于25含水率的木片必须喷水加湿处理。5、木片的规格比例:(表1)木片类型长度(mm)比例()备注大型木片大于30小于68A.含水率3540B.不得混入金属及其它杂质。C.树皮含量低于3标准木片1630大于7076小型木片615小于812碎 料小于5小于356、削片机刀具应经常保持锋利,勤更换,勤磨刃。锋利的刀片,可节省电耗,木片状态好,碎屑少,刀片应在使用68小时就更换一次,切削硬材的刀片磨角应大些;切削软材料的刀片磨角应小些,底刀每十天应更换一次。刀片与底刀之间应在0.51mm之间。7、木片的磁选:为了保证热磨机的正常工作,木片在进入磨机前必须进行磁选除铁,磁选器定期清

6、理和检查。8、木片的储存应满足24小时的生产需要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热磨工艺规程一、热磨1、正常生产时,应保证预蒸煮仓料位约3065,预蒸煮仓温度控制在8595之间。2、原材料蒸煮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木片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干燥木片或旧木片要比湿木片或新鲜木片蒸煮时间长些,松木片要求蒸煮时间长些,一般控制在2.5-4min(蒸煮仓料位探测仪高度约为80);桉木片要求蒸煮时间短些,一般控制在2-3min(蒸煮仓料位探测仪高度约为60),杂木片介于松木片和桉木片之间;杨木片一般控制在1min以内保证板的颜色;另外应根据磨片的寿命情况分前、中、后期适当管理。3、蒸煮缸压力控制在7.0bar左右,热磨室

7、压力控制在6.8bar左右。4、磨盘间隙调节以磨出的纤维粗细形状为准,一般情况下,原料为桉木片时,磨盘间隙应适当大一些,原料为松木片时,磨盘间隙适当小一些。5、纤维粗细的调节,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蒸煮时间、料位、磨盘间隙以及磨盘磨损程度和喷浆阀开度的大小等,要综合起来,不能只顾某些方面5.1当纤维质量较粗时,则:a、在热磨机功率许可前提下,适当调小磨盘间隙;b、适当延长蒸煮时间;c、当热磨机功率太大时,适当减慢下料螺旋转速,降低纤维产量;d、适当降低喷将阀开度;e、检查动盘、静盘的平行度,若有倾角时,应设法调平解决。5.2当纤维质量较细时,则:a、适当调大磨盘间隙;b、适当缩短蒸煮时间;

8、c、适当调大喷浆阀的开度;d、生产许可前提下,提高纤维产量。6、正常生产时,每小时至少需检查2次以上的纤维质量,遇纤维质量变化时,及时进行调节;当热磨机功率或铺装板坯重量变化较大时应加强检查。7、正常开机约2分钟左右生产的纤维应作为废料排出(以实际检测为准),在热磨停机前应根据生产情况,最后生产的纤维应作为废料排出。8、在无法将纤维质量调节良好或出现小木片的情况下,需停热磨机,检查磨盘的磨损情况等,磨盘磨损太大时应及时更换磨盘。9、为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生产,热磨生产应稳定正常。二、施胶施蜡1、在胶水质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工艺指标要求控制胶水用量和其它辅料用量,使用量应相对稳定,波动变化

9、小,尤其是在纤维产量变化时,要适当调节到位。2、胶水和其它辅料的过滤器应一开一闭轮换使用,每班至少检查清理1次。3、停机检修期间,应检查清理过滤器、喷咀(施胶和施蜡等),发现不良时,及时更换。4、由E2级转向E1级生产,E1级胶水应将胶罐和管道内的E2级胶水置换完全。辅助剂用量应逐步调节到位。5、为保证产品质量,在刚开始生产时,施胶施蜡用量调节应遵循“从高到低”的原则,添加辅助剂等用量调节应遵循“从低到高”的原则。首先要保证刚开始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在产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在工艺指标许可范围内适当降低胶水等使用量。6、当施胶量不够时,则:a、在系统最大值下,适当增加施胶量的设定值;b、降低

10、纤维产量,保证施胶量;c、检查施胶管道或相关管路是否正常动作;d、清洁胶过滤网、施胶喷头;e、检查施胶泵和胶流量计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尽快停机检修解决。7、当施胶量太大时,在确认系统正常前提下,适当减小施胶量的设定值,施胶量应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若系统不正常,应停机检修。8、严格控制熔蜡温度在90左右,最高不得超过100,贮蜡罐的温度应控制在85左右,不超过90。正常生产时熔蜡罐的料位不得高于70,一般以40-60为宜;往熔蜡罐加石蜡时,不能将包装物等杂质掉入熔蜡罐中,以免影响石蜡正常施加。9、应保证施蜡管道系统内的石蜡处于熔融状态,不能有凝固现象发生。10应按照工艺指标要求施蜡,在纤维产量

11、变化时,尤其是在降低纤维产量时,应及时适当调整施蜡量,保证施蜡量的均匀性。11、发生施蜡喷咀堵塞或施蜡设备故障不能正常施蜡时,应停机清理,疏通喷咀,解决故障,反对无蜡生产。发现喷咀不良时,应及时更换。12、当施蜡量不足时,则:a、在系统最大值下,适当增加施蜡量的设定值;b、降低纤维产量,保证施蜡量;c、检查施蜡管道和施蜡泵是否正常动作;d、清洁蜡过滤网。13、当施蜡量太大时,在确认系统正常前提下,适当减小施蜡量的设定值,施蜡量应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若系统不正常,应停机检修。干燥、分选工艺规程1、采用烟道气干燥热源,降低干燥系统内氧的含量,防止大粒径炭尘进入干燥系统。2、按规定要求认真操作,稳

12、定干燥条件:干燥温度、干燥时间,送料浓度以及风量、风压等,应使出口纤维含水率稳定,波动范围控制在:厚板 0.5 薄板 1,同时必须注意干燥过程的防火工作。3、干燥进出口温度的调节,应根据生产对纤维含水率的要求进行,但必须保证纤维含水率的稳定。一般进口温度为;50-150,出口温度为45-70。当木片为桉木时,出口温度应控制低一些;当木片为松木时,出口温度应控制高一些。4、全部干燥管道系统在开车投料前必须充分预热(一般在15min以上),管壁温度需达100以上。5、干燥系统停机前要维持一定的空车运转时间(一般在15min以上),应避免突然停机以至管道堵塞现象发生。6、保持干燥管道光洁,干燥管道一

13、般两周检查清扫一次,特别是拐弯处需检查清扫到位。在停机检修期间必须彻底清洁一次。7、生产中发现气流阻力增大时,纤维产量应减小,这可能是管道粘结纤维,气流通路减小所致。发现气流阻力太大时,应停机检查清理。8、正常情况下,纤维含水率的控制应严格按照工艺指标要求进行8.1当纤维含水率偏高时,一般采用:a、在干燥进口温度偏低时,可适当提高进口温度设定值;b、在干燥进口温度偏高时,可适当降低进口温度设定值,或降低纤维产量;c、适当提高出口温度的设定值;e、当灭火系统发生漏水故障时,应尽快设法检修;d、在生产条件许可情况下,适当降低纤维产量。8.2当纤维含水率偏低时,一般采用:a、适当降低进口温度设定值;

14、b、适当降低出口温度的设定值;c、在生产条件许可情况下,适当提高纤维产量。8.3当纤维含水率波动较大时,一般采用:a、当木片质量波动较大时,应稳定木片质量;b、当烟气波动较大时,应稳定烟气风量、压力和温度等;c、当蒸气压力波动较大时,应稳定蒸气压力;d、当纤维产量波动较大时,应稳定纤维产量。8.4原料树种由松木转为桉木时,应适当将干燥出口温度设定值逐步降低约1-2,防止纤维太干,保持纤维含水率稳定。8.5原料树种由桉木转为松木时,应适当将干燥出口温度设定值逐步调高约1-2,防止纤维太湿,保持纤维含水率稳定。8.6临时中断纤维生产时,要控制干燥出口温度在50-60之间,保证恢复纤维生产时含水率容

15、易控制。8.7、下雨天时,应适当提高干燥出口温度,下大雨时应适当高些。9、纤维分选9.1纤维分选目的除去干燥纤维中的粗(大)纤维、纤维团(块)、胶块等不良物质,操作时尽量使粗纤维分选出来。9.2每小时至少检查2次以上分选物质9.2.1当分选机无料下时,则:a、检查分选机是否有纤维沉积在风门片上,若有应及时清除;b、检查分选机运转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尽快检查维修解决;c、检查素板表面有粗纤维、胶班等时,应及时调整分选机的风门和进风口的位置,提高分选效果。9.2.2当分选机落物太多时,则:a、检查落下物,若粗纤维太多,则及时通知热磨操作工,调整磨盘间隙等;b、检查落下物,若合格纤维太多,则及时调整分选机风门进风口的风量;若纤维含水率太高,应适当降低纤维含水率;若不能解决,则需通知热磨操作工降低纤维产量;c、检查落下物,若干燥纤维团块太多,可能是干燥管道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