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检测二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62947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检测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检测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检测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检测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检测二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检测二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检测二人教新课标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六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检测(二) 人教新课标版(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修葺(q) 憎恶(zn) 琐屑(xi) 涎水(xin)B.愧怍(zh) 诘问(j) 惦记(din) 胡同(tn)C.哀悼(do) 蹒跚(pn) 奔丧(bn) 取缔(d)D.颓唐(tu) 伎俩(j) 糟糕(zo) 骷髅(k)【解析】选D。A项中“憎”应读“zn”;B项中“怍”应读“zu”;“诘”应读“ji”;C项中“奔”应读“bn”。2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3分)惶急 琐屑 举著 颠沛 烦燥长途跋涉 穷愁僚倒 痴心妄想 鸡零

2、狗碎答案:著箸 燥躁 僚潦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典质(抵押) 猝然昏厥(出乎意料)B.惨淡(凄惨) 犹豫再三(重复三次)C.修葺(修理) 情郁于中(聚集)D.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触目伤怀(心)【解析】选B。B项中的“三”为虚指,形容次数多。4.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3分)(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3)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答案:(1)

3、外貌描写 (2)神态、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艰难地越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与“我”对父亲的同情。.老王的作者杨绛在文中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D.余秋雨写的信客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忠厚老实、善良诚信、任劳任怨的信客形象,表达了对诚信的赞美。【解析】选B。背影所反映的主旨是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这种关爱之情是相互的。B项中“我”对父亲的情感不是同情,而是关爱。6.(2010曲靖中考)综合性学习。(8分) 在玉树发生地震后,某班开展了“走进玉树”的专题活

4、动,开设了三个专拦,带你参加。【栏目一】生命的赞歌(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写一段赞美词。( 60字左右,4分)在汶川地震中有他忙碌的身影。在玉树地震后当得知孤儿院有6名师生压在瓦砾下时,他不顾余震的危险抢先救人,不幸牺牲。他生前曾说:“在公益和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对我的恩赐。”他就是香港义工黄福荣。赞美词:_【栏目二】祝福的心声(2)给玉树灾区的同龄人发一则短信(2分)_(3)围绕这次专题活动,请你为栏目三设计一个名称(2分)答案:(1)( 60字左右,3分)示例:大灾之后有大爱,灾难狰狞,但人性高尚。阿福,一名义工,当余震袭来时,他用单薄的身躯托起了六个人,用生命诠释了一名义

5、工的誓言。(2)示例: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我们手拉手,风雨一起走。真情无疆界,大爱越时空。仰起头来生活,人生不能没有希望。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答:_答案:父亲踌躇再三,坚持亲自送“我”到车站,并送“我”上车。8.“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答:_【解析】先要理解两个字的字面意思,然后结合整篇文章所反映出的父子深情来理解两个强调程度深的词语对于表达父爱的作用。答案:甚:很,写出父亲嘱咐茶房时认真仔细的程度。颇:很,相当地。写出父亲犹豫考虑的样子。这两个词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9.有哪些理由说明父亲不必送“我”?而“父亲”一定要送“

6、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什么?(3分)答:_答案:(1)有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2)那年“我”已二十岁,是成年人了;(3)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因为他爱子情深。10.读下面的语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3分)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_(1分)与陈述句作比较,可知作者运用反问句的原因是:_(2分)答案:(1)我这样大年纪的人,能够料理自己。(2)加强语气,强调父亲根本没必要送“我”,也说明“我”当时根本不理解父亲的爱。11.作者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在南京的见闻一句都没写?(2分)答:_答案:因为南京的见闻与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故一笔带过

7、去了。12.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照、嘱咐,二十岁的“我”却暗笑他的迂,自作聪明。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你反省过自己吗?若有,请简要叙述出来;若没有,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3分)答:_答案:示例1:那次,我病愈返校,我说自己可以去,爸爸却坚持送我,一路上,一向少言寡语的爸爸不停地唠叨:“别忘了吃药,病好了还是要巩固一段时间的。”“早、晚要加衣服。”“如果出了汗,不要马上脱衣服。”到校门口,爸爸又一再嘱咐我不要忘了他说的话。我不耐烦地说:“我又不是小孩,知道了!真麻烦!”我看到了爸爸委屈的眼神。当时我就后悔了,后悔自己说错了话,伤害了爸爸对我的爱,于是马上补救:“爸,谢谢您!我都记住

8、了,您放心吧!”爸爸脸上绽开了笑容。示例2: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我们做子女的应该理解父母,他们之所以爱唠叨,之所以显得“迂”,只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爱得太深,爱我们胜过爱他们自己。13.“站牌下的约定”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语句回答)(2分)答:_答案:每天我早一点来等车,教她十几分钟。14.文中引述“妈妈”教的课文春天来了有什么用意?(2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细节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细节表现人物的神态、心理或精神。要结合文章主旨:“妈妈”的帮助对小女孩来说,充满了温暖、温馨,就像春天一样。答案:暗示“妈妈”对小女孩的帮助如春天般温暖,将小女孩带进了知识的春

9、天。15.故事中的“妈妈”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答:_答案: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富有爱心。16.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个女孩,即将进入学校读书,你想对这位曾经教过自己的“妈妈”说点什么呢?(3分)答:_答案(示例):这么长时间以来,是您的爱心把无知的我带进了知识的春天,我真想叫您一声“妈妈”,对您说“谢谢”!17.文中的“妈妈”说:“好心人很多,谁都会去做的”;也有人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请仿照示例,再写一个例子。(3分)示例:一位“妈妈”,利用等车的短暂时间,教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带她进入了知识的春天。答:_答案(示例):不少孩子,奉献出自己的压岁钱,帮助玉树地震中受灾的伙伴,把他们融

10、入了爱的海洋。(三)(2010连云港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3分)母亲石 梁衡(1)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2)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

11、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3)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