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大家来植树》word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62708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大家来植树》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大家来植树》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大家来植树》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大家来植树》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大家来植树》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大家来植树》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大家来植树》word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大家来植树word教案备课时间 2.16 主备人 康丽花主备人 所在单位 小学 复备时间 2.16授课教师 石改变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上峪小学 课题 1.大家来植树 课型 新授课时分配 2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 3.15项目 内容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知道春天是植树绿化的大好时光。 过程 方法 初步了解植树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 教学重点 由观察图画开始熟悉认知植树的一般过程。组织学生玩泥土,通过动手体验引导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玩泥土,通过动手体验引导探究活动。 教

2、学、教具 (课件) 准备 图片每个小组一份泥土。 教学流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春天的特征,感受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学生翻开教科书至第8页)让我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们正在忙什么呢? 看到图上的小朋友干得热火朝天,你也想来动手种一棵小树吧。别着急,这一课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来学习植树。 二、课文学习 看着图上植树的那些小朋友,他们忙忙碌碌地在做些什么工作? 植树的工作步骤还真不少,谁愿意告诉大家这些工作的先后顺序?教师指名一名学生演示。大家一起来看看正确的植树过程。(点击课件) 三、体验感悟 你们知道小树的成活、成长离不开什么? 2、那么,

3、就让我们先来认识小树生长的摇篮泥土。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看、闻、摸等方式,充分调动五官,玩玩这些泥土,说说你的发现。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份泥土,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感知泥土,教师巡回指导。 3、玩了泥土,小朋友们一定有很多发现,我们一起来交流。 4、请大家把对泥土的发现记录下来。学生记录。 四、课外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双手认识了泥土,大家在玩泥土的过程中是不是已经在想象种树的快乐情景了呢?回去以后,请每个小组准备一棵小树苗或一些花籽,下节课我们就去种一棵树或栽一盆花。 学生自由发言。(图上的小朋友在植树) 学生自由发言。(他们有的在提水,有的在填土,有的在挖坑,还有的

4、在给小花浇水) 学生自由发言。(水、土壤、空气) 学生玩玩这些泥土,根据老师的方法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交流(闻:泥土是香香的;摸:泥土是软软的;看:泥土是黑黑的) 板 书 设 计 大家来植树 抬水浇水扶苗挖坑填土 挖坑扶苗填土抬水浇水 课 后 反 思 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了解种植的基本步骤,接着凭借生动有趣的小青蛙形象来学习儿歌,让学生以加深对种植要点的认识,加强对植树种花的兴趣。这些环节为后面的植树种花活动作了铺垫工作。 附送: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4我是贴心好小孩word教案道德与法治 教案续页2021-2022年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4我是贴心好小孩

5、word教案课题我是贴心好小孩教学课时1课时目标依据 课标表述: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有爱宽容、有责任心的品质。教材分析:通过儿童以往的生活体验,让儿童发现身边亲人的生活和心情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照顾,由此进一步感受自己与父母等家人的亲密关系。激发起爱家庭的情感与行为。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能够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进行思考和简单地分析。学习本课,就是要在儿童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提炼,为其养成爱亲敬长的好品质指明方向。教学目标 1、愿意主动观察家人的行为,发现家人的需要。 2、愿意主动关心家人,掌握一些简单的照顾家人的方法。 3、意识到自己是家庭重要成员之一

6、,体会悉心关心家人会让家庭更加和谐温馨。课前准备拓展内容:在游戏中发现家人的需要并主动去帮助家人。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游戏合作。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家人关心自己和自己关心家人的事例。道德与法治 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效果预测 一、看一看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课。上课前,老师想到前几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个“发现身边的爱”活动,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把他们找到的爱,发给了老师?你们想不想看看啊!好!看到这几幅图你们想说些什么! 二、说一说 就像大家说的,我们身边充满了爱。其中陪伴我们成长,给予我们最多的就是家人的爱!在生活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

7、一定非常地爱我们,是吗? 那么谁能讲一讲你的家人是如何爱你、关心你的? 是啊,生活中家人们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那你们又是如何关心他们?爱他们的啊?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真是一个个关爱家人的贴心好小孩! (板书课题) 三、练一练 可是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和家人们都是大人,有时候他们不会去要求我们做什么,总觉得我们是小孩子也不会做什么,这时候就需要大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发现家人们需要我们的帮助。那你们能吗? 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挑战一下吧!请大家看看图上的家人们,都需要我们帮助什么啊?同学们看得很仔细,那课本上还有三幅图,你们又能看出些什么呢?讲述家人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事例。反思自己又

8、是如何爱他们的。观察四幅图,发现其中家人的需要,并简单说说自己会怎样做?1、 爸爸下班回到家。2、 妈妈一个人洗衣服。3、 爷爷一个人看报纸。(用上_时, 我会_)观察课本上的P30的三幅图,自由表达想法。通过其他学生身上的事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锻炼表达能力。在感受家人关怀的同时,想想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好,以此来教育孩子们要在生活中关心家人,来报答家人的爱。虽然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专注于身边小事的人,才能担得起大事考验。课件中的三幅图较为直观,也比较普通,和孩子们的生活很贴近,课本上的三幅图则比较含蓄,需要孩子们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由简到难,呈现阶梯式前进

9、,便于孩子们理解、学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效果预测同学们说的真好!都是细心、贴心的好小孩!在课本的31页,也有写了贴心好小孩的要求,你们会读吗? 四、演一演看来啊,简单的看图说话已经是难不住同学们了,可是光会说,可不行。咱们现场来演一演好不好?看看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家人家人的需要,你们会怎样做?五、找一找看了同学们的表演,老师真想夸夸你们大家,都是“贴心好小孩”。可是同学们除了在家里,我们还要在什么地方做一个“贴心好小孩”?带来了“生活大宝箱”这里面有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谁有勇气来试一试啊? 六、归一归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是一个个关心家人、关爱同学的贴心小孩,孝敬父母、

10、团结同学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最后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立爱自亲始”,就是说要想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就要从亲近家人、关心朋友开始。希望大家把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爱心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让我们的身边充满爱! 下课!同桌两个同学先互相读一读,然后选择一条写在最下面的横线上,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读!场景一:爸爸刚下班(老师扮演爸爸,学生扮演孩子)场景二:爷爷一个人看报纸(老师扮演爷爷,学生扮演孩子)挑三到五人,抽取小条,并完成上面的问题。通过朗读,进一步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以及体会小诗中所说的深刻内涵。鼓励孩子们从多角度考虑,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思考。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将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以及解决方法呈现。目标检测检测内容结果反馈 看图说话,在图中发现家人的需要并简单说说自己会怎样做。板书设计贴心好小孩发现需要我会帮忙课后延伸 把课上学习到关心家人的好习惯带到生活中去,做一个贴心好小孩。反思道德与法治 教案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