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浙科版必修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623276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浙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浙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浙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浙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浙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浙科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浙科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3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能力目标】1运用对照方法于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2利用分析、综合、比较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实验和演示能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析磷脂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排列方式,提高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4.尝试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从而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并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探讨质膜结构模型,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

2、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探讨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认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激发探求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3体验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教学重点】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一、质膜具有选择透性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为什么伊红不能逸出细胞? 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边界细胞膜 教师举例说明并得出结论一、 质膜具有选择透性 为

3、什么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呢?这个跟质膜的结构有关,所以我们先来学习质膜的结构二、质膜的结构1.质膜的组成: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三、细胞膜的功能四、细胞壁要了解质膜的结构,首先要了解质膜的组成成分,下面我们在来探究一下质膜的的组成材料一:1895年,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过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膜。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欧文顿的结论:细胞膜是由脂质所组成材料二: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根据实验现

4、象,你对膜化学成分在种类上认识是否还有新的结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的结论:细胞膜中有蛋白质存在小结质膜的组成教师阐述磷脂的结构及特点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下列两个题目:(磷脂分子若干个)1、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猜想一: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中的排布方式?请画出示意图2、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猜想二:磷脂分子在水中的排布方式?请画出示意图讨论:细胞的生活环境如何?细胞膜所处的环境又如何?3、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猜想三: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布方式?请画出示意图学生上讲台展示结果,教师进行讲评。小结,

5、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材料三材料三:时间:1925年实验: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脂质)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教师总结,从以上材料分析可知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确实以双层的形式排布,这种排布方式基本上把细胞和外界环境隔开了,因此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那么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中又如何分布的呢?材料四:20世纪初,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侧链有的是亲水的,也有的是疏水

6、的。蛋白质分子的亲水性和疏水性情况:蛋白质分子表面基团,有的全部都是亲水的或疏水的,有的部分是亲水的而另一部分则是疏水的。4、根据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特点猜想四: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布方式?请画出示意图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出示意图,并叫两个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进行讲评材料五: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如下图。根据材料同学们发现蛋白质分子确实如猜想的方式排布,蛋白质是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教师展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看变形虫的视频并提问:请观察细胞的活动,想想细胞膜是静止的吗? 教师描述磷脂分子的运动特点并出示材料六材料六: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结论:膜蛋白具有流动性磷脂分子和蛋白

7、质分子都会发生相对的运动,因此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又是如何的呢?桑格和尼克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桑格和尼克森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膜结构的基础脂双层构成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全部或部分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3、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因此膜在结构特性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结构决定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有哪些功能呢? 保护细胞 控制物质的进出 识别细胞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守护细胞,但植物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那细胞壁的组成,功能,特点如何呢?教师小结本节课要点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根据相似相溶性原理,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8、。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根据酶的特点得出相应结论。分组作图,小组展示最后讨论的结果,画到各组小黑板上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细胞膜的环境,再设想磷脂在细胞膜中的排布方式,在导学案中画出对应的图,并叫两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并得出结论要求学生根据蛋白质的结构特点画出在磷脂分子基础上的示意图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学生阅读书本膜中各组分的作用讨论并总结细胞膜的功能学生阅读书本后回答相应内容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科学实验为主线贯穿始末,由实验导入科学史教学,环环相扣,让学生也像科学家一样亲身经历细胞膜的模型构建过程,体验了学家探究之路。教学设计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同时渗透了“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与功

9、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节课在建构主义理论下进行了教学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在探究脂双层排列教学中本人采取了支架式的教学方式。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具体教学中,就是通过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帮助学生一步一步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在教学中本人还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绘画、空间想象、提问等技能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