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复习大纲PPT整理成word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620677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指导复习大纲PPT整理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就业指导复习大纲PPT整理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就业指导复习大纲PPT整理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就业指导复习大纲PPT整理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就业指导复习大纲PPT整理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就业指导复习大纲PPT整理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指导复习大纲PPT整理成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文件规定,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或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以流动到原籍或除直辖市以外的其它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需要人事代理服务的,由有关机构提供全面的免费代理服务。对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到达一定年限的学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业的,可提前执行转正定级工资,高定1档至2档工资标准(中办发【200】18号)。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和服务的优惠政策。从年起连续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的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时间一般为2-3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安排到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医疗卫生机构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其生活补贴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付。服务期满后,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有关部门应协助在本系统内推荐就业.在今后晋升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评定.对报考公务员的,可以通过适当加分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为其保留学籍2年;对于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应适当

3、给予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中办发【200】8号)。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办发【200】26号)文件规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自主创业且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在其自筹经费不足时,可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0。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注:小额贷款资格是进行了失业登记的毕业生。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对暂

4、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暂不就业拟升学的毕业生以及正处于试聘用阶段尚未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毕业生,本人要求户口人事档案保留在武汉市的,可在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户档托管手续,申请办理托管手续的毕业生需一次性交纳手续费、户口迁移费、档案转递邮寄费共8元,免费保管户档两年,托管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后,应及时将档案关系和党组织关系转至所在单位,或所在单位指定的人才交流机构,未落实就业单位或尚不能确定就业时间的托管毕业生,超期两年若继续申请托管的,从毕业后的第25个月起每月需缴纳滞留户口档案托管费5元.对已落实就业单位的、单位暂不接收户档的毕业生,本人要求户口人事档案保留在武汉市的,可在湖北省

5、人才中心办理户档托管手续。应届高校毕业生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到用人单位加盖公章;持用人单位已盖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到湖北省人才中心加盖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接收专用章,或开具湖北省人才中心的接收函.如签订的是国企、事业单位或其它省市单位,用人单位须出具不接收户口、人事档案的证明原件或复印件。将盖章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接收函,交给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办理报到证。毕业生凭报到证到所在学部领取学生集体常住人口登记表。省人才收费标准为:本科0元,专科23元托管3年,以后每年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收费。在两年的择业期内,公安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凭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和高校毕业生

6、所持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办理其落户手续。对超过两年择业期的毕业生只能按人事调动的方式来解决户档迁移问题,公安部门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劳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办理其落户手续。人事代理制度的内容人事档案保管;鉴证聘用合同和办理代理单位接收的应届毕业生见习期转正手续;代办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并计算工龄;接受人事关系、党团组织关系及户口关系的挂靠;代办档案工资定级、调资手续;代办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初定、申报手续;办理人才流动手续;办理挂靠人员考研、出国、出境的政审手续;协助推荐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代理人员就业;商定其他人事代理事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实际

7、运用问答举例2。1问:我回生源县市找工作,学校为我开具的就业报到证上交当地主管部门了,当地主管部门又开具了一份当地的就业报到证,不知可否,哪个应该放到我的人事档案中?答: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它是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能持有有效的报到证件。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他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报到证有色联交毕业生本人自带,作报到的凭证,同时也是接收单位安排毕业生工作、办理落户手续的依据;白联通知联是通知用人单位该生是国家计划招收的普通高

8、校毕业生,应妥善接待安排,应装入毕业生档案一起转递。2。2问:老师,眼看就业毕业了我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我的户口、档案是否会迁回生源地?答:学校可以根据毕业生本人在人才托管机构办理的户档接收函进行派遣。(前面提到的省就业指导中心的托管)。若户档没有任何去向的毕业生,报到证将按迁回生源地派遣,户档也随之迁回生源地.就业协议书的签定程序1、毕业生领取就业协议书,填写基本情况;2、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并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名盖章,用人单位应在协议书上注明毕业生档案的邮寄接收地址;3、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盖章;4、用人单位或毕业生将签好的就业协议书送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鉴证登记备案,加盖公章,

9、列入就业方案;5、学校及时将协议书的审核情况反馈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6、对于考研、专升本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时要说明情况,如用人单位在知情后同意签约,毕业生在录取研究生或升入本科后不承担违约责任。没有签约的考研、专升本的毕业生将就业协议书统一交到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武汉、杭州、深圳、珠海、宁波、青岛、大连、厦门等地的单位还需所在市人事局加盖公章或填写单独的审批表)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两者的法律依据不同就业协议:法律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毕 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有关政策。 劳动合同:法律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两者的主体不同就业协议:(1)毕

10、业生和用人单位秉着平等、自主、诚信的态度签约,学校一方介入,但学校一方只起到指导、服务、鉴证、协调的作用。经三方签字盖章后,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无欺诈、胁迫等手段,经双方签字盖章,合同即生效,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两者协议的内容不同就业协议:毕业生基本情况,毕业生表示愿意到该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该毕业生并承诺将其列入就业方案办理有关就业派遣手续.劳动合同:载明了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和劳动保险、

11、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两者适用的人员不同就业协议: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定向、委培毕业生除外)。劳动合同:与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两者签订的时间不同就业协议:毕业生离校前签订.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有事先约定,可以在就业协议的备注条款中约定注明.劳动合同: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订立。劳动关系从用工之日起建立。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的事项(1)查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格()注意协议条款是否明确合法(3)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内容要符合规定(无人自主权的单

12、位无权接收户档,其户档应托管在由上级主管部门或人才机构)()注意与劳动合同的衔接()对合同的解除条件做事先约定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并非可有可无.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劳动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劳动者在试用期

13、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4)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5)合同订立的形式是否合法。(6)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否齐全。劳动合同中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应有明确的约定。诸如工资待遇、住房等款项,如在签订就业协议时有约定,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予以进一步认可。按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上岗时,用人单位不得收取所谓风险金、保证金等,如用人单位在合同中有此类款项,毕业生有权依法拒付。社会保险的概念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1)退休;(2)患病、负伤;(3)因工伤残

14、或者患职业病;(4)失业;()生育。因此,我们常提到的“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为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商业保险是不能代替社会保险的,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法定义务,不取决于但是人的意思或自愿与否,劳动在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享受社会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独立于劳动合同期限之外的。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

15、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就业协议的违约责任就业协议一经签订,毕业生及签约各方均应信守诺言。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需征得签约各方的书面同意。否则,提出变更的一方应承担违约责任。从25年开始,部分地区和省市对毕业生违约金最高额提出建议标准,如不超过毕业生一个月的平均工资等。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劳动者只有违反服务期约定及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违约时,劳动者所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意协商的可以申请调解;当事人有一方不愿意申请调解的,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单位和个人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双方可以签订和解协议;如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其中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