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书》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61956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买新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买新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买新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买新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买新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买新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买新书》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买新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买新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内容,教材呈现如下:与学过教材的比较:一年级下册的:二年级下册的:与后续教材的比较:五年级教材:问题聚焦1、与传统教科书相比,(北师大版)教材没有把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分开,而是把二者整合为问题解决,你对这样的整合有什么看法?其整合的目的是什么?2、你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解题的策略重要还是计算技能的培养重要呢?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3、在“练一练”中,除了第1、2题与本课题的教学重点相关联外,你认为练习量偏少吗?需要补充吗?要如何补充?4、在“练一练”中,从第3题开始,你认为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第3、5题是一步计算

2、的式题,但他们是相关联的,有没有必要选择其中的式题让学生进行“列综合算式计算”呢?第4、6题是与估算相关的问题,你准备如何处理估算与计算的关系?解读教材1、本课题通过“买新书”的情景,学生经历着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并不陌生,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中积累了丰富的解题经验和活动经验,这为学生解决连除、乘除的问题提供了可能。同时,学生为今后解决小数、分数的相关问题积累更丰富的学习经验。2、本课题的学习还是学生进一步体验除法意义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情景的思考与理解,完全有可能出现两中不同的解题思路:一是把200本书平均分到两个书架每个书架100本,再把100本书平均分到4层,

3、平均每层25本;二是先想2个书架共有8层,把200本平均8份,每份是25本。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种思路,还要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思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组织学生讨论“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除以这几个数的积”。教材没有这样的书面描述,教学时,只要学生能口头表达就可以了,要防止学生死记硬背。3、本课题的学习还是学生进一步发展数感的过程。学生通过解决相关的问题,讨论解题方法,分析解题思路,从生活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发展数感。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不要过早地模式化,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字关系和数字模式来探讨问题解决的策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敏捷性

4、、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数感。4、本课题的学习还是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技能的过程。教材中编写的“练一练”有可能达不到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作一些补充。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计算能力,还要组织学生讨论算法中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目标1、在现实有用的情景中,经历从生活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学习的必要性。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经历从除法意义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解决的策略,发展数感。3、在拓展练习的情境中,经历练习、反思、提升的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难点1、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

5、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2、学生能按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混合运算题目。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学校图书室买来了一批新书,可是图室只剩2个空书架,该怎么摆放这些新书呢?请你当一次图书管理员,好吗?2、创设情景:一堆书,有200本;有2个空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3、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2)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3)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4、梳理问题。第(1)、(2)两个问题你们能自己解决吗?第(3)个问题呢?它和前两个问题有什么不

6、同呢?(前两个问题学生能够直接口答算式和结果,因为它是一步计算的问题。而第三个问题不能一步计算解决问题,学生不能直接回答算式和结果,学生在交流中才感受到今天学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1、交流探索。(1)把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就是把20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列式是:2002=100(本)(2)一个书架有4层,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3)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又该怎么列式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2、汇报交流。 (估计学生有以下两种算法。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展示算式及答案。)

7、 2002 4 200(2 4 ) =1004 = 2008 =25(本) =25(本)答:平均每层放了25本。(汇报的学生需要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个别学生在回答后班内其余学生可以质疑,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回答的学生和班内学生可以共同解决。)3、比较归纳。(1)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2)在小组内说说两种解法的运算顺序相同吗?为什么?4、课堂小结。连除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乘除混合运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三、巩固练习 拓展运用 1、解决游泳池中的数学问题。(练一练的第2题)(1)谈话导入:看过2008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吗?水立方的游泳池的池道是多少米呢?(2)出示情景:见书上练一练的第2题。(3)独立解决: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说一说你的想法。(4)比较归纳:10022 和100(22)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2、计算练习。(练一练的第1题)(1)学生独立计算,加强巡视,个别指导。(2)比较归纳,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3、解决朗读比赛中的问题。(策略同上)四、反思交流 畅谈感想1、说说自己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2、谈谈自己和小组今天的表现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