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热考小题专攻练六 含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61846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热考小题专攻练六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热考小题专攻练六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热考小题专攻练六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热考小题专攻练六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热考小题专攻练六 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热考小题专攻练(六)有机物之结构与性质1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为。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氯代物共有7种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解析:由柠檬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一氯代物有8种,A错误;六元环上的C原子呈锯齿状,不可能共平面,B错误;柠檬烯分子式为C10H16,与丁基苯C10H14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柠檬烯中有碳碳双键、甲基,故可分别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D正确。答案:D2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正确的是()A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B分子中可能含有酯

2、基C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D该物质的分子式可能为C3H4O3答案:A3有甲()、乙()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这两种有机物B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C1 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 mol H2D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解析:甲中有CHO,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乙没有CHO,不能发生上述反应,A正确;甲比乙多一个不饱和度,故甲、乙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1 mol甲中有2 mol 和1 molCHO,共消耗3 mol H2,C正确;甲、乙中消耗NaOH的官能团都是酯基,且官能团数目

3、相等,故消耗NaOH的量相同,D正确。答案:B4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GF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1 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7 mol碳碳双键C该有机物与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D该有机物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共平面解析:由题给GFP的结构可知,其组成元素不仅有碳、氢,还含有氮、氧,不属于烃,A错误;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B错误;该有机物中既有碳碳双键,又有酚羟基,与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

4、取代反应,C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原子呈四面体结构,故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错误。答案:C5磷酸吡醛素是细胞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磷酸(分子中有3个羟基)形成的酯,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酯分子式为C8H9O6NPB该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该酯能与金属钠反应D该酯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解析:由结构简式可以写出该酯的分子式为C8H10O6NP,A错误;该酯由磷酸酯化得到,酯化时只用了磷酸的一个羟基,另两个羟基还有酸性,可使石蕊变红,B正确;羟基可以与钠反应,C正确;磷酸中的另两个羟基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答案:A6下列有关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说

5、法正确的是()A金刚烷()的分子式为C10H14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C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D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在同一平面解析:金刚烷含有4个,6个CH2,分子式为C10H16,A错;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错;CH4O只能为CH3OH,而C2H6O可以为CH3CH2OH、CH3OCH3,CH3OH和CH3CH2OH是同系物,而CH3OH和CH3OCH3不是同系物,C错;根据甲烷分子中最多有3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乙烯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可知,中最多有9个原子在同一平面,D对。答案:D7S诱抗素制剂能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S诱抗素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碳碳双键C1 mol S诱抗素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0.5 mol H2D该化合物不能发生聚合反应解析:S诱抗素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均能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S诱抗素分子中不含苯环,B项错误;1 mol S诱抗素含有1 mol羟基、1 mol羧基,均能与Na反应,产生1 mol H2,C项错误;该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聚合反应,D项错误。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