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616873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建筑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建筑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建筑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建筑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排水设计毕业论文(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本建筑为安徽省环保局、地税局办公楼,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给排水设计包括给水、排水、消防、自喷和雨水系统。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分为低区、中区和高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区和高区由泵房内无负压泵供水。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建筑消防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采用水池、水箱和水泵联合供水,同时室外设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采用联合供水方式,共分为五个区。屋顶水箱的消防水量仅供火灾初期10分钟用水。雨水管沿墙布置,排至雨水检查井。关键词: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水系统AbstractThe building is a C

2、omprehensive Building of Anhui province and it is a first-class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wo areas: and.Water for the area is directedly provided by the municipal pipeline network;and the pumps to supply water for the areas.The sewerage system is a combined one with two vertical pipes

3、.Sanitary waste is drained into the municipal pipes after treated in the septic tanks. The fire control system comprises the indoor fire hydrant and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The fire hydrant system bases on the district-concentrated pressure increase,with the water basins,pumps and water tanks com

4、bining to supply water.With a pump oconnector set up outdors.The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is also supported by the combined water supply. The water tank on the toof only provides the first 10 minutes water supply in case of fire.rainwater is released to the inspection pit through drainage pipes on

5、 the wall.Key words:water supply system;drainage system;fire hydrant system;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rainwater system目 录第一章 设计说明11.1工程概况11.2室内生活给水(冷水)系统11.2.1生活给水系统的选择11.2.2生活给水系统的组成21.2.3设计参数及水量21.2.4加压设备及构筑物21.2.5管道布置及设备安装要求21.3室内排水系统31.3.1室内排水系统的选择31.3.2系统的组成31.3.3管道布置及设备安装要求41.4室内消火栓系统41.4.1室内

6、消火栓系统的选择41.4.2系统组成51.4.3设计参数51.4.4主要设备51.4.5消火栓系统的管道及设备的安装61.5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61.5.1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选择61.5.2系统的组成61.5.3加压设备61.5.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安装71.6屋面雨水系统7第二章 设计水力计算82.1给水(冷水)系统的计算82.1.1 系统分区82.1.2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82.1.3设计秒流量给水系统计算82.1.4中区给水系统计算102.1.5 高区给水系统计算112.1.6 水表的选择142.1.7 地下室加压水泵的选择152.2生活排水系统的计算162.2.1计算公式及基本参

7、数162.2.2排水立管计算172.2.3排水横干管计算172.2.4管材272.3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的计算282.3.1室内消火栓的布置282.3.2水枪喷嘴处所需的压力292.3.3水力计算302.3.4其他设施的设计382.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有关计算382.4.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计算及喷淋泵的选择382.4.2消防水箱容积计算412.4.3地下室贮水池容积计算412.4.4减压计算422.4.5自喷增压设备选择432.5屋面雨水系统计算432.5.1建筑雨水的排放方式432.5.2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32.5.3雨水流量442.5.4雨水量计算442.5.5管道的布置与敷设47致

8、谢47参 考 文 献49附 录1.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2.英文原文3.译文4.附图附图一 给排水设计说明附图二 负一层给排水平面图附图三 一层给排水平面图附图四 二层给排水平面图附图五 三层给排水平面图附图六 四至十六层给排水平面图附图七 十七层给排水平面图附图八 十八层给排水、雨水平面图附图九 十九层给排水、雨水平面图 水泵平面布置图、剖面图附图十 负一层自动喷淋平面布置图附图十一 一层自动喷淋平面布置图附图十二 二层自动喷淋平面布置图附图十三 三层自动喷淋平面布置图附图十四 四至十六层自动喷淋平面布置图附图十五 十七层自动喷淋平面布置图附图十六 十八层自动喷淋、雨水平面布置图附图十七 卫生

9、器具大样图附图十八 给水系统透视图附图十九 排水系统透视图附图二十 废水排水透视图附图二十一 消防系统透视图附图二十二 自动喷淋系统原理图附图二十三 雨水系统透视图第一章 设计说明1.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安徽省环保局、地税局办公楼为一幢地上十八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67.5m;建筑给水系统采用无负压变频泵给水方式;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45m,冻土深度0.6m。该建筑负一层层高为4.5米,第一层至第二层层高4.50m,顶层层高为4.50米,其它层层高3.60 m。城市给排水管道现状:本建筑物周围城市给水管可作为该建筑物的水源,其直径200 mm,常年可提供的工作压力为0.30兆帕,管顶埋深为地面以

10、下1.0 m。由原始资料可知,本建筑高67.5米,属于一类高层建筑,所有给水排水设计要求均按高层建筑要求进行。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及自动消防设备,每个消火栓内设自动报警电动按钮,消火栓工作时,打破玻璃直接启动消火栓泵;自动喷水系统通过温感自动工作。管道中的立管多数设在管井内,其余根据情况而定;水平管根据情况可明敷也可暗敷。本建筑1F5F由室外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为低区;6F12F由无负压变频泵加压供水,为中区;13F18F也由无负压变频泵加压供水,为高区。本建筑排水系统采用的是污、废合流制,高层办公楼排水立管设专用通气管,在一层地面以下排出后排置室外排水管网。本

11、建筑消火栓供水系统不分区,在地下室设置两台消火栓泵(一用一备),直接加压供水。本建筑自喷系统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除消防控制中心、配线中心、地下室部分设备机房不设喷头,其它场所均设置喷头,在地下泵房内设置两台喷淋泵(一用一备),消防时由加压泵直接加压供水。1.2室内生活给水(冷水)系统1.2.1生活给水系统的选择由于高层建筑对消防给水的安全可靠性能要求较高,故高层建筑应独立设计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高层建筑,若只采用一个给水系统供水,建筑低层的配水点所受的静水压力过大,易产生水锤,损坏管道及附件,流速过大产生水流噪音;低层压力过大,开启水龙头时,水流喷溅严重,使用不便且造成水量的严重

12、浪费。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上规定,办公楼的卫生器具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得超过0.45MPa,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根据原始资料,本建筑屋顶层标高67.5m,市政提供常年可靠水压为0.30Mpa,在外部供水压力不能满足建筑物水压要求时,则建筑物底部几层,应尽利用外部水压供水,而建筑物高层则采取加压或流量调节装置供水。本建筑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方式,以建筑物周围城市给水管可作为该建筑物的水源,其直径200 mm,常年可提供的工作压力为0.30兆帕,管顶埋深为地面以下1.0 m。由计算公式知: H=H1+H2+H3+H4给水管网水压满足1至5层供水压力要求,故本设计可分

13、为三个区,分别为高,中,低三区。低区:负一层至五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区:六层至十二层;高区:十三层至十八层,均采用无负压变频泵调速供水并采用上行下给的供水方式。1.2.2生活给水系统的组成本建筑的给水系统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设备、给水附件、配水设施和计量仪器组成。其中给水管立管采用钢衬塑复合管,支管采用PP-R管,采用热熔和丝扣连接。嵌墙敷设的管道预留管槽,管道穿越楼板、屋顶、墙壁时需预留套管。1.2.3设计参数及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Qd1=505052=252.6m3/d;最大时用水量Qh1=252.61.2/8=37.89m3/h。1.2.4加压设备及构筑物1.加压提升水泵 XMW

14、-12-0.6和XMW-12-0.75各两台,一用一备。1.2.5管道布置及设备安装要求1.给水管材采用钢塑复合管,采用螺纹连接。2.各层给水管道,根据情况而定采用暗装敷设或明装敷设,横向管道在室内装修前敷设在地板下面或吊顶内。3. 给水管道不得穿越设备基础、风道、烟道等。不得敷设在污水沟内,不得穿过伸缩缝、沉降缝。4.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交叉时,其距离应分别大于0.5m和0.15m。交叉处给水管在上。5.管道穿越墙壁时,应预留孔洞,尺寸一般采用d+50mmd+100mm,穿越楼板时需预埋金属套管。6.在立管和横管上应设闸阀,当管径小于等于50mm时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50mm时采用闸阀。7.

15、给水管道和设备必须做防腐处理(除锈、刷防腐漆处理)。8.加压泵的基础应高出地面0.1米,水泵自动启动。1.3室内排水系统1.3.1室内排水系统的选择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排水系统划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分流制是指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在建筑物内部分开用管道排至室外。合流制是指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在建筑物内部混合用同一根管道排到室外。排水系统的选择要根据污水性质、污染程度、结合室外排水制度和有利于综合利用及处理要求等确定。室外为合流制,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局部处理(化粪池)后才能排入室外合流制下水道,有条件将生活废水与生活污水分别设置管道采用分流制排出。基于上述条件,结合本设计的具体情况拟定本设计的排水系统排水方式为合流制。为了保护存水弯水封,使排水系统内的空气压力与大气压取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