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多种施工工艺及工法标准(word共138页)(标准做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61572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3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多种施工工艺及工法标准(word共138页)(标准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隧道工程多种施工工艺及工法标准(word共138页)(标准做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隧道工程多种施工工艺及工法标准(word共138页)(标准做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隧道工程多种施工工艺及工法标准(word共138页)(标准做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隧道工程多种施工工艺及工法标准(word共138页)(标准做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多种施工工艺及工法标准(word共138页)(标准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多种施工工艺及工法标准(word共138页)(标准做法)(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工艺标准目 录第一章 隧道工程1第一节隧道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1第二节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5第三节隧道明暗交界口包裹施工工艺9第四节隧道机械手湿喷混凝土工艺12第五节隧道仰拱钢端模施工工艺16第六节隧道排水盲管施工工艺19第七节隧道防水板施工工艺22第八节钢筋套筒冷挤压机械连接工艺26第九节隧道衬砌台车钢端模施工工艺31第十节隧道衬砌混凝土多功能台架养生工艺34第十一节接触网预留槽道施工工艺37第十二节隧道接触网化学锚栓施工工艺41第十三节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模板施工工艺45第二章 桥梁工程48第一节钻孔桩桩头处理48第二节钢筋卡具施工工艺53第三节桥梁承台、墩台养护施工工艺57第四节墩台

2、预留孔预埋件施工工艺61第六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工艺64第三章 路基工程93第一节CFG桩施工93第二节 填料生产105第三节 路基填筑碾压实时数据传输控制109第四节路基填筑摊铺厚度控制113第五节路基过渡段施工118第六节骨架护坡施工124第七节锚杆(锚索)框架梁防护127第四章 加工厂130第一节 隧道钢拱架加工130第二节钢格栅加工137第三节钢筋笼加工145第四节隧道止水带焊接施工153第五节数控火焰切割机、多功能联合冲剪机机械加工156第六节钢筋网片的加工159第七节遮板预制施工16349第一章隧道工程第一节隧道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1、工艺特点管棚法或称伞拱法,是在拟开挖

3、的地下隧道或结构工程的衬砌拱圈隐埋弧线上,预先钻孔并安设惯性力矩较大的厚壁钢管,起临时超前支护作用,防止土层坍塌和地表下沉,以保证掘进与后续支护工艺安全运作。采用履带式自行管棚钻机施工,施工便捷,效率高,不用搭设钢管作业平XX省XX省XX省XX省材料。2、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洞口或洞身浅埋段、软弱破碎地层、断层破碎带、破碎富水地层等。3、工艺原理大管棚在实际工程中起简支梁作用,而两端的支撑梁便是简支梁的弹性支撑,上覆地层的变形主要包括两部分:(1)、管棚的挠曲变形量。(2)、端头支撑梁的变形。其变形控制主要通过提高管棚和端头支撑梁的刚度来实现。在软弱地层隧道拱部的管棚,要形成通俗意义上的“棚”必

4、须具备2 个方面的条件:(1)、管间的软弱围岩能形成微拱。(2)、具有足够数量能扩散或传递围岩压力的杆件结构。4、工艺流程下道工序钻进结束下一根管棚钻进开挖周边放样布孔管棚钻机就位继续钻进安装至设计长度钻杆退回原位一节管棚体安装结束接长管棚钻进管棚体安装注浆安放钢筋笼施工导向墙5、工艺图片 图1-5-1 套拱架立、导向管安装 图1-5-2 导向墙关模、浇筑砼 图1-5-3管棚钻孔、清孔 图1-5-4 管棚下管、顶进 图1-5-5 管棚内增设钢筋笼 图1-5-6 浆液配制 图1-5-7 管棚逐孔注浆 图1-5-8 注浆压力控制6、操作要点、混凝土护拱作为长管棚的导向墙,护拱内埋设钢筋支撑,钢筋与

5、导向管连接成整体。导向墙环向长度可根据具体工点实际情况确定,要保证其基础稳定性。、用经纬仪以坐标法在钢架上定出导向管平面位置;用水准尺配合坡度板设定导向管的倾角;用前后差距法设定导向管的外插角。导向管应牢固焊接在钢架上,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产生位移。、钻机操作平台要支撑于稳固的地基上,平台要牢固、稳定,防止在施钻时钻机产生不均匀下沉、摆动、位移而影响钻孔质量。、精确核定钻机位置,用全站仪、挂线、钻杆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调整,确保钻机钻杆轴线与导向管轴线相吻合。、按设计要求选定钻头。钻进时产生坍孔、卡钻时,需补注浆后再钻进。钻进过程中确保动力器、扶正器、合金钻头按同心圆钻进、钻机开钻时,应低速低压

6、,待成孔10m后可根据地质情况逐渐调整钻速及风压。、认真作好钻进过程的原始记录,及时对孔口岩屑进行地质判断、描述,作为洞身开挖时的地质预测预报参考资料,从而指导洞身开挖。、用地质岩芯钻杆配合钻头进行反复扫孔,清除浮渣,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用高压风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渣。、棚管顶进采用装载机和管棚机钻进相结合的工艺,接长钢管应满足受力要求,相邻钢管的接头应前后错开。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接头至少错开1m。、安装好钢花管、放入钢筋笼后采用注浆机将砂浆注入管棚钢管内,初压0.51.0MPa,终压2MPa,持压15min后停止注浆。第二节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1、工艺特

7、点隧道开挖掘进采用小导管超前预支护具有如下特点:、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施工安全,土石层加固见效快,浆液损失少,成本低,是隧道施工中最常用的加固土层的方法之一。、小导管注浆仅作为地下工程施工防坍塌和沉陷的辅助手段。、小导管超前注浆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大小及支护结构型式选用不同的设计参数。 2、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自稳能力差的软弱破碎带、浅埋段、洞口偏压段、砂层段、砂卵石段、断层破碎带等地段的超前预支护。3、工艺原理在软弱破碎土石层中沿着开挖轮廓线和加固轮廓线,按照一定的外插角度,打设一定数量的小导管,用注浆设备把配制好的注浆材料,通过小导管注入到软弱地层里,使注浆材料在软弱地

8、层里向四周迅速扩散和固结,并使小导管和土体固结在一起,起到棚护和加固地层的作用。钻孔检验合格原材料检验注浆孔位布置小导管制作浆体注入注浆机浆体混合料配制浆液配合比设计钻孔钻机就位插入小导管管尾和钢架焊接注浆安装止浆阀注浆检验合格开始结束是否否是4、工艺流程5、工艺图片 图2-5-1 钻床加工小导管注浆孔 图2-5-2小导管尾部加焊6管箍 图2-5-3 施作钻孔 图2-5-4 小导管插入就位 图2-5-5浆液配制,随配随用 图2-5-6 小导管注浆 图2-5-7 注浆压力控制 图2-5-8 浆液凝固前堵孔包裹6、操作要点、小导管安装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

9、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岩土吹出。、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注浆前应进行压水实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单孔注浆压力为0.51.5Mpa,一般按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作为注浆结束标准。当注浆压力达到终压并稳定1015min,注浆量仍达不到设计量,但达到设计量的80%以上时,也可结束该孔注浆。、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结果。第三节隧道明暗交

10、界口包裹施工工艺1、工法特点明暗交界处明洞施工往往滞后于暗洞衬砌施工,而因此造成该处变形缝的环向止水带暴露在洞口,极易因外界环境造成止水带老化,导致该处的变形缝防水效果大大降低。隧道明暗交界口包裹工艺具有以下特点:、有效避免阳光直晒、风吹雨淋,为变形缝止水带起到了保护作用;、冬季时,洞口温度较低,也给止水带及端部混凝土起到了保温作用;、明暗交界口包裹后洞口非常美观,树立施工现场良好的形象;、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可及时修补。2、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明暗交界口长期暴露的环向变形缝或施工缝防水板及止水带的保护。3、工艺原理将预留外露搭接的防水板及土工布向隧道洞身径向卷折成圆筒状后在二衬外缘植筋简单固定,

11、采用篷布沿二衬环向将止水带、防水板及土工布进行全覆盖式包裹,篷布利用不锈钢钢条封边固定。4、工艺流程5、工艺图片 图3-4-1篷布下料、准备 图3-4-2现场铺设篷布 图3-4-3钢条、钢钉固定 图3-4-4篷布包裹效果6、操作要点、根据现场隧道轮廓确定篷布裁剪长度,宽度取1m。、利用养护台车作为作业平台,将预留外露搭接的防水板及土工布向隧道洞身径向卷折成圆筒状,在二衬外缘植筋简单固定。、沿二衬环向将止水带、防水板及土工布采用篷布进行全覆盖式包裹,不锈钢钢条封边。篷布两边采用2cm宽钢条+钢钉进行固定,保证止水带、防水板及土工布不外露。钢钉固定按每10cm一处。第四节隧道机械手湿喷混凝土工艺1

12、、工艺特点隧道机械手湿喷工艺具有以下特点:、施工进度快,每小时可喷混凝土2021以上;、喷射混凝土附着力较好、密实度较高;、机械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少且劳动强度低,可大幅降低工费;、作业范围大,最大喷射高度可达26m,一次定位喷射移动距离12m;、喷射回弹率低,且能降低喷浆粉尘污染。2、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洞口边仰坡锚喷防护和洞内初期支护初喷和复喷混凝土快速施工。3、工艺原理通过泵送作用,将预先拌制好的混凝土喷浆料经泵管流到喷嘴处,泵送物不通过压力作用流出,仅仅由喷嘴上的高压空气使之喷射,通过调节高压空气使浪费最少并使材料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在高压空气中加入速凝剂,既能保证混合物在喷射表面迅速凝固

13、,也不会产生烟尘,且使用更少的空气并减少损耗。4、工艺流程原材料进场检验施工准备受喷面处理埋设喷层厚度标钉机具到位接通风水电,试机初喷混凝土作业复喷至设计厚度质量检查结束合格不合格自动计量搅拌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检验选定混凝土配合补喷、调整配合比5、工艺图片 图4-5-1 开挖面埋设厚度检测标 图4-5-2 湿喷机械手就位、准备 图4-5-3混凝土运输到现场 图4-5-4 混凝土布料进行泵送 图4-5-5操作司机现场操控 图4-5-6 喷射作业及喷射效果6、操作要点、按照施工配合比自动计量配料,强制搅拌机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喷射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的强度、厚度要求。、喷射作业时,喷头宜垂直于受喷面,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为1.52.0m。喷头做连续、缓慢移动,使喷层厚度均匀,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先将凹处喷平,根据喷射效果随时调整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和角度等参数,以达到最佳喷射效果。、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分层喷射时,一次喷射厚度不小于40mm,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复喷混凝土的一次喷射厚度:拱部为50100mm,侧壁为70150mm。、喷射顺序应由下向上对称进行,先喷射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后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