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不歇求索不止张志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61490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远不歇求索不止张志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行远不歇求索不止张志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行远不歇求索不止张志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远不歇求索不止张志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远不歇求索不止张志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远不歇 求索不止江南大学黄晓丹博士儿童文学的乐趣学习札记张志伟若干年后,我一定会想起2013年秋季在江南大学研修的那段时光。出于对大学学府的向往、对文学的喜欢,我自告奋勇报名,满怀欢欣学问,在教育教学行远的路途上不停求索,不时收获,身心满足而快乐。黄博士年纪不大,生长无锡,求学南开大学,就职江南大学任教授,主讲儿童文学的乐趣。博士的身份显示她文学的造诣特别是儿童文学的见解独特深远。 文学的乐趣取决于文学的本质和文学的功用。黄博士开篇第一讲就着重论述这一首要问题。一部文学作品、一本书、一篇文,不是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多重意义和关系的客观组合体。每部作品处理的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陈述反

2、映的是现实生活的片段,是作者回眸眺望世界、人生后思考的结晶。文学阅读的乐趣就在于“快乐之文本”不断满足读者的期待,使人轻松愉快;而“快感之文本”就是打断读者的价值,发出挑战,激起探求征服的欲望。换种说法,任何文学作品要兼顾“有用”和“有趣”特点,既要重视作品的严肃性和教育意义,又要看重作品的愉悦感及无目的性的快感。这些见解,对于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不无启示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天然关注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毫无疑问,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文学是文学大系中的分支,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大系统中的分支,两者似乎分属不同的学科。但是,两者却又有着天然的

3、血缘关系,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学生和儿童,相似的功能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儿童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黄晓丹博士在课堂中讲到,在西方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综观中外儿童文学史,都有一个由“教育论”到“童心论”的转变过程,即儿童文学由早期的道德训诫工具逐步转向后期的尊重儿童的独特文化。儿童文学理念的转向对小学语文教学至少有如下启示: 1、语文教育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小学生都是儿童,他们是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方式的群体。历史上存在着压抑儿童天性、束缚儿童成长的教训主义的儿童文学,都遭到了儿童的摒弃。优秀的儿童作家总能从容地把握儿童独特的精神世界,在作品中充分

4、展现。例如,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卡尔松,出版之初曾在瑞典教育界引起一片哗然,认为这是作家在“教唆”儿童干坏事。但是,这两部作品由于展现了儿童“狂野的想象力”,因而受到儿童热烈的喜爱。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观经历了“被遮蔽的儿童被发现的儿童被尊重的儿童”这样几个阶段,语文教师也可以从这样的变化中重新考虑自己的学生观,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在习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表达出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和不同见解。 2、语文教育要重视人文精神培养。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而久远的,如同法国文学史家波尔阿扎尔所说:“儿童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

5、的时光,他们也从中自觉到做人的准则和为人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功能,不能靠道德教化和思想提纯,因为儿童文学是富于感性化表现的文学,它与儿童感性化的心理特点是相适应的。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性功能,还须通过审美的途径来达成,面对儿童文学类型的课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心灵,在感受和感悟中丰富情感,奠定人性的基础。例如儿童诗的重点是感受节奏感、音韵美、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童话的重点是体会幻想的乐趣、故事的奇妙、童话人物的性格。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育所思考的问题,很多都和儿童文学界思考的问题“重叠”,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两个学科面对的群体都是

6、儿童。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儿童文学素养是必备的。例如,我们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儿童故事集做人的故事,从中获得的教育思想的启迪,丝毫不亚于读他的教育学名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通常也是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他们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对儿童形象的塑造、对儿童心理的刻画,往往比其他人更深刻、更全面。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不但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还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更能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学习是最大的福利。行远不歇的征途里,我们求索不止,不停学习融会贯通,不时理解模仿创新。或许,我们只有教育出一批批出众的学生,创造出一部部凝固永恒的文学作品,才无愧于这个生活过、爱过、恨过的世界。 2013-11-0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