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职业教育学校农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本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61195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州职业教育学校农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克州职业教育学校农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克州职业教育学校农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克州职业教育学校农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克州职业教育学校农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州职业教育学校农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州职业教育学校农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本(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教学标准1目 录(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三)培养目标(1)(四)人才规格(1)(五)职业领域(3)(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3)(七)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11)(八)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12)(九)成绩考核(18)(十)说明(18)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标准(19)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标准(19)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22)植物保护基础课程标准(26)农业科学实验与新技术推广课程标准(30)农业机械应用技术课程标准(33)现代农业设施课程标准(38)农产品营销课程标准(41)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农作物生产经营专门化方向)(45)农作物生产

2、技术课程标准(经济作物生产经营专门化方向)(49)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门化方向)(54)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标准(农作物生产经营专门化方向)(59)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标准(经济作物生产经营专门化方向)(63)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课程标准(67)农药使用与经营课程标准(0)三、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设置标准(75)(一)师资队伍(75)(二)教学文件(75)(三)教学管理(75)(四)教学条件(76)附件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与开发报告(78)后记(85)2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獅一!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代码!

3、Q10200(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 制! 3年学校可以实行学分管理的弹性学制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工学 交替、半工半读等方式完成学业。(三)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与河南省经济建设及农业发展相适应,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 掌握现代农艺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科学生产、规范操作、绿 色环保的意识,能够吃苦耐劳,在农作物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作物栽培、有害生 物防治、技术引进推广服务、农产品贮运与加工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 型人才。(四)人才规格1. 知识结构及要求)具备中等职业学校

4、学生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等。)了解植物体的基本构造及生长发育规律等知识。(3) 了解农业科学实验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植物病虫草鼠害防 治、农业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农作物、经济作物生产、栽培及田间管理的基础知识。(5)掌握农产品贮藏加工、农产品营销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掌握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农药使用与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2. 能力结构及要求(1) 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及文字表达能力。(2) 具有农业数据的一般计算和统计能力。(3)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获取和分析加工与应用的能力。)具有农作物生产、经济作物生产、农产品加工、农药使用与经营的基 本技能以及在某一领

5、域进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从业能力。(5)具有常用农机具的使用与维护、农业科学实验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植 物病虫草鼠害防治、农业生物技术的初步运用能力。)具有社会交往、合作共事、公平竞争和创新、创业的能力。3. 素质结构及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农业、热爱农村,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 感,具有为农民富裕而奋斗的开拓精神和献身精神。(2)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能正确处理国 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3) 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表达能力、继续学习 能力、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身心健康。(5) 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正确的判断

6、能力、一般问题的解决能力和 自控能力。(6) 具有一定的自制、自省和抗挫折能力。(7) 具有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4. 毕业要求(1) 成绩要求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均要进行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考核。理论成绩考核 采取考试、考查两种方式。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考查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按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级标准评定。每一门课程均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的标准和考核方式进行严格的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可取得毕业资格。允许学 生对不合格课程进行补修和补考。实施学分制,学生修满170学分即可毕业,允许学生提前或延期完成学 业。社会实践活动学分不得少于5分,军训、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入学教

7、 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2) 技能要求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技能项目,每项技能均需达到合格以上。(3) 技能证书的要求在毕业前,必须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农艺工、农作物植保 2、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工、农业试验工、农产品经纪人、农情测报员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级职业资格 证书。(五)职业领域表1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职业领域序号专门化方向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1农作物生产经营农业生产、经营、管 理、试验农艺工、农作物植保工、农 业试验工、农产品经纪人、 农情测报员2经济作物生产经营农业生产、经营、管 理、试验农艺工、农作物植保工、农 业试验工、农产品经纪人、 农情测报员3作物病虫害

8、防治农业生产、植保、农药 销售、经营、试验农艺工、农作物植保工、农 业试验工、农产品经纪人、 农情测报员(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化学、体 育与健康等具体要求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公共必修课程课时数不低于 总课时数的30%。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各专门化方向课 程课时数应大体相当,教学中学生至少要选择一个专门化方向的课程学习。专 业技能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课时数不少于总课时数的50%,实习实训环节按 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校专业特色、用人需求和

9、学生发展需求自行设置, 课时数不超过总课时数的20%。1.公共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 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促进终身学习。(1)德育课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 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 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 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

10、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 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 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职业生涯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 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职业道德与法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 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

11、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 意识。经济政治与社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 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 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 投身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哲学与人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观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 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

12、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 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语文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 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 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 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 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 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 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3)

13、 数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 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 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 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4) 英语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 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 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

14、化 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计算机应用基础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 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 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要 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 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 队协作意识。)化学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了解物质 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指 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15、能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 题,感受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7)体育与健康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 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增 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 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服务。(8)艺术通过对音乐、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进一步学习和艺术活动的组织参与, 达到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健康 成长的作用。表公共必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 号课程名称学时数1德育1122语文1163数学1164英语1165计算机应用基础646化学587体育与健康1128艺术32合 计7262,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