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九上第1章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设计【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60893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沪教版九上第1章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沪教版九上第1章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沪教版九上第1章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沪教版九上第1章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沪教版九上第1章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设计【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沪教版九上第1章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教版九上第1章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化学精品教学资料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2、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3、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能力目标: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学会实验的现象观察、记录和思考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1、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别教学难点:1、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2、 引导学生学会进行实验探究教学方法:讲

2、授法、对比分析、实验探究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药品。教学过程:【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什么要学化学,(学生回忆后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化学是怎样一门科学,它研究什么。【新授】观察与思考: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多媒体展示各种图片)讲述:构成世界的这些物质就是化学研究的对象。提问:你知道化学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讲述:要知道这些内容我们还是一起来先做一个蜡烛燃烧的实验吧活动与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大胆得出结论)观察与回答:1、蜡烛是由什么构成的2、用刀切一下,硬度怎样3、放于水中观察现象4、点燃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生什么变化5、在蜡烛火焰

3、上方罩一个小烧杯:先用干而冷的小烧杯,在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思考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6、吹灭蜡烛看到了什么,知道是什么物质吗分组实验:学生动手对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讨论交流:根据实验说出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归纳板书。一、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变化讲述:物质的变化形式有多种,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两种基本的变化形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我们把刚才我们的实验归纳一下物理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举例:蜡烛的熔化、凝固,冰雪的融化,酒精的挥发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理变化,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特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体形状的改变、

4、大小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本质特征: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来源:学#科#网概念: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点燃举例:蜡烛燃烧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 水+ 二氧化碳 O2 H2O CO2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化学变化,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化学变化中的现象,回答有哪些现象特点: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提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是不是有这些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本质特征:无新物质生成讲述: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活动与探究: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回答:实验中发生了什么现象,怎样解释学生阅读课本13页的内容,

5、回答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异同点:本质区别:看有无新物质生成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的发生举例:如蜡烛的燃烧【课堂练习】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分蒸发 B、汽油燃烧 C、铁铸成钢 D、粮食酿酒2、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瓷器 B、钢铁生锈 C 、火药爆炸 D、露结成霜3、下列成语或俗语里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 D、聚沙成塔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钢铁生锈 B 二氧化硫气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电灯发亮 D 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

6、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5、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衣橱中放置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B. 菜刀生锈C. 食物腐败D. 天然气燃烧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的变化,了解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作业】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a) 进一步了解化学研究些什么b)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举例c)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方面的初步知识,化学与物质的用途与制法的关系 教学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的理解和举例 教学难点: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媒体: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7、: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的变化的两个方面,下面我们继续通过蜡烛的燃烧对化学研究些什么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新授】:一、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挥发性、溶解性(有些不是)、吸附性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性质)二、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物质的组成 活动与探究:分别燃烧蔗糖、面粉等现象:白色固体会变黑解释与结论:黑色物质是炭,说明这些物质的组成都含碳元素结论:物质

8、的基本组成要素元素。现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有100多种,有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有的物质由多种元素组成,如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 物质的结构多媒体图片:一些物质的微观结构模型解释:科学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进过长期的探索,发现各种物质都是由肉眼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举例: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堂练习】1、 下列各变化中,反映出的知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纸张燃烧,留下黑色灰烬 C、冬天,北方的河流表面结了一层冰D、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气体,无固体残留物2、 下列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的是A、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B、高倍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C、从棉花纺成纱再到织成布的工艺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3、怎样用实验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