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长第一课总结家长上好人生的第一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60865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家长第一课总结家长上好人生的第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生家长第一课总结家长上好人生的第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生家长第一课总结家长上好人生的第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生家长第一课总结家长上好人生的第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生家长第一课总结家长上好人生的第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家长第一课总结家长上好人生的第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家长第一课总结家长上好人生的第一课(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家长第一课总结家长上好人生的第一课家长会开课总结家长会开课总结 在学校的安排下,上周六上午我校召开了学生家长会。在这次家长会上,大部分家长都出席了家长会。作为班主任,我对班级孩子的纪律、卫生、学习、安全等多方面都依次归类,本着“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的原则,向参与会议的家长详细介绍了班级的整体情况,分析p 了近期的学习情况及期中质量检测分析p ,还邀请班上的家长代表发言,和家长们一起交流如何教育好孩子。最后数学老师介绍了学习数学的情况,会后我们和家长进行了个别单独交流沟通。应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家长会。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部分家长还向学校和老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现

2、在简要总结如下:2很多家长在向我们教师表达谢意的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师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多下功夫,加强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家长的联系。3家长们会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配合老师做好所有的教学工作。 从会后与家长的交流情况来看,本次活动开得相当成功,有效地加强了家长和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家长们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加强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共同配合,教育好每一名学生。家长课程开课总结(0)家长课程开课总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

3、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庭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尤其是性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让儿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结合。6月18上午8:30我们四年级三班进行了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开课。全班49名家长,4人请假,45人参加会议。到会家长听课专心,讨论热烈,作业认真,收效显著。达到了预期效果:1、 通过教学使家长认识到相应年龄阶段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2、 家长能根据相应的家庭环境和孩子性格特点,设计出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教育活动。3、 家长能正确认识孩子,运用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 大家在活动过程中认真的学习记录,提

4、出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然后共同探讨教育方法气氛非常积极活跃,可以看出各位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活动前,我们发短信温馨提示并逐一通知了各位家长的具体开课时间,来时带好自己的课本、笔和笔记本,让家长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老师积极进行备课,把所有的内容进行熟悉了解并掌握,注意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观点都列举出发生在现阶段孩子身上相对应的例子,做到多讲故事少讲道理。提前准备好家长签到表、家长作业。活动中,我先让各位家长学习光盘中的教育故事,然后讨论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令他们头疼的事情。根据各位家长的问题再集体进行讨论让各位家长说出自己平时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怎样处理的,说出自己的教育方法。老师始终做一

5、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家长们自己去讨论,去做主角,最终让自己得出结论与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气氛很活跃,不会因为老师一住不住的说而显得枯燥无味。活动后,又讲了一些与本班学生接近的话题,或让家长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最后老师发放家长作业让家长去写,各位家长都能认真对待,反应在这一节课中收获不少,从中了解到了教育孩子更好的方法。家长课程开课情况总结家长课程开课情况总结根据市教育局统一安排,11月17日,我们成功举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家长课程培训,此次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支持,在天气十分寒冷的情况下,出勤率达到了100%,作业完成率也达到了100%,活动效果非常好。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6、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授课计划,家长邀函、家长作业、家长签到表,早布置、早安排,从备课到上课到家长作业都做了明确要求,采用多种方式,精心组织课堂。而且对家长作业进行认真批阅。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课程讲座,以独具特色的形式欢迎家长们的到来。在本次家长开课活动中,我班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认真的备课,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家长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分析p ,热烈讨论,使家长既学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具体操作方法,解决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疑难和困惑。课堂上各位家长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积极配合完成作业。在与家长交流环节中,家长积极与我们交流教子心得及发生的故事。课后家长狠诚恳的说:“老师讲的太

7、好了,这样的课应该经常开,让我们多学点知识”。爷爷奶奶们说:“现在再用老一套教育方法不行了,应该学习学习心得育儿方法了。”我们让家长深刻的感受到孩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抚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伙伴。不要抱怨自己的辛苦,而要用心去发现和享受孩子带来的快乐,爱孩子不只是满足于吃好穿好,当我们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小岔口时,我们的家长应该去正确的引导他。记住一句话: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有更好的方法,只在于您肯不肯去找。通过本次家长开课活动,让很多家长找到了重回课堂的感觉,提高了家长的自身意识,为以后家庭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家长课程开课后总结洛城街道中心小学20_年11月

8、17日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我们班共有学生61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1人;这半学期,学生才从各自的班级,学校聚到一起来,总体来说都比较乖巧听话,相对其它班级迟到早退现象较少,无故旷课的没有,大部分同学有事能较自觉做好请假工作.每天的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作业也只有一,两个学生会忘记做,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这半学期以来,就成绩而言并不是很理想,这次期中考试平均成绩139.3,是全年段第五名.但就学生素质来说,每位同学学习,做事均能尽力而为,班级同学团结,和-谐.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

9、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们探讨一下教育对策.,如何与孩子相处.1,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做家长的就不必太苛求.2,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叫3,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

10、,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群体性,忽视个性发展,因而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4,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

11、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请不要实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

12、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怪僻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

13、,还硬要孩子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有句话说的好,家庭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1,物质文化方面,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居室宽大,明亮,整洁,是最好的.但是,2,精神文化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

14、,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爱,不可忍辱负重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子决不等于教子,在爱与教的问题上,它留给我们的思考至少有以下几点.爱子要理智,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爱子乃人之常情,但仅有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子女爱父母更是理所应当.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而且要设法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要保持节制,而且要努力获得报答,使孩子在报答的过程中

15、,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们成为具有同情心,爱心,良心等优良心理品格的现代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按照苏联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建立一种习惯就是建立新的动力定型,这种定型的建立往往是从破坏以往的定型为前提的.而这种过程并非一时可以完成.何况中学生,当然更是如此.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并不可能.因而,必须炼而求成或炼铁成钢,方可奏效.那么,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

16、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1,抓作业.如果孩子不认真做作业,家长要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2,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习凤舞.3,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面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4,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关心孩子的双休日时今,双休日学生不得留校补课,很多学校都能遵照执行,如此一来,孩子的业余时间的确多了,但这业余时间是否丰富呢为此家长有必要对孩子的双休日过问一下,关心一下.经常能看到每逢双休日,游戏厅生意特别红火,仔细一瞧,围着游戏机玩得满头大汗的,大多是中学生,他们沉浸在宇宙大战,枪杀打杀片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