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60804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修订版)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传感器技术实验室目 录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及直流电桥实验(综合性)1实验二 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温度影响实验6实验三 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7实验四 差动变压器特性实验8实验五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12实验六 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14实验七 磁电传感器测速实验17实验八 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实验18实验九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20实验十 光纤传感器测速实验22实验十一 光电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24实验十二 温度仪表PID控制实验25实验十三 温度传感器测温特性实验25实验十四 非标准热电偶的标定(设计性)29实验十五 气体流量的测定

2、实验 (演示性)30实验十六 计算机温度PID控制实验31实验十七 光敏电阻特性实验34实验十八 光敏二极管特性实验37实验十九 光敏三极管特性实验40实验二十 光电池特性实验42附录:数据分析相关知识45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及直流电桥实验(综合性)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理解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比较单臂电桥、半桥、全桥的不同特性。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式中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为应变灵敏系数,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

3、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将电阻的变化转变为电压变化,这样,电桥的输出电压即反映了应变片的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可表示为:O1。不同受力方向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片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2=。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不同受力方向的接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 R2= R3= R4,其变化值R1=R2=R3=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3=。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砝

4、码、数显表、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单臂电桥实验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块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块的左上方的R1、R2、R3、R4。加热丝也接于模块上, 在无压力作用下,R1= R2= R3= R4=350,加热丝阻值为50左右。2、接入模块电源15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块调节增益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到中间位置(特别注意:单臂电桥、半桥、全桥系统实验应始终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的数显表电压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

5、验模块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关闭主控箱电源。+4V -4V 接主控箱 电源输出 接主控箱 电源输出 接主控箱 电源输出 图1-2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 接数显表 Vi 地 R1 加热 应变片 引出线 固定垫圈 固定螺丝 限程螺丝 模块 弹性体 托盘 加热丝 应变片 图1-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块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R6、R7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4V(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2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

6、箱电源开关。调节Rw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4、在电子秤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并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1,关闭电源。表1-1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重量(g)020406080100200电压(mv)二、半桥性能实验 1、根据图1-3接线。R1、R2为实验模块左上方的应变片,注意R2应和R1受力方向相反。接上桥路电源4V(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3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接主控箱电源输出 接主控箱电源输出 接数显表Vi 地 图1-3 应变式传感器半桥实验接线图 2、在电子秤上放置

7、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2,关闭电源。表1-2 半桥测量系统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重量(g)020406080100200电压(mv)3、将步骤1中R2换为R3,重复步骤1、2。4、分析以上两种半桥接法哪种更合理。5、若要求用R1、R3作为感应元件,则应如何连接桥路?画出桥路连接示意图。三、全桥性能实验1、根据图1-4,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组成直流电桥(全桥),接上桥路电源4V(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4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2、在电

8、子秤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3,关闭电源。表1-3 半桥测量系统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重量(g)020406080100200电压(mv)3、将步骤1中R1、R2位置互换,重复步骤1、2。4、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两种全桥的不同,哪种布置方法更合理?5、根据实验一、二、三的结果,分别计算3个系统的灵敏度、非线性误差。图1-4 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思考题:1、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电阻应变片应选用:(1)正(受拉)应变片;(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2、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

9、入电桥时,应放在:(1)对边;(2)邻边。3、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4、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 R3, R2= 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 (2)不可以。5、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图1-5所示,如何利用这四片电阻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R1 R2 R3 R4 F F R1 R2 R3 R4 F F 图1-5 应变式传感器受拉时传感器圆周面展开图 实验二 金属箔式应变片

10、的温度影响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温度对应变片测量系统的影响。基本原理: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受温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敏感栅丝的温度系数;应变栅线膨胀系数与弹性体(或被测试件)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会产生附加应变。因此当温度变化时,在被测体受力状态不变时,输出会有变化。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数显表单元、直流源、加热器(已贴在应变片底部)实验步骤:1、保持实验一中全桥实验结果及实验接线。2、将200g砝码加于砝码盘上,在数显表上读取Uo1。3、将5V直流稳压电源(主控箱)接于实验模块的加热器插孔上,数分钟后,待数显表电压显示值基本稳定后,记下读数Uot,UotUo1即为温度变化对测

11、量值的影响。计算这一温度变化产生的相对误差。思考题:1、金属箔式应变片温度影响有哪些消除方法?2、应变式传感器可否用于测量温度?实验三 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方法。基本原理:电子秤实验原理为实验一中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m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砝码、15V电源、4V电源。实验步骤:1、将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1-4全桥接线,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器Rw1,使数显表显示0.00V。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

12、,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200V(2V档测量)或-0.200V。3、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w1及Rw4(零位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000V或-0.000V。4、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mV改为重量量纲g,就可称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5、把砝码依次放在托盘上,读取数据并填入下表:重量(g)0204080100120140160180200电压(mv)6、根据上表计算系统非线性误差。实验四 差动变压器特性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基本原理:差动变压器由一只初级线圈和两只次级线圈及一个铁芯组成,根据

13、内外层排列不同,有二段式和三段式,本实验采用三段式结构。当传感器随着被测体移动时,由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促使次级线圈感应电势产生变化,一只次级感应电势增加,另一只感应电势则减少,将两只次级线圈反向串接,就引出差动输出。其输出电势反映出被测体的位移量。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可以近似用关系式表示,式中LP、RP为初级线圈电感和损耗电阻,Ui、为激励电压和频率,M1、M2为初级线圈与两次级线圈间的互感系数,由关系式可以看出,当初级线圈激励频率太低时,若,则输出电压Uo受频率变动影响较大,且灵敏度较低,只有当时输出Uo与无关,当然过高会使线圈寄生电容增大,对测量系统的稳定性不利

14、。由于差动变压器两只次级线圈的等效参数不对称,初级线圈纵向排列的不均匀性,两二级线圈的不均匀、不一致,铁芯B-H特性的非线性等原因,当铁芯处于差动线圈中间位置时,差动输出电压并不为零。即为零点残余电压。需用器件与单元:差动变压器实验模块、测微头、双线示波器、差动变压器、音频信号源(音频振荡器)、直流电源、万用表。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差动变压器的位移特性实验1、根据图4-1,将差动变压器安装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块上。接第一通道示波器 接第二通道示波器 6 2 3 4 1 5 插座管脚编号 图4-2 双线示波器与差动变压器连接示意图 图4-1 差动变压器电容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差动变压器、 电容传感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