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大别山大别山下电教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607244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电投大别山大别山下电教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家电投大别山大别山下电教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家电投大别山大别山下电教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家电投大别山大别山下电教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家电投大别山大别山下电教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电投大别山大别山下电教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电投大别山大别山下电教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电投大别山大别山下电教人 车到信阳,接站的人貌不惊人,穿一套款式一般的灰西装,五十多岁,个子不太高,一笑起来,眼睛变成两条缝。她就是信阳市委党员电教中心主任吴敏。话匣子一打开,很快我就发觉,和她聊天,是件很轻松很愉快的事。她很平易,很直爽,不喜爱拘谨,也不喜爱他人拘谨,有什么说什么。不知不觉地,我们变得一见如故;自然而然地,我就和她一起沉醉入她的语境中镜头里找到人生的坐标年轻时的吴敏没有想过诸如“未来要做什么”这么严厉的问题,直到以后她参与对越反击战,亲历战火,见到很多战友在她身边冲着冲着,忽然猫下腰去,然后就倒在地上再也没能站起来。作为一个幸运地享受了战友们缔造的和平的人,应该怎样延续战

2、友们走过的路?这个问题很沉重,也让年轻的吴敏在思索和探索中成熟了起来。1980年,吴敏从野战部队调到信阳陆军学院电教中心,从事摄像制作工作。1993年,因为她出众的专业技术才能,信阳市委组织部特意将她从陆军学院要了过去,负责党员电教工作。吴敏常往大别山区跑,因为那里落后,对电教片需求度更高。一次,吴敏骑自行车翻山越岭去一个村子,快到地方时,天已经黑下来,远远看见路中央有个黑影一动不动地蜷着,心里打突儿。那黑影见她来了,“噌”地蹿起来,她认为是啥野兽,吓得险些从车上掉下来。原来是那个村的老村长,听说吴敏要来,就叮嘱老伴做饭,自己跑出老远来迎她。等久了,蹲着歇会儿。说清了是怎么回事,两人笑得打跌。

3、笑着笑着吴敏发觉自己笑出了眼泪,心里喃喃地念着:“何认为报啊?”信阳有3000多个自然村,吴敏到过的村有一多半,对那些朴实的村民再了解不过,更结下了深情。打动她的不但仅是大别山农民的善良朴实,还有她们在艰困的环境中一直保持着的乐天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别山人为改进革命老区面貌,多年以来扶老携幼挖山不辍,架桥修路。很多可歌可泣的小说,很多朴实激昂的情怀,让吴敏生平第一次有了一个不吐不快的创作冲动。专题片重开绿野就是在这种感动中开拍的。这部片子倾注了吴敏当初全部的才华和热情,在拍片过程中,她也受到了大别山人奋斗精神的震撼,开始执著地端起摄像机面对这片土地。从镜头里,她发觉了一个新的天地,更发觉了

4、长久以来求索而不得的答案:为可歌者歌,为可泣者泣,把大别山的精神捕捉进自己的镜头,展示给世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吴敏进入电教中心时,信阳的电教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下属各县区,还没有一个有专门的电教中心。市委电教中心人员不稳定,绝大部分专业工作全部是由吴敏一个人来做。其它干部来一批走一批,只有她一人坚守着党员电教工作岗位。用她的话说,这叫“守得清贫,耐得寂寞”。有时吴敏自己想想,也以为郁闷,一样“吃皇粮”,为何把事全部推在自己身上?但转念想想山里那些淳朴的农民,她就把这些委屈抛开了。强烈的责任感更使她坚定了目标:要在信阳建立一支专业的电教队伍。组织上倒是支持吴敏在各县区组建电教中心,但电教中心不是凭

5、空而来的,需要经费。吴敏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为要一笔经费,她向领导去申请。主管部长犹豫再三,迟迟落不下笔签字。地方支出有很多项目全部比电教经费紧迫,对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域来说,花钱去筹建一个短期内见不到显著效果的电教系统,确实是件需要斟酌的事。有些人劝过吴敏,说你三天两头要钱搞电教,费力不讨好,何须呢?可吴敏不这么想,组建电教系统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而是要为大家拓宽致富路子。因此越穷越要建,这就叫穷则思变。在那几年中,吴敏终日东跑西跑,为筹措电教经费而奔波。市县区各级主管部门的门槛全部差点被她踩破了。在吴敏的奔走呼吁下,各级主管部门全部尽可能地挤出经费来办电教。但信阳毕竟是经济微弱地域,有的县区

6、财政不宽裕,就对吴敏说,再等等。她软磨硬泡,甚至不惜动用个人关系走老领导、老上级的“后门”,耐着性子磨。工夫深了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到2021年,信阳10个市、县、区全部组建了电教中心,一支术业有专攻的电教队伍成长起来,信阳开始成为河南的电教片制作大户。浸润在时光中的爱吴敏常讲这么一句话:“搞电教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的是要有专业精神。”这个专业精神,在吴敏看来,就是对电教工作的热爱,是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有道是:“干一行,爱一行。”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是难以超出预期地做好工作的。偶然聊起了当年用的摄像器材,吴敏对我说,那时候摄像机还是分体的,一个摄像的,一个录像的,搁一起几十斤重,扛一天

7、腰酸背疼。我没有见过,她就领我去看她的摄像器材。一进仓库,并排一行柜子排列着,打开来,里面全是摄像器材,摆得整整齐齐,擦得一尘不染。吴敏把一台摄像机拿出来,轻轻抚摩着,感叹说最近太忙,有好长时间没来看这些好伙计了。她的脸上露出一副好似面对久别重逢的恋人般的表情。我笑着把这种感觉和她一说,她也笑了,说,你还别说,我妻子还吃过这些伙计的醋呢。吴敏在部队时,和妻子两地分居了好几年。以后到了组织部,最终能和妻子朝夕相处了,可是常常要出去拍片,有时一出去就是多个月。尤其是组建全市电教队伍的那几年里,妻子全部抓不到她的人影。即使到了现在,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吴敏,周末双休也经常加班。妻子一次开玩笑地说:你这辈

8、子陪摄像机的时间比陪我的时间多得多了,那时咋不和摄像机结婚呀。我曾经问过吴敏,退休后有什么计划。她一愣:“退休?没想过呢。”过了一会有些落寞地说,“即使舍不得,终究还要退休的。真退了休,我想做些年轻时想做却一直没机会做的事。我喜爱摄影,可没认真搞过;喜爱书法,也很久没练了;还要去旅旅游,这些年太忙,就没怎么休闲过;对了,还得陪陪老伴,亏欠她啊。”看着这个外表一般的男人,我以为有些感动。吴敏很一般,像她这么爱岗敬业的电教老兵,在全国有很多很多。她们是平凡而又简单的,她们的小说也一般平淡。但正是这些平凡而简单的人,组成了我们的几十万电教大军。这是一个有着庞大精神力量的团体,她们的激情藏在心底,她们的力量发明着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