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605646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关于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 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 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 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3、教学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 用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 乐。4

2、、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 计算方法。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 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 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 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 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 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3、学的重要方式, 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 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 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 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 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 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 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 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

4、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 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 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 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 生的发展。四、关于教学程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节日愉快的情景与数学学 科的联系,引出课题。探究新知,构

5、建方法。1、解决“卖气球”问题。2、解决“套圈游戏”问题。3、解决“卖风车,猜字谜”问题。4、小结计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5、阅读课本,质疑问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 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 法的基本思路。课堂练习,巩固提高。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 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 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

6、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 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 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教学反思1: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设计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一、创设现实有趣的活动情境学习新知。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学习数学知识是十分 重要的。为此,我利用课件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游 园会”作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的活动背景,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 的生活、学生喜欢的活动联成一体。通过解决“还剩几个气球? ”“还有 几个没套中? ”等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 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

7、个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 机。二、讨论交流,探索算法。十几减9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 一种旧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早有这方面的体验。因此,根据情 境图列出的2个减法算式:15-9, 14-9,我提出这样的要求:“四人 小组任选一题来研究算法,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我留给学生 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孩子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计算,让每个学生都 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反馈时,有用直观图数出结果的, 有用破十法求出结果的,有用想加做减的,有用平十法的,孩子们都 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孩子 们的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提高。

8、三、利用小棒理解算理,突破难点破十法和平十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算理,为了让那些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理解算理,当学生讲到一种算法时,请学生复述后,我在投影 仪上进行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难点。四、发散思维,培养创新。在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 口-9 = 口,填法多种,目的是给 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最后再通过让 学生寻找十几减9的秘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提高学生 的数学能力。教学反思2:“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 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

9、灵创设了一个学生 熟悉的生活情境一一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 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 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 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二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 几等于13, 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 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 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 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 减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 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减” 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 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 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就这一节课,学生到底用什么方法我觉得还是应该尊重学生自 己的想法,让他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不过对于一些学困生 来说,教给他们一种固定的方法还是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