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心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60558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学习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章 学习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章 学习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章 学习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章 学习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学习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学习心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鲁纳认为重要的不在于铭记多少事实,而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 不是给学生提供结论,而是组织学习情 境,让他们了解学习的过程或探索的方 法。教师不必告诉学生现成的规则、概 念,而要让学生参与归纳的过程去发展 这些规则。发现学习课例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 学 习者:二年级( 8 岁左右)。 材料:积木块。 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 成的图形,告诉他们,大正方形是 正方形,它的边长不知道,可以用x 表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长方形 的长边边长为X,短边边长为1。然 后让学生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 x 正 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并要求儿童记 下每个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的 数量,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

2、并 进行记录。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学习者:二年级(8岁左右)。材料:积木块”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图形,告诉他们,大正方形是正方形,它的 边长不知道,可以用X表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长方形的长边边长为X,毎边边长 为然后址学生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X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并要求儿童记下每个 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的数量,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进行记录。1 小方长方1Xx2+2x+l= (x+1) (x+1)X 长X方大方学生会描述上图为“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 x2 )加上第一节 西方关于学习与教学理论的主要派别 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 理论与程序教学(联结

3、主义)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 理论(认知主义) 三、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与教 学理论(认知主义) 四、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建 构主义)一、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与程序 教学 一斯金纳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学习的结果:形成情境与反应的 联系,使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能作 出相应的反应行为。 学习的过程:通过强化使学习 者建立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如何促进学习:连续接近法与 强化程序的安排。 提出程序性教学法(知识间逐 步接近)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 一布鲁纳关于 学习的基 本观 点:八、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知识的 类目编码系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积极地进行类 目

4、化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类目化 活动就是将新知识形成新的类目, 并将新类目纳入原有的类目编码系 统中去。 如何促进学习:类目化过程应该 是自下而上,从具体到 一般,从低 层到高层。应该向学生提供较低层 次的类目或事物,让他们去 “发现” 新的类目与类目关系。 强调发现学习(学生的主动探 索),让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 条件自己独立思考, 自行发现知 识,掌握原理和规律。两个长方形面积(1XX+1XX),再加上一个小 正方形面积(12)。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即(X+1) (x+1)。学 生很快会列出: x2+2x+1= (x+1) (x+1) x2+4x+4= (x

5、+2) (x+2) x2+6x+9= ( x+3) (x+3) x2+8x+16=( x+4) (x+4)学生在发现规则后不需动手,只需要视 觉表象就能列出方程式。最后当学生熟 练掌握规则后,仅用符号就可以运算,在此 基础上很容易进一步推出a2+2ab+b2=(a+b)2三、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与教学理论 一奥苏贝尔关 于学习的 基本观 点:八、 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的认知结 构。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来 认知结构的已有观念,与新知识建 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将 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 同化过程,同化过程应该是自上而 下进行。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接受法教学课例 教学内

6、容:平行四边形概念程序:1、提出先行组织者。( 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 “平行四边形 ”概念。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 “多边形”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 候,则是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平行四边形” 与四边形什么关系?)2、呈现新知识结论。(板书平行四边形定 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并作图)3、找出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教师请 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4、分析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原有观念 的联系与区别。(精确分化,融会贯通)(1、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 与四边形相同之处: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 图形;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平行 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平行。 2、教师提出: 当四边

7、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它才 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是上下位关系,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 种,它们关系如下图。当不符合平行四边形 特定规定的四边形,暂称为其他的四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其他四边形5、将平行四边形知识放进知识系统。四、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 点及其与认知主义的主要分歧 学习的结果:形成知识的网络结 构 学习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 过程所 进行的信息加工 活动是独 的、非一致的。学生从不同背景、 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 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 己关于知识的意义。 如何促进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 用,强调学生的自我

8、探索,强调同 学间协作学习,主张教学要以师徒 传授的方式进行。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课例 教学内容:戊戌变法 学习者:初中二年级(8 岁左右)。 程序: 1 、放甲午战争录象。提问: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由学生 根据上网等方式查询到的材料进行 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回答。教师引 出康有为公车上书。2、提问: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向皇帝提出什么改革方略? (小组讨论,部分代表发言,教师 总结,在屏幕上列出维新派的改革 措施)3 、提问:谁会反对改革措施?为什么?然后请不同组的学生分别当维新派与顽固派对改革的合 理性进行辩论。 4、屏幕放维新失败的录象,问:维新为什么失败?学生分组讨 论然后回答,教

9、师总结,在屏幕上 列出原因。 5 、提出思考问题:戊戌变法 失败对我们有何启示?6、放维新失败录象的结束语第二节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概述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学习策略的有效教学一、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 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获得 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一、学习策略概述(二)学习策略分类1. 单毖洛的二分法2. 迈克卡的三分法3. 温斯坦的四分法复述策略 如重复、抄写、作记录、划线等I精细加工策略如想象、口述、总结、作笔记、类比、 认知策略答疑等组织策略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监视

10、策略 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学习策啾调节策略如调整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 用应试策略等时间管理如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资源管理J学习环境管理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地方、有组织地方 憔略 等努力管理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持不懈、自我强化等I其他人的支持如寻求教师帮助、伙伴帮助、使用伙伴/2010-12-13小组学习、获得个别指导等二、认知策略(一)复述策略(二)精细加工策略(三)组织策略(二)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补充细节、举出例子 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理 解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并促进记忆的学习策 略,也就是

11、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 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 加工策略。辨别精制的标准 一、精制必须是学习者自己产生的。 二、精制必须与学习内容相关联。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引 加涅等人(1984)设计的要求对精 制与非精制 进行辨别练习中的几个例子来分析 讨论: 例 1:一个学生读到 “ 哥伦布 1492 年发现美洲”时,他认为应该记 住,就在心里 一遍又一遍重复 “哥 伦布 1492 年发现美洲”。 分析;这不是精制。因为他并 没有进行精制,而只是简单的复述。 例 2:小明读到 “哥伦布是西班牙人, 1492 年航海到了美洲”,他想记住此 事,于是便想:“哥伦布很可能是由 东

12、而西到美洲的,因为这是从西班 牙到美洲的最短航线。 分析:这是精制. 这是由学生自 己产生的,并将其原有的地理知识 与这一新知识联系起来了。 例 3: 小斌读到“哥伦布 1492 年发 现美洲,他是西班牙人”,而后又想: “哥伦布平时爱吃什么呢?” 分析:这显然不是精制。尽管 它是由学生自己产生的,但与教学 内容毫无关联。(三)组织策略1、列提纲 2 、利用图形 3 、利用表格三、元认知策略(一)元认知结构1. 元认知知识2. 元认知体验3. 元认知监控(二)元认知能力1. 元认知能力的实质2. 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1. 知人方面的知识,即所谓 “知己知 彼”,如对自

13、己的智力、兴趣、记忆 特点等的认识;2. 知事方面的知识,如学生对不同课 程内容的性质(图形的、文字的)、 对学习材料的结构、逻辑性以及材 料的呈现方式(视觉的、听觉的) 的知识;3. 知法方面的知识,如对不同学习内 容应选用哪些有效的策略,对新知 识的学习和复习旧知识可采用哪些 不同的方法等。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在从事认知活 动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预感考试失败后产生焦虑 预感学业成功后产生愉悦 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心得 从失败经验吸取教训,因此产生信心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 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 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 目

14、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 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元认知能力的实质元认知能力的核心是自我监控它包括 学习过程中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管理实践、调节 努力程度、执行计划、反馈与分析 效果、采取补救措施等能力 第三节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概述 认知风格与学习一、 学习风格概述(一)学习风格的含义是指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 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二、认知风格与学习 认知风格一般被认为是个体组织和 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一)场依存型场独立型(二)沉思型冲动型 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与学习的关系 场独立型学习者偏爱自然科学,数 学成绩较好,他们的学习动机以

15、内 在动机为主;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 方式;更倾向于冲动、冒险,凡是 以个人的意志所决定,喜欢独立的 学习活动 场依存 型学 习者 则偏爱 社会 性学 科,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 馈,对人比对事物更感兴趣;偏爱 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 式;表现扥较为谨慎、不愿冒险; 倾向于进行小组学习沉思型冲动型 由卡根等人提出,反映 个体信息加 工、形成假设 和 解决问题过程的 速度 和 准确性 “认知沉思型”,是指学习者在进行 反应前进行沉思熟虑的思考,仔细 考虑所有的可能性 “认知冲动型”,是指学习者在简短 地考察各种可能性后迅速地作出决 定,因而常常出错 与学习的关系 沉思型学习者往往更易自发地活在 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答案及理由作 出解释。这是因为沉思者不急于作 答,而是对问题中的各要素及其相 互关系作出深入思考后才会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