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24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60554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241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241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241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241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241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2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24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 判断题 (2015广西)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一致。()A 错B 对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知识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中的一部分内容,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一定一致。2. 判断题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都是回答“怎么办”的,是一回事。( )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教学设计解析 策略性知识也是回答 “怎么办”的,它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和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这类知识是渗透在各科学习之中的,没有专门和具体的学科内容。3. 单选题 (2014河北沧州)在解几何证明题时,学

2、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A 反推法B 算式法C 简化法D 类比法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策略。反推法即学生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倒退到起始状态,得出要达到该目标需要什么条件,最后把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4. 多选题 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出的教学原则包括( )。A 动机原则B 结构原则C 程序原则D 强化原则考点 第二节学习理论解析 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

3、出了四条基本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5. 多选题 常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 )。 A 讲授策略B 对话策略C 指导策略D 认知策略考点 第二节教学策略解析 常用的教学策略有讲授策略、对话策略和指导策略,认知策略属于学习策略。6. 单选题 (2013安徽滁州)学习时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提醒自己“集中注意”“不要分心”。这种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A 情境想象法B 自我奖惩法C 自我暗示法D 记录法答案 C解析 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7. 单选题 (2015湖北潜江)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

4、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A 斯巴达教育B 雅典教育C 教会教育D 骑士教育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西方的教育。古代希腊中的雅典教育形式强调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8. 单选题 (2014山东青州)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冯特B 桑代克C 苛勒D 华生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将其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

5、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9. 单选题 (2015江西)“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 奖惩法B 榜样法C 陶冶法D 说服法答案 C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陶冶法的体现。10. 单选题 (2015山东济南)中小学教师与教育专家、学者合作,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地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目的。这种教育研究属于()。A 观察研究B 调查研究C 行动研究D 实验研究答案 C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内涵。11. 单选题 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这

6、属于斯金纳提出的哪一类行为?( )A 应答性行为B 操作性行为C 随意行为D 自发行为考点 第二节学习理论解析 斯金纳认为所有行为都可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12. 多选题 (2015山东)下列表述中,与“盈科而后进”所体现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是()。A 不陵节而施B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 随人分限所及答案 A,B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C项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D项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13. 判断题 (2015湖北潜

7、江)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A 错B 对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4. 单选题 (2014江苏南通)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是()。A 个体与环境的统一过程B 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过程C 个体与教育的统一关系D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关系答案 D解析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

8、个体化的统一过程。15. 单选题 (2014广西)元认知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即元认知监控和()。A 元认知知识B 元认知计划C 元认知控制D 元认知调节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所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元认知知识(即对认知过程原知识和观念)和元认知监控(即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16. 单选题 (2014贵州黔东南)()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A 生产力B 人才C 教育D 科学知识答案 C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的体现。17. 判断题 (2

9、015辽宁大连)“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学习的迁移现象。()A 错B 对答案 B解析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学习的迁移现象。18. 单选题 (2014广东河源)()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A 学习过程B 决策过程C 认知方式D 认知过程答案 C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认知方式的概念。19. 单选题 (2015山东)低年级小学生擅自离开座位,老师不予理会,转而表扬那些坐着不动的学生,离开座位的学生也不擅自离开座位了。这反映的是()。A 直接强化B 自我强化C 替代强化D

10、间隔强化答案 C解析 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20. 简述题 (2014福建)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在前排同学后背贴字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的窗户玻璃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九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办法,请你帮我严格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交流。在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亲说:“你的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

11、优的学生,后来还成为了著名企业家。(1)从学生的特点,分析教师应如何看待并教育小辉这样的孩子。(2)联系材料分析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贯彻哪些原则。解析 (1)小辉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并且教育小辉这样的孩子。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变化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该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材料中的李老师对小辉的教育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教师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小辉有自己的不足和长处,李老师既看到了他的缺点也看到了他的优点,并对小辉进行恰当的引导,很

12、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班主任走近小辉,了解他,帮助他,引导他,促使小辉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2)材料中李老师主要运用了德育中的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材料中李老师认识到小辉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最后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了著名企业家。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

13、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教师应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材料中李老师对小辉的教育坚持从优点入手,坚持正面教育,在他正确的、耐心的指导下,小辉最终获得了成功。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案例中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辉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其向好的方向发展,体现了这一原则。21. 单选题 (2015湖北潜江)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A 识记技能B 心智技能C 操作技能

14、D 认知技能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球类、体操、田径等属于操作技能。22. 单选题 (2015广东广西)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A 各科教学B 团队活动C 课外活动D 班主任工作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途径。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23. 判断题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这类动机作用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受到环境或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解析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这类动机作用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受到环境或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这种学习动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24. 判断题 (2015福建)胆汁质的小丁冲动、粗心又鲁莽;黏液质的小林冷静、认真又稳重。可见小林的气质类型比小丁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