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60351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高一历史月考21(2018天津河东区二模1)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意在强调()A郡县制的改革迫在眉睫B郡县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C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D郡县制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产物2(2018湖南株洲二模24)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材料反映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国”与“家”相结合C实

2、行嫡长子继承制D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3(2018天津部二模1)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对于宗庙依然恭敬有加,“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这说明战国时期()A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地位B各国君主仍然维护分封制度C传统的宗法影响依然存在D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势4(2018四川泸州三模24)流传至今的彭氏家训说:“孝始于事亲,忠始于报国。士农工商,各勤其事。冠婚丧祭,必循乎礼务勤俭而兴家庭,务谦厚而处乡里。”据此可知古代宗族管理的主要价值是()A保证宗族内部团结B规范血缘伦理关系C维系家国社会稳定D传承家族礼仪文化5(2018山东青岛二模25)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

3、、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A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B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C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6(2018山东潍坊模24)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7(2018青海西宁一模27)据李藩传记载:“王锷用钱数千万路遗权幸,求兼宰相相。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报来。(李)藩遂以笔涂“兼相”

4、字,却奏上云:不可”材料中敢于驳正皇帝密旨的李藩应该任职于()A唐朝的三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8(2018四川泸州三模25)唐中宗未经中书、门下省附印而私下封官,究竟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所封之官时称“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所看不起。材料表明()A君主决策随意独断B时人有分权制衡的意识C中书门下监察独立D时人有一定的制度观念9(2018广东惠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

5、专制独裁B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D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10(2018广东惠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10)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加强社会流动的重要创造。以下可以证实这一功能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D“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11(2018广东惠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8)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刺史D知州12(2018天津部二模2)“因为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

6、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据此可知,造成中国海权弱化的根本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朝贡贸易体制D封建专制制度13(2018广东肇庆三模27)万历初,张居正为首辅,人称“张相公”,他认为自己“所理者,皇上之事也,所代者,皇上之言也”,“居正请广纳阁员,诏即令居正推。居正因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由此可以推知明朝()A皇权高度集中B内阁首辅大权独揽C形成君臣共主的理政格局D内阁拥有国家政治的决策权14(2018广东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7)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

7、)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自由权利15(2018广东惠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47)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C全体公民D奴隶16(2018湖南株洲二模32)据学说汇纂记载,两辆满载货物的骡车一前一后在爬坡,为减轻骡子负担,两名车夫在第一辆车后推车。此时,前面的车开始滑退,在两车之间的车夫从中间跳出之后

8、,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根据法律规定,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这反映罗马法()A注重程序合法B保护私有财产C主张过失担责D强调法律公平17(2018天津南开区二模3)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这段话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A文明传承B阶级分析C道德标准D政治体制18(2018广东揭阳二模3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

9、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A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B属于自然法体系C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19(2018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二模6)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A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B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使英国国王处于

10、“统而不治”地位20(2018江苏无锡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22)“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治制度。”其中英国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逐步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国家元首权力受法律限制C政府首脑由皇帝直接任免D重现了美国三权分立原则21(2018江苏泰州姜堰区学业水平期末考试21)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要求变革,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为此英国()A颁布了权利法案B实行责任内阁制C实行资产阶级代议

11、制D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22(2018广东肇庆三模33)18世纪末,有个美国政治家认为,危险的野心多半为热心于人民权利的漂亮外衣所掩盖,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该论断的意图是()A为强化联邦政府权力做辩护B呼吁美国人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C论证民主社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D主张政府权力要分权与制衡23(2018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20)1787年宪法形成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二百多年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下列说法符合这一宪法精神的是()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B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C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D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24(2018江苏常州学业水平一模24)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了一个在今后10年减税16万亿美元的法案,这一法案在众议院获得了通过,但在参议院却遭到抵制,无法通过。直面这一状况,小布什总统只好选择与国会妥协,修正其最初提出的减税法案。数周以后,修正后的法案在参众两院分别得以通过,后由总统签署实施。据此可知,美国()A立法权高于行政权B总统对参众两院负责C行政权高于立法权D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25(2018天津南开区二模6)有人评价某宪法是“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的宪法”,但同时这又是一部充满着妥协和智慧的宪法,在这一宪法下,国家成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由此可知,该宪法是()A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