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初探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603094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中低段习作教学初探船山区晓兰希望小学 王海燕 电话 13558978960开篇语: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要让学生回归自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表达得合情合理是当前小学习作教学的任务。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的文章绽放生命的光彩,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的最终追求目标。关键词:兴趣 积累 模仿 一、 培养兴趣 乐于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作也是一样。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愿意习作,高兴习作。小学生具有凭兴趣做事的心理特征。教师应把这些特征与起步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以此为题

2、材,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习作文,让学生在玩中说话,在乐中写话。低年级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首先,我与学生一起谈话,询问最近有些什么新发现。为了表现自己,学生们非常踊跃,纷纷发言。就在他们说得正起劲时,我一下煞住了他们的话题,用有些遗憾的语气说:“老师真想知道大家的不同见闻,可是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在这里说了,这可怎么办呢?大家帮老师想个办法吧。”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用写的办法记下来,让老师慢慢看。于是,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教给他们日记的格式,发给每人一个本子,在本子封面上写上“新发现 新梦想”。从此,学生就开始了用文字抒写自己人生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

3、们不能坚持,不愿意写,教师就应抓住他们希望被赏识、被认同的心理特征,采用一些措施促进他们坚持写下去以至于成为习惯。如:每天设置评优诵读课。选出一些整篇和一些句段写得好的文章让学生诵读,这样做既照顾了个别,让习作优秀者尝到甜头,又照顾了全面,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赏识。以此强化习作兴趣,让习作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另外,我还抓住学生有刊登文章的欲望,虽然他们的文章还不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但我会在一定时间里把一些好的文章、句段做成嫩芽集,并设计封面,写上编者与作者的姓名,在班级内传阅。这一做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坚持写作,乐此不疲。二、积累语言 源头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

4、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有了写作兴趣还不够,还应让学生学会表达、更好地表达。1、欣赏美文 阅读积累教学中,我除了用大量的课时与学生一起品读、欣赏、背诵课文中的美文,还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让学生互相交流美文。教师从报刊书籍中精心筛选出那些短小精悍、以情动人或以智启人的文章,在课堂山朗读,或请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会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感同身受。在欣赏美文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的从遣词造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播指导,使学生不仅欣赏美文,还从中借鉴写作方法。另外,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学习语言的过程。2、摘抄好词佳句 积累语言每学

5、期,我都让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收集好词佳句。学生摘抄了下来,但要真正让那些好词佳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首先应该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课堂上,我结合课文教学,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有意识的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发学生讨论、思考。然后我在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和总结,再让学生品读。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便有了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在选择积累时就不会泛而不精了。其次是提高学生的有效积累。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在所阅读的文章中能轻松的找出好词佳句、段,甚至篇,可是一到写话时能用上的并不多,甚至不能用。为此,我首先做示范,利用课文教学,从引导他们词语运用开始。如:一年级下册的夏夜多美,课

6、后的读读说说有这样的词组练习:青青的假山 青青的- 让学生补充完整。在此次训练时我就在进行词组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句子。如青青的小草我家后院有一大片青青的小草。这样循序渐进,学生慢慢地会用了。另外,我还采取“经常翻看”以及多读、多记等方法帮助学生运用。3、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学生写作文时找不出好的材料,没有素材可写。其实素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学会积累生活。在学习课文时,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关键是作者善于运用眼、耳、鼻等器官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学生由此受到启发,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并细细地体会。然后写成日记,如果当天时间仓促,可以引导学生写纪要,也

7、就是只记主要内容和中心。比如有的同学记录:今天在公共汽车上见一位比自己小的同学主动让座。中心:小同学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另外,为了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学会筛选素材,我每周用一节课时间进行素材交流,和学生一道选出那些新颖的、有意义的素材相互借鉴。三、模仿写作 进步的阶梯模仿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天性。作文是一种技能,客观存在着某种规律。吕叔湘老先生说:“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他还说:“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模仿在学生初始的写作阶段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片

8、段的仿写学生刚开始作文,对一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很难把握。因此,要加强片段的仿写,从仿写中使学生了解段的构成,逐步形成段的概念。如:学了翠鸟一课后,仿照作者对翠鸟的外形描写的方法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鸟的外形。2、句式的仿写。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石,好语言的准确适用,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撷取课文中极富生命力的语言,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句式训练。在阅读教学时,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加以内化运用,使学生学会用具体的语言把重点词语表达清楚。其次在学习课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饰手法的句子时, 我又引导学生领略其精妙之处并进行迁移模仿。3、篇章的仿写低年级的仿写应该引导

9、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在学习课文时教会学生发现常见的文路构思,并有意识地依照这种思路来行文,以此积累布局谋篇。如:秋天的雨很明显是按“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秋天的动物”这样的顺序描写了秋天的雨的活力。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这几段,发现写作思路,然后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举例说明写什么可以用这种方法,然后以秋天的风或春天的雨为题仿写。在仿写中,我要求学生仿中有变,仿中有新,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真情实感。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方法,可以推动学生向完全独立性的作文过渡。结束语:兴趣、积累、模仿铺垫了学生的习作之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参与积累,融入模仿,真切的感受习作的快乐。孩子们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溢于字里行间。一个个小“作品”新颖独特,鲜活有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