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笔记(计算类题目)-企业成本管理会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602055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题笔记(计算类题目)-企业成本管理会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题笔记(计算类题目)-企业成本管理会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题笔记(计算类题目)-企业成本管理会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题笔记(计算类题目)-企业成本管理会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题笔记(计算类题目)-企业成本管理会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题笔记(计算类题目)-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题笔记(计算类题目)-企业成本管理会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题笔记(计算题)2015年1月1、 完全生产成本=主要成本+制造费用完全销售成本=完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及配送费用+一般间接费用主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一般题目会如下:直接材料部分:用料1000KG,每单位(KG)的成本为5元,则总直接材料为1000*5=5000元。直接人工部分:用工总计100小时,A部门的工资分配率为每小时15元,则总直接人工成本为:100*15=1500元。制造费用部分:某产品总用工15小时,在A部门的制造费用分配率为13元,则总制造费用为15*13=195元。2、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以下内容:支付给高层管理入员的工资。为现有厂房

2、支付的租金或税金。机器设备的购置成本以及企业提取的相关折旧费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边际成本: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额。边际成本=生产(x+1)单位的产品的总成本一生产x单位产品的总成本3、 成本性态:(课本第三章中各个图形的说明及其变化,理解并能够画出来)4、 最常用的存货量控制包括:再订货点(ROL)是指决定再次订货时现有存货的持有水平。公式:再订货点=今存货的最高耗用量X收到订货的最大间隔时间 最大间隔时间是指从发出订单至收到订货之间的时间间隔。最低(缓冲)持有量:是指为避免缺货允许存货持有的最低水平。公式: 最低持有量=再订货点-(平均耗用量X平均间隔时间)最高持

3、有量:是指存货持有量达到了造成企业资源潜在浪费的水平.它与企业储备能力的增加有关,会导致额外成本的增加。 最高持有量=再订货点+再订货量-(最低耗用量X最低间隔时间)再订货量:是指企业达到再订货点时需要采购的存货量。在一个简单的存货控制系统中,它是最高持有量与最低持有量之间的差.公式: 再订货量=最高持有量-最低持有量平均存货量:是指企业在多数时间内持有的存货量.公式:平均存货量=缓冲持有量+1/2再订货量5、 经济订货批量:经常使用的一种固定再订货量的方法是计算经济订货量。这种机制假设平均存货量总是等于再订货量的一半,那些持有安全储备存货的企业不适用于这种机制。这种机制通过考查存货持有成本与

4、订货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最低存货总成本。如果订货量较小且订货频繁,则订货成本会增加,但存货持有成本较低。如果订货量较大而订货次数较少,则订货成本较低,但储存成本会上升。经济订货量可以通过下列公式加以推导:EOQ=根号下(2CD/H) 其中:C=单次订货成本;D=一定时间内的存货需求量;H=一定时间内单位存货的持有成本6、 用存货计价方法,求销售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见自考通单元测试(三)9题)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注意各种方法成本的计算!7、 衡量劳动力效率的指标:生产率(或效率) = 生产实际产量的预计工时/生产实际产量的实际工时生产能力比率 = 实际工时/预算工时生产量比率

5、 = 生产实际产量的预计工时/预算工时 这三个指标有如下联系:生产量比率=生产率(或效率)X生产能力比率完全成本法的目的是将企业全部间接成本恰当地分配给某一产品、服务或部门。这样能够将成本中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描绘得更加精确。从而正确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然后与其销售收入相配比。8、 出于完全成本法的目的,通常将要分摊的间接费用划分为三类,即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与配送费用。如果公司采用完全成本法,应该将制造费用计入主要成本。9、 边际成本法在计算销售成本时只计算变动成本。该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得到这件产品的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以定义为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的余额。边际贡献

6、减去固定成本后,可据以判断企业是否赚取了利润。因此损益可以通过下式计算:损益=总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如果总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企业将赚取利润;如果总边际贡献小于固定成本,企业则产生亏损。边际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账面存货计价的处理不同。使用边际成本法时,账面存货按照生产的边际(变动)成本计价,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以及变动制造费用。边际销售成本包括边际生产成本以及任何变动销售与配送费用,如佣金。10、 工作成本法下:成本加成法例子:总单位成本为5元,加成20%,则销售价格为5*(1+20%)=6元,毛利率=(6-5)/6=16.7%11、 工序成本法(题目例子见自考通全真模拟演练(一)9

7、题)12、 残料:(题目见自考通全真模拟演练(二)10题)有两种会计方法可以确认出售残料的收入:简单地将出售收入计入当期的总收入。将残料收入从当期生产成本和非正常损失成本中扣除。13、 损益平衡点损益平衡点就是总成本等于总收入的业务量水平。损益平衡点(BEP)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损益平衡点=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损益平衡点销售额也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额=要求的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量比说明了当业务量水平发生变化时利润水平是如何变化的。利量比=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安全边际:是指预计的销售收入与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额之差,可以表示为销售量、预计销售量的百分比或预计销售收入的百

8、分比。画出损益平衡图,并简要说明。损益平衡图是用图形来表示不同业务量下的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如图6一l所示。可以用它来计算不同业务量水平下企业希望达到的销售量、成本、收入及利润或损失水平。纵轴表示成本与收入,横轴表示销售量。销售收入线从原点出发,以固定斜率上升直至达到全部产出能力。固定成本线是水平的,因为固定成本不随业务量的上升而变化。总成本线开始于固定成本线初端,按固定斜率上升,表示变动成本稳定上升直至达到全部产出能力。损益平衡点位于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安全边际表示为预计销售量与损益平衡点销售量之差.14、 投资回收期法:回收期计算公式: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残值)/每年现金净流入

9、15、 平均报酬率法:(ARR)平均报酬率=(平均净收益(利润)一年折旧费)/(初始投资成本一残值)X100%16、 净现值法(NPV)净现值法试图找到按当前价格表示的未来现金流的总价值。这种方法涉及五个步骤:确定投资的有效寿命。确定企业相关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如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存在通货膨胀,未来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都需要折现.确定正确的折现率,通常做法是使用当前的银行利率.使用恰当的折现率计算该项目使用寿命期内收到的每笔收入的现值.总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抵减初始投资成本即得到净现值.如果净现值是正的,应该考虑该投资项目;如果净现值是负的.就要拒绝该投资项目。比较相互排斥的项目的结果,选择净现值最高的项目。17、 各类财务比率计算(见课本,无其他办法,记住公式!)18、 标准成本法下差异分析(理解并记忆公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