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土方开挖、垫层施工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59921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土方开挖、垫层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础土方开挖、垫层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础土方开挖、垫层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础土方开挖、垫层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础土方开挖、垫层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土方开挖、垫层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土方开挖、垫层施工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XXX产业园4.1期(A区一标段)工程【基础土方、垫层、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施工单位:XXXXXXXXXX有限公司编 制 人:XXX 审核人:二XXX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目 录一、基础土方开挖、混凝土垫层施工方案工程概况 3编制依据及目的 3施工前组织及技术准备工作 3施工测量放线 5土方施工方法 6垫层模板 7基础土方流水作业段划分 7施工工艺 8 质量标准 8注意事项 9设置基坑排水系统 10垫层混凝土施工 11工期进度计划安排 14柔性防水及面层保护层施工 15二、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工程概况 16测量放线 16模板工程 16钢筋工程 17混凝土工程

2、 20施工工艺 28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28工期进度计划安排 29基础土方开挖、混凝土垫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产业园4.1期(A区一标段)地下室基础土方开挖及混凝土垫层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地下室建筑面积8220M2,土方5.5M以下的桩、墩承台、基础梁及承台土方约6000M3,灰砂砖砌基础模板350M3,C15混凝土垫层900M3,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拟定此施工方案。二、编制依据及目的编制依据是按照XXXXXX产业园4.1期(A区)的设计图纸要求、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要求以及该工程地形地的实际情况从施工角度编制的;编制目的是为了给该分项工程提供建筑物定

3、位、平面、垂直度控制及高程控制测量的依据,引导基础土方施工、混凝土垫层及底板混凝土施工等分项工程有序的顺利进行,及时地满足施工需要。 三、施工前的组织及技术准备工作1、本公司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了仔细阅读及理解,在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前提下, 根据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规范,从施工角度编制此施工方案,并上报监理单位审批。2、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工长及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人员和班组长按此方案严格执行。3、管理及施工人员安排:姓名所在岗位资格证书备注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资格证书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资格证书计划预算管理造价师资格证书技术负责人工程师资格证书质检员岗位资格证书测量放线工长岗位资格证书

4、施工工长岗位资格证书施工工长岗位资格证书钢筋工长岗位资格证书安全员岗位资格证书水电工长岗位资格证书资料员岗位资格证书四、施工测量放样1、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坐标点、水准点进行接收,对桩基施工队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交接正确无误后引入基坑,并加以保护。2、将地面上部测设好的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引入基坑,并设置临时控制点。3、轴线网测量控制方法:(1)根据设计图纸及建设单位、桩基施工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桩,使用经纬仪和钢卷尺测设建筑物轴线,同时在建筑物外周适当位置处设置各轴线的半永久性龙门桩,本工程大部分轴线控制点都可以标识在围墙上。(2)设计轴线测设以后,再进一步用钢卷尺以平移法和勾股弦法测量

5、。出各构件的位置线。(3)控制定位放线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10000,测角误差不得大于6秒,轴线误差不得大于5mm。4、高程测量控制(1)引测现场水准点和施工标高:根据设计图纸及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引测施工现场半永久性高程控制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决定半永久性高程控制点的位置(一般在建筑物20m以外而且又不影响施工的位置处),利用半永久性高程控制点作为后视点来传递和复核楼层标高。(2)依据现场布置的半永久性高程控制点在上部结构施工期间,利用水准仪、钢卷尺、水准尺沿建筑物外墙向上引测若干个标高标识点,并经复核无误以后再将标高标识点弹线连接起来作为上部结构施工的标高控制依据

6、,在施工时采用钢卷尺垂直测量施工点与标高标识点连接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方法控制施工部位的标高。五、土方施工方法1、为保证开挖质量和进度,本工程分别按承台、基础梁、板标高机械开挖成型。在开挖过程中严密监控,确保工程桩不被破坏。2、机械选择和配备:挖土机选择壹台W-200型反铲挖土机大面积开挖,壹台小型反铲挖土机对基槽基坑开挖,配备叁台自卸汽车挖运施工,其它辅助机械根据需要配备。3、拟定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反铲挖土机开挖用人工配合,不得挖到设计标高以下,机械如不能准确的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该标高以上暂留一层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配合挖至设计标高。4、机械开挖到距槽底2030 cm以内后,测量人员

7、测出距槽底50 c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槽板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桩,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根据轴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槽尺寸,修整边坡和基底。六、垫层模板地下室四周外侧、承台四周、基础梁两侧、集水井四周等部位按照设计图纸的几何尺寸、形状砌筑模板,采用灰砂砖砌筑,砌筑砂浆为M5的水泥砂浆,墙厚分别为115、240厚。七、基础土方流水作业段的划分1、基础土方分段施工:第一段土方挖运施工从1轴8轴E轴N轴处,以轴线内HJD为界线分开;2、第二段土方挖运施工从8轴15轴G轴N轴基础土方挖运施工(以HJD为界);同时进入第一段的灰砂砖砌筑垫层模板施工;3、第三段土方挖运施工从15轴23轴处G轴N轴

8、(以HJD为界);同时进入第二段的灰砂砖砌筑垫层模板施工(按设计要求梁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同时进入第一段C15混凝土垫层施工;4、第四段土方挖运施工从29轴36轴处H轴N轴基础土方施工(以HJD处分段);同时进入第三段的灰砂砖砌筑垫层模板施工(按设计要求梁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同时进入第二段C15混凝土垫层的浇筑施工; 5、第五段土方挖运施工从23轴29轴E轴J轴处的基础土方。同时进入第四段的灰砂砖砌筑垫层模板施工(按设计要求梁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同时进入第三段C15混凝土垫层施工;6、第六段土方挖运施工从8轴23轴E轴G轴的基础土方。同时进入第五段的灰砂砖砌筑垫层模板施工(按设计要求梁的形状及

9、几何尺寸);同时进入第四段C15混凝土垫层施工;7、第七段土方挖运施工从23轴1/29轴E轴G轴(含旁车道)的基础土方;同时进入第六段的灰砂砖砌筑垫层模板施工(按设计要求梁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同时进入第五段C15混凝土垫层施工;8、基础土方及垫层共为七个施工段,各施工段以此类推进行分段施工流水作业。八、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测量放线验线确定开挖的顺序平均下挖及外运人工挖至设计标高验槽复线砌垫层砖模浇灌C15混凝土垫层柔性防水层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养护验收及资料整理。九、质量标准土方开挖工程质量要求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桩基 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

10、标高-503050-50-50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50+300-100+500-150+100_3边坡设计要求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方做地(路)面的基层十、注意事项1、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2、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预留200300m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3、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4、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

11、桩、标准高程桩。5、应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开挖,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形成一定坡底,以利排水。6、夜晚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牌,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7、场地表面应尽量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底,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底,清理坡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十一、设置基坑排水系统1、基坑排水按照设计要求及部位设置集水井(1.0m1.2m1.0m),底板及四周用混凝土浇筑,有积水时用移动潜水泵,将水排至基坑顶部排水沟中,汇入市排水管网,降大雨时增加排水泵,并随时将水从基坑排出。2、根据现场的实际

12、情况,为防止下暴雨时,地表水大量进入地下室,临近生活区、材料堆场及加工区之间的道路因地形的特殊性,下暴雨水时常发生积水现象,在基坑施工时对道路临近基坑处砌800高的挡水墙,以防地下水大量流入基坑。3、若设计基础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至低于开挖底面0.5 m以下。然后再开挖。十二、垫层混凝土施工 垫层混凝土强度为C15,厚度为100MM。基础人工挖孔桩检测试压过程中用大量黄砂做静压检测试验,由于该工程施工现场窄小,无法堆放黄砂到装修时使用,所以经业主及监理单位拟定该黄砂使用在基础垫层之中,现场搅拌C15垫层混凝土。1、混凝土配合比及材料要求(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根据

13、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确定,并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和经济的原则。(2)按照各施工部位混凝土强度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原材料到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或检测中心统一试制,开具混凝土配合比单。(3)配料混凝土的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4)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5)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粗骨料的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6)骨料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不能有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2、混凝土的拌制(1)混凝土的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如下表所示: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混合材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2)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