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59694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程问题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程问题教学设计东阳市虎鹿镇中心小学 王婷一、教学目标:1.利用行程问题中的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2.理解数学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行程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难点:利用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学生说出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并用字母来表示其关系2.对应三个小的练习若小明每秒跑4米,那么他5秒能跑_米;小明用4分钟绕学校操场跑了两圈(每

2、圈400米),那么他的速度为_米/分;已知小明家距离火车站1500米,他以4米/秒的速度骑车到达车站需要_分钟.(学生3分钟自己完成,然后小组长对答案)问题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延续新知,也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连续性、关联性(二)探究学习1.相遇问题: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区倡导大家锻炼身体,聪聪和明明兄弟两人决定每天早起跑步,明明每秒跑4米,聪聪每秒跑6米,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分析:用线段图表示为: 聪聪x秒跑的路程:6x 明明x秒跑的路程:4x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即列方程): 6x+4x=100问题设计意图:相遇问题是本节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

3、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探究思索能力。我选择了充满具有时代气息生活原味、体现学生身边的故事来串连。既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又巧妙地分散了难点,使学生顺利地达到了教学要求。并且非常有效地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趣地生活画面,使学生充分体验了数学生活的变化乐趣。2.追及问题:多媒体展示课本引例:小明每天早上在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言课本,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追上小明是距离学校还有多远?动画演示爸爸追上小明的过程师:路程问题我们通常会想到用线段来

4、表示它,读清题意,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段图”表示他们所走的距离呢?如何设未知数?生:能(学生齐答)师:谁能上台画一画。生:(学生有点为难)师:分组讨论解决,各组选派一个代表发言。学生讨论、画图,教师下组指导。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图后引导学生分析所画的线段图。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需要必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相互转换来分析题意,理清已知量和未知量。线段图就是用图形语言来表达题意,列方程就是用符号语言来表达题意。我们要学会将三者相互转化。师:思考下列问题,找出本题中的相等关系?课件出示:(1)爸爸追上小明时所用的时间与小明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2)爸爸追上小

5、明时所走的路程与小明所走的路程有什么关系?生:小明走了5分钟后到被追上所用的时间与爸爸追上小明用的时间相等。师:谁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相等关系?生:小明所用时间爸爸所用时间5师:还有其它等量关系吗?生:爸爸所走路程小明所走路程师:由这两个相等关系,你能列方程解答这道题吗?生:能师:请大家在草缟纸上完成。指名两名学生板演后讲评师:我们将这道题改一下:小明在5 分钟也同时发现忘记了带课本,则立即返回,你能根据这一情景提出什么问题吗?生:爸爸出发多长时间能把书交给小明?生:爸爸将书交给小明走了多远的路程?师: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好。不改条件是一个追及问题,改变条件成了相遇问题,这是行程问题中的两种类型

6、。这一相遇问题,你能用图形语言来表达吗?生:能学生画图,指名板演后讲评师:画出了线段图,能找出相等关系吗?生:小明返回与爸爸相遇所行的时间与爸爸所用的时间相等生:爸爸所走路程与小明返回所走的路程之和等于小明5分钟走的路程。师:请大家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讲评设计意图:追及问题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直观演示,使学生能较好地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出此类应用题的变化特点及规律。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结合的分析能力,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加强。(三)学习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学会了画“线段图”来描述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生:我知道了列方程解应用

7、题的步骤生:我还知道了解应用题时要找准等量关系。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等量关系不仅要学会用文字语言描述,也要会用图形来描述,实现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四)布置作业多媒体出示作业(分层布置)1.某校新生列队去学校实习基地锻炼,他们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进,走了3小时,一学生回校取东西,他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返回学校,取东西后又以同样速度追赶队伍,结果在距学校实习基地1500米的地方追上队伍,求学校到实习基地的路程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典型的追及问题(返回又追及),使学生明确追及问题的解决方法,既可设时间(间接设),又可设路程(直接设),能画线段图使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就更形象更明了。2.某初一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运货汽车的速度为35千米/时,_?”(横线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请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并列出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