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维生素D佝偻病综述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59579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维生素D佝偻病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抗维生素D佝偻病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抗维生素D佝偻病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抗维生素D佝偻病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抗维生素D佝偻病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维生素D佝偻病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维生素D佝偻病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vitaminD-resi-stantrickets)是一种肾小管 遗传缺陷性疾病,发病率约1: 25, 000。有低血磷性和低血钙性两种。比较多 见的是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又称家族性低磷血症(familialhypophosph- atemia),或肾性低血磷性佝偻病(renalhypophosphatemicrickets)。本文从临 床症状、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研究现状对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展开论述,结合 相关文献,合理分析,对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进行了细致解析。关键词: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临床症状疾病诊断临床治疗研究现状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VitaminD-r

2、esistantrickets)有低血磷性和低血钙 性两种。多见的是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又称家族性低磷血症。低血磷酸 盐性佝偻病是家族性的或罕见为获得性的疾病。其特征包括低磷酸盐血症,肠道 钙吸收功能障碍,对维生素 D 无反应的佝偻病或骨质疏松。家族性低血磷酸盐性 佝偻病为X连锁显性遗传。女性患者骨骼疾病较男性为轻,可仅表现为低磷酸盐 血症。散发的获得性病例常与良性间质性肿瘤有关(癌基因性佝偻病)。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近端肾小管对磷酸盐重吸收减 少,小肠对钙,磷酸盐吸收亦减少。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水平正常。低血磷 酸盐性佝偻病可分为两型。I型,肾脏合成1, 25-二羟

3、维生素D3减少,导致其 血浆浓度降低。II型,1, 25-二羟维生素D3血浆浓度正常或升高,而细胞对1,25-二羟维生素二反应降低。临床症状本病各种症状比维生素D依赖性拘楼病出现的晚,血磷低下,尿磷增加,对 一般剂量维生素 D 没有反应,钙从肠道吸收不良,尿钙减少或正常,从出生后一 年末到第二年初才出现症状。患儿一般状况良好,没有肌张力低下表现。将近周 岁时下肢开始负重,才发现症状,O型腿或X型腿常为最早发现的体征,其他佝 偻病的骨骼变化很轻,常不被家长注意。严重的有进行性骨骼发育畸形和多发性 骨折,并有骨骼疼痛甚至不能行走,有时出现严重的鸡胸、漏斗胸、肋外翻、“手 镯”及“脚镯”等。身长增长

4、多受到影响,使生长发育停滞,但在年长儿发病者 对其身长增长影响不大。双下肢弯曲畸形,下肢疼痛,行走无力,骨质疏松或多 发性骨折,牙釉质发育不良,牙痛,牙易脱落且不易再生,患者智力正常。X 线骨片可见轻重不等的佝偻病变化,活动期与恢复期病变同时存在,在股 骨、胫骨最易查出。实验室所见主要以低血磷为主,多在0.65mmol/h (2mg/dl) 左右,血钙可在正常范围内或偏低。尿常规和肾功能正常,尿中无氨基酸。肾小 管回吸收磷率降低。并发症:有进行性骨畸形和多发性骨折,并有骨骼疼痛,甚 至不能行走牙质较差。身材矮小。疾病诊断诊断特点:(1)多在l-2岁后发病,有家族史,并有1/3散发病例,也可继发

5、 于汞铝中毒。(2)重症活动性佝偻病,骨疼、生长慢,但若年长儿发病者,生长 发育可正常。(3)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多,血钙减低或正常。尿钙正常,粪钙 增多。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4)用一般剂量维生素D治 疗无效。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所见主要的生化异常是低血磷,但应注意不同性别、年 龄与血清之间的关系。血清磷值下降0.480.97mmol/L(1.53.0mg/dl),多在 0.65mmol/L(2mg/dl)左右,血钙值正常或稍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虽 然存在低磷血症,但尿磷仍排出增加,说明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障碍从未发现有 氨基酸尿、葡糖尿、磷酸盐及钾。有人发现即便有

6、肾小管磷重吸收障碍,在出生 的最初几个月,由于肾小球滤过率相当低,血清磷浓度可能正常。所以最早的实 验室异常可能是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尿常规和肾功能正常,肾小管回吸收 磷率降低。X片诊断:X线骨片可见轻重不等的佝偻病变化,活动期与恢复期病变同时 存在,在股骨、胫骨最易查出。有骨龄落后膝外翻或内翻。干骺端增宽,呈碎片 状,骨小梁粗大在胫骨近端、远端以及股骨、桡骨、尺骨远端干骺端皆可出现杯 口状改变。鉴别诊断1、低血钙性抗D佝偻病一般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磷正常,而血钙减 低,晚期出现手足搐搦症。血氯增高并可出现氨基酸尿。2、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1岁发病,可 出现重

7、症佝偻病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和牙釉质发育不全。多数以低钙 血症为特点,有时有手足搐溺症发作。血清磷正常或减少。血清碱性 磷酸酶显着增高。骨与肝的碱性磷酸酶的同功酶增高。尿钙减少,大 多数含有氨基酸尿。治疗上必须用超量维生素D (可高达正常治疗量的100倍)或25-OH” 0.4-0.7毫克/日,亦可应用1,25- 用 其生理量1微克/日即可使之治愈。或以l a-0H 2微克/日口服亦可 收到同样效果。3、肾小管酸中毒多为先天性远端肾小管不能分泌氢离子,以致产生体内 酸中毒,并影响到肾小管中钙、钾、磷的吸收。有家族史及酸中毒, 生长迟缓,易感染,活动性佝偻病或骨软化症,脱水,多尿;肾钙化、 肾结石

8、;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氯升高,血钙、磷、钾可降低。 尿PH呈碱性或中性(6),尿钙升高。治疗纠正酸中毒给予碱性药; 授予维生素D和钙剂;纠正低血钾症;其他:双氢克尿塞1毫克/公斤/ 日,治近端肾小管酸中毒有一定疗效。氨苯喋吮治疗远端肾小管酸中 毒有一定疗效。继发性患者可除去病因。4、既往有肝、肾疾病或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史,又有重症活动性佝偻病 的改变,应考虑有无肝性、肾性或抗癫痛药物性佝偻病的可能性。5、范可尼氏综合征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少见病,近端肾小管受 损,对钙、磷、碳酸氢根、钾、钠、糖、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重吸 收不全即发病。小儿生后4-6月之前为正常发育。其后出现多饮多尿,1

9、 岁出现发育障碍、纳呆、营养不良、脱水、酸中毒、全身无力。多 数病例在组织中胱氨酸沉着,可见肝、脾肿大。血钙、磷、钾可降低; 血碱性磷酸酶及血氯增高,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以糖尿、氨基酸 尿、磷酸盐尿和低磷血症,呈现明显发育障碍与重症佝偻病为特点。 治疗以根治原发病为主。对酸中毒、低钾血症及脱水等症状给以对症 处置。给予大剂量维生素 D 和无机磷治疗佝偻病。对伴有胱氨酸病的 范可尼综合征应摄入无胱氨酸饮食。6、脑、眼、肾综合征(Lowe氏综合征)1952年由Lowe等首先报告,本征 为智力障碍,绿内障或白内障之眼症状,代谢性酸中毒,蛋白尿,有 机酸尿,腱反射消失或减弱,肌力减退,尖叫以及各种佝

10、偻病症状的 综合征。现在多认为男性是伴性隐性遗传,为肾小管酸中毒的远端型; 女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近端型,两者之肾小管损伤部位也不相 同。治疗因病因不明,只有对症治疗。对酸中毒以碱性药物加以纠正。 对何楼病投予维生素 D1 日 2000-5000单位或更多。对绿内障进行虹 膜切除术,不然就变成眼球痨,或永久性失明。7、低磷酸酶血症:亦称低磷酸酶性佝偻病、Rathbun氏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其特点是血清碱性磷酸酶减低;骨样组织无钙沉着或因不能 正常骨化而发生骨异常,轻者骨骼表现如佝偻病状,重者骨化延迟或 不能骨化造成畸形;血及尿中过量的磷酸乙醇胺存在为主症的家族性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11、血碱性磷酸酶降低,血磷正常,血钙增高。 无适当治疗方法。有人报告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高磷饮食可使病情进 步。因伴有高钙血症,禁用维生素D治疗。有人主张碱性磷酸酶对镁 剂敏感,可口服或注射硫酸镁。疾病治疗治疗原则是防止骨畸形,尽可能使血磷升高,维持在0.97mmol/L (3mg/dl)以 上,有利于骨的钙化。维持正常的生长速率,又要避免维生素D中毒所致高尿钙、 高血钙的发生。I型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的治疗包括分数次口服磷酸盐13g/(kg.d),同 时使用1,25-二羟维生素D3,始量为0.015-0.02 口 g/(kg.d),渐增加至0.03 0.06 口 g/(kg.d),达最大量为2 口 g

12、/d进行维持。治疗后可见血磷酸盐浓度升高, 碱性磷酸酶降低,佝偻病痊愈,生长加快。但高血钙,高尿钙和肾功能下降可妨 碍治疗。II型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对治疗反应很差,仅予磷酸盐替代来降低低血磷酸 盐的程度。患有癌基因性佝偻病的成人,随着产生体液因子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 磷酸盐的小细胞性间质肿瘤被切除,疾病即可显着改善。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开始用量为每2-5万单位逐步增加,有的患者须 每日服用数十万单位,方能增加肾小管对磷的再吸收,改善骨病。我们 采用维生素J 60万单位至120万单位/隔日或隔3日肌注一次,总量为 480 万至 3000 万单位不等。剂量

13、过大可发生维生素 D 中毒,如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多尿、肾损害(蛋白尿、管型及红细胞)、软组织软化、尿钙 增多、血钙升高。维生素D量可减至只要能防止骨骼畸形即可,不必要 求X线骨片恢复正常。25- 丄的应用100-200单位/日,可以治愈该病的佝偻病征象,但对血生化恢复和生长发育无效。1.25-(O 1 微克/次,静脉注射,有暂时改善肾小管回吸收磷的功能,口服无效, 亦可用Ia-OH=2微克/日口服亦收到同样效果。如果给予足够量的口服磷剂,使血磷浓度升高,达到骨可进行钙化水平时(血磷4 毫克/分升), 本病能迅速治愈。2. 磷酸二氢钠及磷酸氢二钠液(前者18克,后者145克加水到1000毫升

14、) 。 每日服5次,每次10-20毫升可以减少维生素D用量。以上剂量也应根 据临床及化验检查以及患儿年龄大小加以调正。3. 治疗时以血钙、尿钙和X线长骨片为指标。适宜的维生素D剂量可使长 骨片上的活动性佝偻病完全恢复正常,血钙不超过12毫克/分升,尿钙 每日排出量不超过 200 毫克。血磷一般不易正常,如上升至 4 毫克/分 升,就可能发生维生素D中毒和肾损害。如见到维生素D中毒症状,但 佝偻病症状未见好转,可把维生素D减至安全量,然后加大磷酸盐用量, 可促进全愈。儿童经治疗后至发育期若干骺端已愈合,骨骼已停止发育, 应减少维生素D用量(约为每日2.5万-5万单位),此量可预防骨质软化。4.

15、静脉注射或口服钙剂,可使磷的转运和重吸收增加。5. 维生素C200-500毫克口服,降低尿PH值,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6. 严重骨骼畸形需要骨科手术矫形。手术前应去儿内科治疗使骨质内钙、 磷增多,但在手术前两周内及手术后患者还未起床前,应停用维生素D, 以防止手术后不活动所引起的大量骨骼脱钙和严重高血钙症及肾脏损 害。此外,为了预防血钙过高,每13月检查一次24小时尿钙和尿肌酸酐。尿 钙与尿肌酐的比值正常为0.150.3。如果这个比例大于0.4,说明维生素D或 DHT 的剂量太大,应及早减量,以减少中毒的机会。有人提倡用利尿剂如双氢氯 噻嗪1.52mg/kg/d,分次口服,可避免高钙血症,

16、并可使血磷浓度明显增高。疾病预防抗维生素D佝偻病表现为X性联显性遗传,男性患者将此病传给女孩,女性患者 可传给男孩和女孩;偶见一些病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亦有部分病例为散发 性。预防方法参照先天性疾病的预防方法造成先天性疾病的原因甚为复杂,包括 妊娠期间的感染高龄生育、近亲婚配辐射、化学物质、自体免疫、遗传物质异常 等。预防措施同其他出生缺陷性疾病,为降低和扭转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预 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 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 (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 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 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