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举报须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595330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访举报须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访举报须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访举报须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访举报须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访举报须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访举报须知信访举报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信息和案件线索的重要 来源,是社会公众对党员干部、监察对象进行监督的重要渠 道,是人民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形 式。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力量源泉,纪检监察系统信访举报 工作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一、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受理范围(一)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按照管理权限分级受理下列 信访举报:1、对党组织、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 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的纪律和其他败 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2、对监察对象不依法履职,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 业以及道德操守等规定,涉嫌

2、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 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 务违法、职务犯罪行为的检举控告。3、党组织、党员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 其他处理不服提出的申诉。4、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的申诉;被调 查人及其近亲属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侵 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的申诉。5、对原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不 服未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诉。6、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批评建议。(一)纪检 监督对象:各级党组织、党员。(二)反映下列事项的信访举报,纪检监察机关不予受 理:1. 依法已经、正在、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裁决、

3、行 政复议等途径解决的。2. 依照有关规定,属于其他机关或者单位职责范围的。3. 仅列出违纪、职务违法犯罪行为名称,无实质内容的检 举控告。二、监察六类人员监察对象具体包括:1. 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 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 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 理的人员;2. 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 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4. 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 事管理的人员;5.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

4、事管理的人员;6. 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三、受理原则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受理信访举报。请按照被反映人的级别和属 地,向相应纪检监察机关举报,不要多头举报、越级举报。四、注意事项1、反映问题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和网络举报方式 进行,提倡实名举报。来访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相应纪 检监察机关信访部门反映。2、反映问题应明确被反映人信息(姓名、单位、地区、 职务等),准确反映问题(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 违纪违法事项、主要证据、涉及人员、涉及违纪违法金额等), 详细提供证据材料、照片或录音视频等附件信息,注明举报 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单位或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3、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有关规定,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 实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 据。如有诬陷、制造假证等行为,必须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