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技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59435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棉花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棉花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棉花种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棉花种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棉花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种植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棉花种植技术?棉花种植技术意见为了提咼农民种棉效益,确保丰产丰收,在总结各地种棉经验的基 础上,提出以下技术意见:一、严把播种质量关1 .选择优质高产品种。以适合我市种植的国审冀668为主推品 种,同时示范优质杂交棉冀杂 3268、冀杂566和中棉29等品种;2 .播前晒种。选晴天,将种子摊在非水泥地上,晒种4 - 5天,以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3 .适时播种。一般掌握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6 C开始播种。 大体时间:地膜棉适宜播期在4月20 30日,露地棉在4月25日 以后。4 .选择适宜播种方法。目前我市大多数地方采用地膜覆盖种植 棉花。由于土壤类型不同,要选择不同播种方式:沙性土壤要

2、先播种 后盖膜,以防土表板结压苗;粘土地和盐碱地先盖膜后播种,有利于 提高地温,防止返盐。出苗后应及时放苗,以防灼烤伤苗。5 .增加播种量。人工穴播亩用种量 1.5公斤,每穴点播3 4 粒,集中摆放;机播亩用种量 2 2.5公斤。二、科学管理1 .确定适宜密度。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力、不同栽培方式选 择不同的种植密度。国审冀 668品种,一般地力每亩2500 2800 株;瘠薄地、旱地,每亩3500株以上;简化栽培的地块每亩 2000株左右。冀杂3268品种,常规栽培的每亩2000 2200株;简化 栽培的每亩1800株左右。冀杂566品种,常规栽培的每亩1800 株;简化栽培的每亩1500株

3、左右。DP99B每亩3500株以上。2 .适时打顶。采用常规栽培的地块,7月15 20日打顶;简 化栽培的地块,7月10 15日打顶。DP99B还应注意在8月上中 旬打去群尖。3 .及时揭膜。为防止后期早衰,要及时揭膜,时间掌握在6月下旬进行。三、推广适用技术(一)平衡施肥技术为提高棉花综合抗逆能力,要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按照 适 氮、增磷、重钾、补微的原则,将氮、磷、钾比例调整到1 : 0.5 0.6 : 1。同时补施硼、锌等微量肥料,以提高座桃率。1 .重施底肥。全部磷、钾肥和 50% 60%的氮肥底施,亩施 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15 20公斤、硫酸钾15 20公斤,硼肥 1公斤,腐熟

4、有机肥2方。2 .追施花铃肥。7月上中旬每亩追施尿素10 15公斤,底肥 少、长势差的地块,可增施磷酸二铵 15公斤。追肥后要及时浇水; 无水源条件的应趁雨追肥。3 .叶面喷肥。中后期每亩用尿素 0.5 1.0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或富万钾15毫升,加少量硼酸,兑水50公斤喷雾。7 10 天喷一次,共喷2 3次。(二)系统化调技术系统化调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加抗逆能力;有利于控制植株旺长, 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关系,减少蕾铃脱落。因此,要推广棉花系统化 调技术,特别要重视蕾期化控。一般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逐 次增量的原则,全生育期喷施缩节安3 4次:第1次在6月中旬, 使用量1.5克/亩;

5、第2次在7月上旬,使用量2.0克/亩;第3次 在7月底,使用量3.0 4.0克/亩。如果地力好,仍有徒长趋势的地 块,在8月中旬可增加一次,使用量4.0克/亩。(三)简化栽培和间套种技术1 .简化栽培技术。简化栽培是棉花节本增效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技术要点是:(1 )降低密度。常规品种亩密度大体在 1800 2000 株,杂交种亩密度1500 1800株。(2)早打顶。一般在7月10 15日。(3)增加底肥投入。一般比常规栽培亩增施尿素7.5公斤。(4) 加强缩节安调控。2 .间套种技术。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可选择棉花与高效经济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如棉花-西、甜 瓜、棉

6、花葱头、棉花天鹰椒、棉花绿豆(菜豆)等。具体操作 是:采用简化栽培技术,扩大行距,大小行种植。大行1米,小行0.5米,株距1 1.2尺;等行距栽培,行宽1 1.2米,株距1尺。四、搞好病虫草害防治1 .虫害。重点做好苗期蚜虫、蓟马和中后期棉铃虫、盲蝽蟓的 除治。蚜虫、蓟马可选择吡虫啉除治;棉铃虫、盲蝽蟓可选择乐斯本 加塞波凯1:1复配,稀释1500 2000倍液喷雾。2 .病害。对苗期立枯病、炭疽病,选择调整播期、躲避低温、 种子或土壤处理、喷施波尔多液、多菌灵等进行防治;对枯黄萎病采 用倒茬播种、增施钾肥,拔掉病株进行除治;对红叶黄枯病采用增施 钾肥解决。3 .草害。亩用48%氟乐灵乳油70

7、 90毫升兑水50公斤,播 前地面喷施,浅耙3-5厘米混土。也可用乙草胺或杜尔进行除草。种植技术抓好播种,确保一播全苗,是确保高产的第一个环节。播种保苗环 节的栽培主攻方向是实现“五苗”,即“早、全、齐、匀、壮”。“早” 就是适期播种、早出苗;“全”就是不缺苗断垄、保证计划密度;“齐” 就是棉籽萌发出苗整齐一致;“匀”就是棉苗分布均匀一致;“壮” 就是棉苗生长稳健、根系生长迅速、最终实现棉花早现蕾开花、早结 铃吐絮。播种要在搞好施肥整地造墒、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抓好 种子处理、足墒播种、适期播种、适量播种、适深播种、抗旱播种, 同时大力推广脱绒包衣种子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一、施肥整地造墒农谚

8、说“土是本、肥是劲、水是命”,这说明棉花播种前搞好整地 施肥造墒的重要性。一般要求棉花播种前 15天左右及时进行整地施 肥造墒。每亩施有机肥6000 8000斤,三元复合肥100斤,锌肥 2 4斤,硼肥2斤,黄萎病发生地块要增施钾肥每亩硫酸钾 20 30斤。生产实践证明,增施钾肥,黄萎病发病株率明显低于不施钾 肥的。施肥后,及时耕翻整地,要把地整的无明暗坷垃上暄下实、平 整无洼地,能在大雨后及时排水。一般低洼地块形成积水,容易引发 黄萎病发生,严重时,造成棉花萎蔫死亡;平整地块发病较轻。整地 后,有水浇条件的,要及时浇水造墒,为播种打好基础。二、选用优良品种“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最基本

9、的生产资料,是棉花增产 增收的第一要素。选用优良品种,主要抓好三点:一是选择一个适合 自己种植的好品种,根据近几年我县种植品种的考察,比较适合我县 种植的品种有新丰66、鲁棉研28、鲁棉研21、鲁棉研22、中抗 12等。另外,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提倡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我县 地处鲁西南地区,光热资源能够满足杂交棉的生长需要, 种植杂交棉 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适合我县种植的杂交棉有鲁棉研15、鲁棉研30等。二是选择健子率高的棉种,一般毛籽健子率要在70%以上,脱绒包衣光籽健子率要在80%以上。另外,提倡种植脱绒包衣光籽。 种子脱绒包衣,就是给棉种脱去短绒包上一层种衣剂, 种衣剂中含有 杀虫剂、杀菌

10、剂、生长调节剂等成分,包衣棉种播到土壤中后,就可 以在种子周围(3厘米)形成保护屏障,直接杀死地下害虫和土壤中 的病原菌,同时被根系吸收,将药剂传送棉苗的地上部,以杀死棉花 苗期的主要病虫害,对苗期病害虫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 有效期长达 45 55天,同时可以促进早出苗,促进增产,一般可以早出苗 2天 左右,有利于实现一播全苗、壮苗早发,棉苗整齐度高,霜前花率高, 单产平均增加7 10%,同时脱绒包衣使棉种丸粒化,可以进行机械 化播种,使用播种搂播种,能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但是包 衣种子播种时绝对不能进行浸种,同时播种剩余的种子要深埋地下, 防止人畜中毒。三是购买种子时,到正规种子门市

11、部购买,要看好说 明,所要购种发票,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索赔。三、种子处理1、晒种。一般在播种前15天进行晒种。晒种,可以打破棉种的 休眠状态,有效杀灭棉种表皮病菌,减轻苗期病害,促进种子后熟, 增强种子吸水力和种皮透气性,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种子 萌发出苗。毛籽种子要在强光天气条件下曝晒 3 5天,每天晒5 6个小时,一般摊晒厚度不超过10厘米,每天翻动3 4次,以保 证晒匀晒透。脱绒包衣种子,要在弱光天气条件下晾晒1天左右。晒 种时,特别注意不要石板上、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晒种,以避免高 温灼伤棉种,影响种子发芽率。2、浸种。温汤浸种是我国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毛籽处理方法,其 主要作用

12、是促进种子萌发出苗,特别是在土壤墒情较差的条件下,有 利于实现一播全苗。脱绒包衣种子不能进行浸种。经山东农业大学试 验证明,温汤浸种一般不具备减轻苗期病害的作用, 反而如果浸种时 间太长,造成种子内养分外流太多,可能加重苗期病害的发生。所以, 浸种的关键是掌握种子吸水不宜太多,一般以达种子本身风干重量的 60% 70%、种皮发软、子叶分层为宜。浸种时间长短,以水温而 定,18 20 C条件下,浸种12 16小时,捞出控干进行药剂拌种。 不必强调温汤浸种。不提倡催芽。3、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和播种后周围 土壤中的病菌,以提高出苗率,防治苗期病害,配合使用杀虫剂拌种, 也可以

13、减轻苗期虫害的危害。拌种药剂,含有一定数量的杀菌剂、杀 虫剂及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常用的药剂和处理方法是:按20斤干棉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30克拌种;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25克拌种。四、足墒播种由于棉种萌发出苗对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要求严格,尤其是水分。 我县棉区冬季雨雪稀少,土壤墒情是常年影响出苗的限制因素。因此, 有水浇条件的,播种前必须适时造墒,一般要求不迟于播前15天左右进行浇灌,以确保地温及时回升,不影响播种。无水浇条件的,要 采用水种包包抗旱播种方式或地膜覆盖。五、适期播种温度是决定播期的重要依据。一般在5厘米地温5天稳定通过14

14、C 时,就是棉花的播种时期。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棉花适宜播种期是 4月中旬。但是近几年由于受倒春寒影响,这个时期常有阴雨天气, 气温低土壤湿,常造成棉花苗病发生重,死苗严重,不利于保全苗。一般从终霜期考虑,掌握“冷尾暖头”抢时播种。近几年随着温室效 应加剧,无霜期加长,一般霜降期推迟到 11月上旬,因此可以适当 晚播几天,以有利于保全苗。六、适量播种应根据播种方式、发芽率高低、留苗密度及土壤墒情状况而定。条 播,每亩需毛籽种子10 12斤。点播或穴播,毛籽每穴3 5粒, 每亩需种子5 7斤;脱绒包衣种子每穴2 3粒,每亩需要种子3 4斤。播种量不能过大,否则,既浪费种子,出苗后又易形成高脚 弱

15、苗,病害发生重。七、适宜播深一般播深以34厘米为宜。播后及时覆土并适当镇压。八、抗旱播种东平县春季一般经常干旱,无造墒条件的棉田要实行抗旱播种,一 般采用“水种包包”的方法。技术要点是:按行距要求开浅沟,沟深 2.5 3厘米;匀溜水,水量以接到底墒为宜;水下渗后,按株距要 求播种;然后覆土起脊,要湿土在下、干土在上,并适度镇压,脊高 3 5厘米,脊宽10 13厘米;待70%棉籽扎根时,及时破脊去覆 土,一次扒平放完。九、地膜覆盖春季温度回升慢、温度不稳定是限制棉花一播全苗、促壮苗早发的重要因 素。地膜覆盖具有保温增温作用,同时具有保墒提墒作用,可以确保棉花一播 全苗、壮苗早发。地膜覆盖棉花根据播种和覆盖的程序,可以分为先播种后覆盖和先覆盖后播种。一般采用先播种后覆盖,覆盖地膜时,地膜要与地面紧密 接触,地膜边缘要尽量垂直压入沟内,入土深度不少于5厘米,同时覆膜后在膜上压土,一般每隔35米压一堆湿土,以防大风吹揭地膜,或地膜上下煽动 伤害棉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