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核题目-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59317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核题目-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期末考核题目-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期末考核题目-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期末考核题目-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期末考核题目-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考核题目-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核题目-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考试题一、简答(每小题5分,合计40分) 1、简述心理测量、教育测量与物理教育测量的区别和联系。答: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教育测量,主要是针对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教育测量关注学校的教学效果,教育测量反馈的是关于课堂教与学两方面的信息。教育测量涉及到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个性、心理素质等许多方面。然而,由于许多身心特性存在着复杂性和模糊性,使得教育测量比物理测量有更多的困难,教育测量的结

2、果也不像物理测量的结果那么容易理解。教育测量的特点:从总的方面看,教育测量是属于精神特性的测量。这种测量活动的实现,当然也要满足一般测量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前面所说的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工具和测量的参照点。但与物理量的测量相比,教育测量具有如下一些鲜明的特点:(1) 间接性和推断性:目前,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外显行为或通过人对来自外界的一些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对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思想道德等做出间接性的推断性的测量。在教育测量中,经常用间接测量来进行推断。(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教育测量的误差除了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之外,还存在抽样误差。尽

3、管科学规范的教育测量过程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误差,但我们无法消灭这种误差,而且与物理量的测量相比,教育测量的误差相对较大。因此,教育测量的结果只是学校各种教学决策的依据之一。 物理教育测量主要是针对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即为了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业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了解关注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了解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了解学校的物理教育教学资源情况而进行的教育测量活动,它主要是针对物理课堂师生间的教与学的活动而进行的。物理教育测量有如下几个特点: 1.对学生记忆物理知识水平的测量;2.对学生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水平的测量;3.对学生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的测量;4.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与态度的测量;5

4、.对物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的测量 2、简述课程评价的发展过程和基本模式。答:课程评价的发展过程 1、第一代评价时期测验(test)和测量(measure)时期,盛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的三十年间,代表人物有桑代克(Thorndike)、哈根(Hagen)和美国教育测验的权威人物伍德(WoodB)等。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 2、第二代评价时期泰勒时期或描述时期(19301945年),在19331941年,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及其同事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八年研究”,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教育目标相

5、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第二代评价和第一代评价相比,使评价走上了科学化的历程。 3、第三代评价时期第三代评价时期主要有克龙巴赫(Cronbach,L.J.)和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等人的主张。斯塔弗尔比姆还进一步设计了方案评价模式(即CIPP模式)(包括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duct)评价) 4、第四代评价时期:判断时期从1958年到1972年,为发展时

6、期。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 5、第五代评价时期:建构时期从1973年到现在,称为专业化时期。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在美国盛行30年); 2

7、CIPP模式(背景输入过程-输出模式); 3CES评价模式; 4感应式模式;5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模式;6.表象模式(countenancemodel);7“质”的评价模式;8司法式评价(judicialEvaluation);9对手式评价 3、简述中学物理教学试卷的常见类型及其各自特点。答:1 单元测试卷:是年级安排的小测验,注重基础知识规律方法的考察,结合实际,难度系数在宏观上把握。 2 月考试卷:是期中和期末考试前的检查性考试,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考察,难度适当增加,知识量增加,在单元测试基础是有提高。 3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是教务处组织的正式考试,是学校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

8、习的重要评价方式。试题特别注意难度区分,知识点分布合理,重难点突出。 4 分班考试:文理分科及分层教学,命题特别注意较好的区分度,注意对主干知识的考察,区分学生的理科思维水平,有新颖试题,题型是高考模式。 5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高二下学期开学的3月底,考试内容必修1和2,选修3-1(或1-1),是陕西省省级大型考试,面向各类学生,难度较低,考察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 6高考模拟试题: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1到10模考内容,把握难度,试题新,注重能力考察。 4、简述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一般步骤。答:在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1)建立假设(包括虚无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9、。在建立假设时,根据给定条件确定为何种检验(即双侧检验或单侧检验),然后建立相应的假设。双侧检验的假设为:H0:=0或H0:1=2 H1:0 或H1:12单侧检验的假设为:H0:0或0或者H0:1=2或者H1:0或0或者H1:12或12。(2)根据给定条件确定样本分布为何种抽样分布,确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并计算出统计量的值。 (3)确定显著性水平,查相应分布表中的理论值确定为临界值,从而确定出H0的拒绝和接受区间。 (4)做出判断,把临界值与计算所得的统计量的值相比较,若统计量值落在H0的拒绝区间内,则拒绝H0,接受H1;若统计量落在H0接受区间内,则接受H0,拒绝H1。 5、简述信度及效度的基

10、本概念。答:信度是反映测量工具可靠性的指标。常见的试题信度多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即用同一组被测学生样本对两组项目的反应之间的相关,作为反映两组项目测量的一致性程度的指标,称作信度系数,简称信度。信度实际上只是个理论构想概念。 效度是指测验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效度或效度系数与信度一样,也是个理论构想概念。在测量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次测量中,与测验目的有关的有效变异数与测验总分变异数的比率 6、简述如何进行学生个体的测验成绩评价。答:1以常模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及注意事项以常模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就是把学生的原始测验分数转换为常模分数进而指出其在某一

11、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而这一参照群体叫做常模团体。 百分等级分数百分等级分数是指在常模团体中,某个分数以下的人数的百分比。百分等级分数是把常模团体的全体学生分为100份,按被评学生的原始分数换算出其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后所得到的一种导出分数,常用PR表示。标准分数标准分数又称Z分数。 常模表常模表是一种呈现常模资料的方法,是用来作为比较标准的一种分数量表。利用常模表,对任何原始分数不需要进行计算,就可以在表上直接查到它在常模团体中的导出分数,从而明确原始分数的意义。常模表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原始分数量表,二是与每个原始分数对应的导出分数,三是有关常模团体的描述

12、资料。 2以目标参照评价学生测验分数以目标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是根据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看学生对教学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确定测验分数的意义,评价学生的测验成绩。通过目标参照分数:1.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目标到达度上的进步;2.教师可以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3.在被测学生所追求的教育目标相同时就可以相互比较他们的目标参照分数。常用的目标参照评价的标准有三种,相应的有三种目标参照分数:(一)掌握分数;(二)正确百分数;(三)等级分数评价学生成绩时应注意的问题:(一)明确评价标准,要正确的解释或比较分数(二)要考虑到测验的误差(三)不要一次考试定终身(四)要考虑到测验误差 7、简述数据的概

13、念以及数据的分类。答:所谓数据,是指带有单位的数,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计数或者测量所得到的描述事物特征的数量依据。 数据的种类:1从数据所反映的变量的性质来分,可分为名称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数据和比率变量数据。2从数据分布的形式上分,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8、简述教师评价的种类、模式及原则。答:种类:成果评价,教学行为评价、素质评价。模式: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定性定量评价。原则:方向性、客观性、全面性、主体性、可行性、结合性。二、论述(每小题30分,合计60分) 1、简述调查问卷设计的结构、原则和步骤。并自拟题目,完成一套调查问卷(要求不少于20个问题)。 答:结构

14、:标题、封面信、指导语、被调查者个人信息、问题和答案、编码 原则:1 把为被调查者着想作为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2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3 从不同角度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目的,内容,样本性质,资料处理方法,问卷长度) 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2 明确研究问题的特质;3确定行为样本,确定变量和具体指标;4理解对象特质,选择调查样本;5选择并确定问卷形式;6初步拟定问卷题目并随时修改;7对问卷进行编辑;8进行信效度检验;9预测与修改导学案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感谢你在百忙中抽空为我们填写问卷,此问卷目的在于了解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仅供改进教学工作使

15、用。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填写时请不要有顾虑。请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真实地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与你平时学习最符合的选项,直接填写在“ ”上。 1 你现在所在年级 2 你的成绩如何 A相对较好 B 一般 C 不理想 3 你的学习方式经常是 A课前预习 B 课后认真复习 C 课堂认真听讲 D 自学 4 如果老师没有要求,你日常学习有没有预习的习惯 A总是 B 偶尔 C没有 5 你喜欢老师用导学案教学吗 A喜欢 B不喜欢 C 不在意 6 老师对如何使用导学案 A指导过 B没有指导过 C 不清楚 7 你是否能按照老师要求及时完成导学案 A能 B 不能 C 一般 8 你完成一份导学案大概需要 A 30分钟以下 B 30-50分钟 C 50分钟以上 D 不确定 9 你的导学案是如何完成 A大部分自己写 B大部分抄书 C大部分抄同学 D 大部分不写 10 你在运用导学案时遇到的困难 A题目太难 B题目太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