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59300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邢慈静与李清照之比较嚣邢慈静与李清患之比较【摘要】邢慈静与李清照有很多可比较之处.若从文学及艺术的整体方面而言,邢慈静或许并不比李清照逊色,但由于种种原因,邢慈静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通过对邢慈静与李清照的比较,以探寻邢慈静在中国古代文学及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关键词】邢慈静李清照比较邢慈静(15731634),山东临邑人,是明代着名书法家,文学家邢侗的胞妹.号蒲团主人,兰雪斋主,她自幼聪慧,悟性超群,通诗文,工书法,善绘画,博学多才.谈起古代女性文化名人,一般学者都认为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单从文学方面来看或许是有道理的.但若从文学及艺术的整体方

2、面而言,邢慈静或许并不比她逊色,但由于种种原因,邢慈静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邢慈静与李清照的比较研究,探寻邢慈静在中国古代文学及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一,邢慈静与李清照的相同之处1二人均家境优越,受到过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和熏陶.邢慈静生干书香门第,她的父辈和兄长多是进士及第,曾祖父是明朝岢岚州太守,祖父是博野县教谕,父亲是德王府御医正,胞兄邢侗36岁就官至太仆寺少卿,以书法扬名天下.她的母亲德平万氏夫人,也是精通诗书.邢慈静的成长与两个人有密切关系,一是胞兄邢侗,他三十六岁就辞官还乡,”筑来禽馆于古犁丘”,于内进行诗文书画的创作.邢侗对他聪明可爱的小妹妹特别着意进行培养教授

3、.这从清人赵延年的一首诗中可以得到印证:”昔在神庙间,临池推太仆:慈静女公弟,渊源本家塾.”另一人是她的九嫂杨氏,杨氏是明朝太子太保杨梦山的胞妹,据记载,杨氏”雅喜诗文,于归初,衣物簪珥外,即有书十余架白随.时慈静方垂髫,辄一小弱,戏抽架上书试使读,则应口背诵尽卷不讹一字,氏大惊!因乱抽他帙历试,又已莫不皆然.愈益叹服.自是,时相唱和,称闺中诗友.”卢得水云:”子愿九嫂,乃杨磐石女弟,书法自成一家,博学能文,过于慈静.”有这样一位博学的九嫂结为诗友,对她的影响可想而知.而李清照作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也是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

4、众.2婚后二人都夫唱妇和,且妇名高于夫名.邢慈静直到28岁才出嫁,晚嫁的主要原因是母亲万氏夫人受到长女邢大姊不幸婚姻的刺激,格外疼爱邢慈静,发誓:”非贵人不嫁.”于是,一直拖到28岁才让邢慈静嫁给武定府人,新任山西大同知府马拯.邢慈静先随丈夫在大同生活了六七年,后又随丈夫在辽东镇守边关六七年.马拯是名儒将,在官宦之余,也经常吟诗作画,他在赠武德兵备副使孙公震南_-诗中写到:”不世勋臣久得名,书生白面忽谈兵.北门锁钥随开府,东土屏藩列重城.刍粟转运民力尽,旌旗摇曳野云平.贤明端赖云中守,计日讴歌颂上卿.”与邢慈静志趣相投,恩爱情深.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赵爱好

5、金石之学,也有很品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而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其乐融融.3.后期均丧偶,晚景凄凉,都经过长期的流离磨难.自古才女多薄命,邢慈静自从嫁马拯以后,命运一直坎坷多舛.万历四十四年马拯升为贵州左布政使,邢慈静预感到此去凶多吉少,极力劝阻丈夫辞官归里,因马拯坚持赴任,邢慈静只好携幼子随行,不料,马拯到贵州不到半年,就因劳累过度吐血而亡.邢慈静断发毁面,恸而绝,救治三日才苏醒.她亲自护夫灵柩,沿水陆二千里北归,数次遭遇狂风恶浪,差一点将船打翻,邢慈静扶柩大哭道:”柩存人存,柩亡人亡.”一行历尽干难万险返回故乡,葬马拯于武定府马家祖坟.邢慈静晚年落籍娘

6、家,寡居事佛,白号蒲团主人,书斋取名”芝兰室”.邢慈静后半生的生活非常不幸,晚年又不幸失去一位18岁的爱孙,身心蒙受到巨大的创伤,此时,她娘家已经败落,她无依无靠,自撑门户,非常艰辛.而李清照的后半生也是命运多舛,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4二人前后期的诗词都呈现截然不同的风格.邢慈静前期的诗作欢快明朗,洋溢着少女以及少妇生活的健康气息和甜蜜情网I:主Itj士I怀.如题九嫂后院石榴”榴花小院开未残,绿叶成荫子一团,为语主人须爱惜,休教风雨恼酸酸.”这首诗用

7、语自然清新,还顽皮地与九嫂调侃了一番,”子一团”明写石榴,暗含希望九嫂”早生贵子”的意思.(海棠:”花仙何事独无香,带雨含烟亦自芳.卯酒初醒春睡起.好将娇态问明皇.”流露出新婚少妇那种慵懒娇媚的生活情趣.她后期的诗文中颇多凄苦思念之情.在邢慈静随夫南下未久的九月九,她深情地想起哥哥邢侗,赋诗九日思兄道:”千里愁多病未苏,登高无力倩人扶.黄花此日应开遍,曾有新诗上卷无?”她盼着哥哥也能有这样的好诗酬答于她,表现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悲苦思念.而邢慈静晚年寡居的诗则是近于空幻了.如静坐:”闲抛针线坐来深,静里频将面目寻.天地两忘身是幻,一谭清影月沉沉”,就是她寡居以后凄苦寂寞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样,李清照

8、前期的词也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闰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她后期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二,邢慈静与李清照的不同之处1.邢慈静长于诗,李清照长于词:邢慈静诗作题材多样,但很少表现爱情和女性情怀,而李清照词作多是写闰情和相思之情,侧重于女性情怀和女性意识的展现.邢慈静现存41首诗,多是咏物,写景,怀古,思亲,向佛之作,题材多样,视野开阔,很少表现女性情怀和女性意

9、识.其中咏物诗有芍药,孤雁,榴花,茉莉,海棠等,写得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如芍药:”沉香庭畔树崔嵬,芍药千头斗艳姿.把酒问花花解语,故迎丹脸振腰肢.”写得明艳动人.写景的有雨后,登乐饥园楼,送春归,风等.怀古的有读三国志,石崇富,潘安貌,子建才等,谈古论今,感慨深沉.如读三国志:”抱膝长吟道自尊,一时雨水感深恩.当年若隐隆中卧,不到秋风五丈原.”诗的表面是写孔明感刘备的知遇之恩,但实际是感慨丈夫的遭遇和丈夫的遭遇给自己留下的不幸,有一种无奈的叹息和伤痛.思亲的有九日思兄,思诸兄,思亲等写得真挚感人.晚年的向佛诗席,枕,念佛,静坐写得禅意无限,意味深长.如念佛”佛本在心不在天,心却无佛何用念.但将

10、一片念佛心,变作三尺降魔剑”,表现了悲苦生活中对禅宗的深刻领悟.而李清照现存无争议的词有47首,多是写闺情和相思之情,侧重于女性情怀和罱女性意识的展现.李清照的爱情词相当引人瞩目,多写自己亲身的感受与内心体验,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挑选女性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别有风致,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把她身上所特有的那种柔婉而细腻的女性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2.邢慈静才艺比李清照更全面.武定州志记载:”慈静,博学善属文,诗有清致,书画俱称绝品.与兄侗齐名.”中国历史上女性文化名人

11、并不鲜见,卫夫人的书法,蔡文姬的文赋,李清照的词都不让须眉,但像邢慈静这样诗文,书法,绘画都有大成就的,历代贤媛中实在少见.除了诗歌之外,邢慈静还善作古文,今存世的有追笔黔途略口为夫请恤典疏.她的文章被王土禄然脂集誉为”文笔高古,存班惠姬之风”.在书法艺术方面,邢慈静也颇有建树,是明代最负盛名的女书法家.她书宗李北海,卫夫人,管道升以及其兄邢侗,师今追古,究帖之穷,从而奠定了自己的书格.她善楷书,尤以行书见长,其作品妙丽而有姿致,颇类其兄.后人评价她的书法作品,飘逸秀拔,庄严妙丽,得浑(上接82页)功能,但它本身的造型是完整的,已成了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周金莆大师的瓜熟香沁.几条黄灿灿且透亮

12、的丝瓜把收获的喜悦浮溢而出,宁静的花朵和泛青的叶子仍然在陈述着新一轮收获的过程.该作品材料为黄金耀,全立体的镂空和细腻的刀法和谐相融,轮廓优美,色彩艳丽,主题明确,无不给人以清亮,华丽的感受.这类作品虽然在欣赏面上有主次之分,但在雕刻时四面都要精心雕刻,使每一个面都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在石雕工艺中,即使物质材料相近,也因地域之不同,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地方特色.如福建寿山石雕向以薄意,圆雕见长,50年代以后.才”发展了透雕,镂空雕和镶嵌等新技法”.从比较中可见青田石雕的技艺特色是:因材施艺,形象逼真,镂雕精细,层次丰目0我在创作实践中认为,有几点石雕镂空技艺很值得注意:首先是取势造型,依照石料的

13、自然形态进行构思与构图.着眼于对石料庄茂扑之状,而绝无一般女书法家软媚娇丽,容止羞涩之态.她的行书临帖,行书四言诗等书法作品大多章草笔意,灵秀古劲.她晚年在临邑刻下着名的之室集帖,该帖梨木板刻,共计1O页,刀工精良,清竣秀拔,特色鲜明.清代莫树椿叹道:”不独诗才清妙,而字画之婉畅浑脱,尤非宋元以后笔墨.嗟乎,天之钟灵毓秀,城不择人,何独于夫人而特厚也.”邢慈静绘画成就更大于书法,善绘花卉,山水,石竹及观音图,画品清丽典雅.清人评价她的莲花观音,白描大士图等道:“用笔如玉台腻发,春日游丝”.”笔法超凡,墨痕愈细,神气如生”.如今这两幅作品分别被台湾和青岛博物馆收藏.另外,邢慈静善刺绣,所绣发绣大

14、士像极为精致,于彩绣之外另辟蹊径,自成一家,被先人赞誉为:”于色丝之外,另辟蹊径,见者论为针神.”3名望不同,一个名满天下,一个默默无闻.李清照生前就名满天下,与她同时代的王灼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夫人,当推辞采第一.”在后世,李清照更是被广为推崇,赞誉有加.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形态的利用,而尽量不作过多的改动.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石料,又可从石料自然形态中受到启发,创造出新颖的作品来.第二是依质布局,观察石料质地,扬长避短,依据石质进行构图.石质主要考虑冻石,硬钉,裂纹.石质上好的冻要加以充分的利用,而难以行刀的硬钉,应用”去,避,用”三法去处理.第三是放洞,放洞是镂空的基础.放洞中要注意洞向,避裂,防败洞.洞的方向,要控制前后对穿的透洞,才不致一目了然,缺乏回味.在石料的裂纹处,要尽量避免放洞,以防石料断裂,崩碎.还要注意防止出现败洞,如在不该放洞的部位而误放的”死洞”,洞没放好而误伤作品实体的”伤洞”等等.第四是运用交叉雕刻法,这是镂空技术中难度最大而且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作品中的山脉云雾,波浪,飘带,花草,树枝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