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练习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59297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练习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练习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练习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练习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练习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练习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练习 苏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1不法商贩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硫黄对馒头进行熏制增白,食用这种馒头会大大损伤肾、肝等器官。这种对馒头增白的方法是利用了()AS的漂白性 BSO2的氧化性CSO2的还原性 DSO2的漂白性【解析】利用了SO2的漂白性使馒头增白。【答案】D2有关二氧化硫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微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B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用SO2漂白过的食品不能食用【解析】二氧化硫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40体积的SO2。【答案】A3下列反应中SO2作氧化剂的是()ASO2NO2=SO3NOBSO2Br22H2O=H2SO42HBrC3ZnSO2

2、3H2SO4=3ZnSO4H2S2H2ODSO2Na2SO3H2O=2NaHSO3【解析】SO2作氧化剂,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应降低,只有C项符合题意。A项和B项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2作还原剂。D项中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4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大,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其中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A氧化剂 B还原剂C催化剂 D载体【解析】从题给信息可以看出反应物是SO2和O2,生成物质是SO3。SO2和O2反应转化为SO3需催化剂,因此飘尘可能起催化剂作用。【答案】C5将SO

3、2气体通入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是因为SO2()A有漂白性 B有还原性C有氧化性 D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答案】D【点拨】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使溶液碱性减弱,红色消失。6强热绿矾晶体,除结晶水蒸发外,还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FeSO4Fe2O3SO2SO3。如果将生成的此气体通入浓BaCl2溶液中,刚开始产生的现象是()A生成BaSO4和BaSO3混合沉淀B生成BaSO4沉淀,有SO2气体逸出C生成BaSO4沉淀,有SO3气体逸出D有SO2和SO3两种气体同时逸出【解析】SO2和SO3通入浓BaCl2溶液中,SO3与水反应:SO3H2O=H2SO4,生成的H2SO4与Ba

4、Cl2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在此酸性条件下,BaSO3不可能沉淀,所以有SO2气体逸出。【答案】B7下列溶液与SO2作用时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含I2的淀粉溶液A BC D【解析】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利用其漂白性;SO2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和含I2的淀粉溶液褪色是利用SO2的还原性;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利用其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大量的OH被消耗导致溶液酸碱性改变,酚酞的红色消失。【答案】C8SO2和Cl2都具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此时可观察到有色物

5、质()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解析】SO2和Cl2均具有漂白性,两者等物质的量混合时,先发生如下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生成的硫酸和盐酸没有漂白性。【答案】D知识点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9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SO2的量,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含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解析】煤中含硫元素,燃烧时生成的SO2与CaO作用生成CaSO3:CaOSO2CaSO3;进而CaSO3被氧化成CaSO4:2CaSO3O22CaSO4。【答案】CaOSO2CaSO32CaSO3

6、O22CaSO410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1)SO2的来源_的燃烧;_;硫酸厂的_。(2)酸雨的形成过程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_;_;_;_。(3)酸雨的危害_,危害水生生物;_,降低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4)酸雨的防治清除_,研究开发_(如太阳能、核能、氢能);对含硫燃料进行_处理;对含SO2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用石灰乳吸收SO2的反应方程式:_。【答案】(1)化石燃料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废气(2)2SO2O22SO3SO2H2OH2SO3SO3H2O=H2SO42H2SO3O2=2H2SO4(3)酸化湖泊酸化土壤(4)污染源新能源脱硫Ca(OH)2SO2=

7、CaSO3H2O巩固提升1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O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C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4D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解析】SO2与H2O反应生成的是H2SO3,而不是H2SO4。【答案】C2将SO2气体通入Br2的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褪色并生成了两种酸。反应中转移电子数是()A6e B4eCe D2e【解析】,这是SO2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整个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答案】D3(双选)如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止水夹,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

8、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止水夹,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可能是()AX为SO2,Y为饱和NaHCO3溶液BX为SO2,Y为浓H2SO4CX为CO2,Y为Na2SO3溶液DX为Cl2,Y为Na2CO3溶液【解析】打开止水夹后品红溶液褪色,说明X为SO2或其它漂白性气体,关闭止水夹,品红溶液无变化,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通入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的是CO2气体,则证明Y能吸收X气体且能生成CO2,符合题意的是A项和D项。【答案】AD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SO2气体:Ca2SO2=CaSO3B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SO2OH=

9、HSO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SO2Br2H2O=2H2BrSOD向氢硫酸中通入Cl2:S2Cl2=S2Cl【解析】A项中有H2O生成,故离子方程式错误。C项中电荷不守恒,不符合产物实际。D项中H2S是弱电解质,应该保留化学式。【答案】B5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E_,F_。(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由框图中A、B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加入H2O中,生成含C、D的无色溶液,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F和溶液D,D中滴入AgNO3溶液有沉淀G,可知溶液C、D中含有SO、Cl。气体B通入到

10、Ba(OH)2溶液有沉淀生成,且B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B为SO2,则A为Cl2。【答案】(1)Cl2SO2H2SO4HClBaSO3BaSO4(2)Cl2SO22H2O=4HSO2Cl6下面是化学研究小组学习的一个案例。课题:SO2的化学性质(1)课题准备在研究SO2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必须制得SO2,研究小组采用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来制取SO2气体,已知:Na2SO3是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则在下图AD中,应选用的制气装置是_。(2)实验探究实验名称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验证SO2的化学性质实验仪器分液漏斗、广口瓶、双孔橡胶塞、导管、试管、滴管等

11、实验药品亚硫酸钠固体、浓硫酸、石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硫酸、稀硝酸、氯化铁溶液、氯水、氢硫酸、碘化钾溶液、品红溶液(3)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反应现象1.在Ca(OH)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直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通SO2气体,白色沉淀消失2.在稀HNO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3.在氯水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氯水浅黄绿色褪去4.在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紫色褪去5.在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溶液又显红色6.在H2S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写出步骤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证明SO2有氧化性的实验步骤是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12、。证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实验步骤是_。证明SO2有还原性的实验步骤是_。证明SO2有漂白性的实验步骤是_。(4)知识运用在上述实验步骤1中,SO2的实验现象与CO2相同,那么如何鉴别两种气体呢?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法_。盛有BaCl2稀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试管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甲试管中无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中有C甲、乙试管中都无白色沉淀生成D甲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中无【答案】(1)BD(3)Cl2SO22H2O=4HSO2Cl62H2SSO2=3S2H2O12、3、45(4)分别向盛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少许品红试液振荡,褪色的为SO2,另一瓶即为CO2A7两位同学设计下述两种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与自己的设计方案一致,即可确认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SO2和CO2气体。请你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方案甲:_;方案乙: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