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控制程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59051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控制程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生效修订PF16-20062006年6月28日第4版第0次修订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控制程序第#页共5页1目的为满足客户需要,保证实验室的检测方法准确和现行有效性。 确保开发设计的新 方法符合质量保证的要求,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使用的所有检测方法(包括抽样方法,非标准方法、新开发、设计 的检测方法等)。3职责3.1最高管理/执行者保障所有检测方法开展所需的资源(包括仪器设备、试剂、 工作环境、人员培训等)。3.2技术负责人确保实验室能够正确运用检测方法;负责检测方法的批准。负责 开发设计新方法申请的审批和批准工作。3.3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技术负责人批准的

2、检测方法的具体实施,对检测方法在操 作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偏离实施纠正措施并得以验证。3.4检测人员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严格按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负责新方 法的检测工作,提交检测和验证报告。任何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应及时通知质量负 责人。3.5新方法开发设计工作小组:由相关资深检测人员共同组成。开发小组负责人 负责新方法开发设计,并组织具体实施。3.6监督员对实验室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通过各种质量控制手段进行检查,是否准 确、现行、有效;形成书面记录、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3.7质量培训组负责相关技术标准的更新,组织相应的岗位培训工作。3.8行政管理组负责新标准及作业文件的发放,保证指导书、标准、参考资

3、料保 持现行有效,在作业场所易于取阅。4程序4.1.在签订检测委托单(或合同)时,客户可以指定检测方法,实验室分析组一 般应按客户指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当本实验室认为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期时,客户接待人应及时通知客户,沟通选择合适的方法。4.2当客户未指定所用方法时,本中心优先选择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法,国际区域内公认的检测方法,或者选择由著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方 法,或者由设备制造商规定的方法等等进行检测,本中心自己开发设计制定的方法,通过验证的,也可以使用。应通知客户。实验室应确保使用最新的有效版本。 如果标准方法发生变化,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重新证实。4.3非标

4、方法(本实验室暂不适用,若要开展,另行制定程序)。4.4当检测方法确定后,应及时在检测委托单(合同)上加以确认,同时本实验 室应确认能够正确运用标准方法。4.5过程4.5.1对标准方法的确认4.5.1.1由检测人员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试验,确认实验室是否满足标准方法的要 求,并形成书面记录。4.5.1.2通过确认的标准方法由相关分析组负责人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使用。4.5.2对非标准方法的确认(本实验室暂不开展,需要时另行制定)4.6确认技术可采用以下几种情况或其组合。4.6.1对标准方法的确认技术:基本技术4.6.1.1标准方法是否现行有效。4.6.1.2负责该项目的检测人员是否熟悉该标准和能

5、否熟练操作相应的仪器设备。4.6.1.3是否需要编写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作补充说明。4.6.1.4是否配置了该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是否有量值溯源。4.6.1.5是否配置了该方法所需的消耗性材料。4.6.1.6是否具备了检测所需的环境。4.6.1.7是否满足抽样的条件。4.6.1.8样品前处理的制备。4.6.1.9数据处理。4.6.1.10是否设计了相应的原始记录和表格。选择性技术,可是下列之一或是组合:4.6.1.11是否要计算不确定度。4.6.1.12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核准(比对)。4.6.1.13与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4.6.1.14实验室之间比对。4.6.1.15对影响结果的

6、因素作系统性评审。4.6.2对非标准方法的确认技术(本实验室暂不适用)4.7确认要求4.7.1技术负责人组织实验分析组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制定)的方法、 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保证所用的方法能够适合客户的需求。4.7.2采用按预期用途进行评估并确认的方法所得到的值的范围和准确度应适应 客户要求.4.7.3确认的内容可为a. 要求的详细说明;b. 简易给出方法特性值的范围和不确定度:检出限、方法的选择性、线性、 重复性和/或复现性、抵御外来影响的稳健度和/或抵御来自样品(或检测 物)母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c. 利用该方法能否满足要求的核实。4.8新

7、方法开发程序4.8.1准备工作4.8.1.1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结合实验室的资源配置情 况(如人员、仪器、环境、资金等)确定开发设计新方法的可行性,并报最高管理 者批准。4.8.1.2如新方法的开发设计源于客户需求,则应重视客户的要求并加以分析。4.8.1.3如新方法的开发设计源于实验室发展需要,则应注重自身能力的评估。4.8.1.4确定对开发设计新方法检测结果的验证方法(如比对试验、标准物质验证 测定等)。4.8.1.5准备必要的资源,如仪器设备、试剂、环境条件、经培训的人员等。4.8.2开发设计过程4.8.2.1按照已确定的检测方法开展试验工作。4.822在开发设计过

8、程中,做好适当的记录,以保证有足够的信息将开发设计过 程中每个阶段所做的工作反映出来。4.822制定验收或确认新方法的准则。4.822给出新方法的安全使用措施以及正常使用新方法时所具有的性能与指标。4.822制订使用新方法有效与否的判定规则。4.822确定新方法产生的检测结果的表达方式。4.822如有需要,新方法不确定度的测量要按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的相 关规定执行。4.8.3新开发设计方法的评审4.8.3.1新方法的开发设计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开展评审工作,确定其是否 符合相关要求,并编写评审报告。4.8.3.2通过评审后,由技术负责人批准运行,并向相关检测人员进行对新方法的 宣贯、讲

9、解,使全体检测人员了解新方法的内容、作用、具体操作方式和注意事 项。4.833验证工作:为确保新方法的可靠性,实验室应对新方法进行必要的验证,验证结果及必要的改进措施记录应予保存。4.8.3.4在开发设计新方法期间,如有计划或方法要更改,应做好记录。必要时, 应对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且在实施更改前得到批准。更改的评审结果及 相关记录应予保存。4.8.3.5适当时,应制定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和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过程。4.9所有检测方法的确认,期间所产生的档案资料、各种记录、评审报告均由行 政管理组进行归档。4.10为保证检测结果,由实验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批作业指导书(实施细 则),设备

10、(操作规程)。国标、国际标准,公认的规范已包含了如何进行检测的 简明和足够信息,并被实验室操作人员作为公开文件的方式书写时,则不需再进行补充,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可选择步骤,有必要时制定附加细则或补充文件。4.11当发现检测和校准方法有偏离时,实验分析组操作人员应及时汇报给技术 负责人,由技术负责人经过分析和验证后,确定该偏离能够继续应用或停止使用。 填写检测方法使用确认/偏离许可确认表,偏离只有被文件规定、经技术判断、 授权和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生。4.12检测所获得的数据在传递、转换过程应有人进行检查一一复核、校核,一 般以检测人员互相检查为主,同时监督员应定期对原始数据、计算过程、检测报 告系统地进行抽查。4.13如使用计算机系统记录、处理、报告、存储或检索,应有:a.设备的详细使用说明书,并通过适当地验证,如两台同类仪器之间的比对试验;b.当数据进入计算机内形成文件存储后,应按检测用计算机、软件及网 络控制程序中相关规定进行数据更改操作;5相关文件检测用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程序文件各章节中涉及的记录表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