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质量认证手册生产运作控制程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588546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质量认证手册生产运作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ISO质量认证手册生产运作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ISO质量认证手册生产运作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ISO质量认证手册生产运作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ISO质量认证手册生产运作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SO质量认证手册生产运作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质量认证手册生产运作控制程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名称生产运作控制程序页 码第1页,共5页文件编号QF09版 本 号A发行日期2004年08日01日修 订 号01.0 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满足顾客要求。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3.0 权责 3.1 生产综合部负责组织特殊过程的确认和生产运作的进行,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以及作业现场清洁卫生的维持; 3.2 仓库负责产品贮存期间的标识和防护,以及原材料的发放; 3.3 技术质量部负责生产提供过程的策划及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确定标识的方式、方法及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标识; 3.4 车间负责产品加工过程中产品标识的实

2、施和管理及产品的搬运、包装等的防护控制; 4.0 程序 4.1 生产提供过程策划 4.1.1 技术质量部组织生产综合部、生产车间及有关人员依据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的输出和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出等信息对生产提供过程进行策划,获得相应的充足的资源后实施,以确保生产提供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受控条件应包括: 1)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文件,包括有关图纸、文件、工艺、配方等; 2)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并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3)使用适宜的设备; 4)获得和使用合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5)每道工序实施监视和测量; 6)对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实施控制。 4.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当生产提供过程的输出

3、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或不能经济地加以验证时,由生产综合部组织技术质量部等有关部门对该过程实施确认。 4.2.2 经确认,本公司生产的毛巾产的的特殊工序是调色工艺和 ,对这些过程,生产综合部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 1)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 2)对所使用的设备能力进行认可及对其维护保养制定严格要求,对相关生产人员的资格进行鉴定; 3)由技术质量部部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生产综合部负责编制作业指导书,以订立工序作业标准,经生产综合部经理审批并实施,以保证产品质量; 4)调色过程的生产监控应记入调色工艺表中; 文件名称生产运作控制程序页 码第2页,共5页

4、文件编号QF09版 本 号A发行日期2004年08日01日修 订 号0 5)过程的再确认要求:每半年或当生产条件发年变化时,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6)特殊工序的鉴定记录应记入特殊工序鉴定记录。 4.3 生产计划 4.3.1 每月底,生产综合部依据下月的订单情况、本公司的生产能力做出下月的月生产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以生产任务通知单下达各部门执行。生产车间每日填报车间生产日报表报告生产进度情况; 4.3.2 生产计划可视合同/订单量的多少做适当的调整; 4.3.3 供应综合部将以当月的生产计划为准编制采购计划并执行采购,仓库以生产综合部领料单为准发放生产材

5、料; 4.4 制程控制4.4.1 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工序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并填写各阶段生产运作状况记录和品质记录; 4.4.2 需要更改工序条件时,须经技术质量部负责人确认,并对更改后的产品进行验证,确认更改的可行性; 4.4.3 生产综合部、技术质量部相关管理人员应监督检查操作人员步骤、方法及生产产品质量情况,及时纠正不符合规定要求作业; 4.4.4 技术质量部根据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检验,当发现不良时,应立即通知生产综合部将产品隔离,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4.4.5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品质异常,依照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以达持续改进之目的; 4.4.6

6、所有员工须经过有效的培训,参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4.5 生产设备的控制 4.5.1 生产综合部为所有的生产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并在设备台账上予以登记,以便对设备进行管理。 4.5.2 生产综合部负责制订设备的操作与保养规程,发放至相关使用车间,使用车间必须确保按设备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设备,对重、大、稀、精设备的操作者需要经过必要的技能培训后方可允许其上岗; 4.5.3 使用车间必须按设备保养规程要求对设备进行如清洁、上油等日常保养,并将保养情况记入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表中,以维持设备的精确和完好; 4.5.4 生产综合部每年利用生产淡季时,在生产车间的配合下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并将大修内容于设备

7、档案;4.4.5 在日常工作中,保养检查人员或生产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必须停机,设备使用人应及时上报由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挂上“待修”标识,检修后的设备需由使用车间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生产综合部须将设备检修的情况记录于设备档案;文件名称生产运作控制程序页 码第3页,共5页文件编号QF09版 本 号A发行日期2004年08日01日修 订 号0 4.5.6 当维修人员无能力维修时,由生产综合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批准由生产综合部负责委外维修,被委托的单位必须是国家认可的专业单位。对于不能通过修复、改造达到使用要求,或从经济角度分析不可行时,则按相关规定作报废处理,生产综合部于设备档案及设备台

8、帐中注明报废情况,报废设备零部件可用的拆卸后归入备件类予以保存。 4.6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4.6.1 生产综合部负责确定并保持作业现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由总经理办公室予以配合,包括: 1)适用的厂房、车间、设备,并适当装修,以防止曝晒、风雨和潮湿; 2)配置适量的通风、消防器材,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安全; 3)提供生产所必须的工具和设备,信息交流、产品交付所必须的计算机、通讯、运输设施等,以保证公司正常运作; 4)必要时,对其他与产品特性有关的产品实现过程之环境釆取控制,如防噪声、防污染、防毒性及适当的车间压力等; 4.6.2 生产综合部负责维持作业现场的清洁卫生,负责确

9、保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和安全。 4.7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4.7.1 根据需要,技术质量部规定所有标识的方法,标识应用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由相关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实施,各部门配合,技术质量部对其进行有效性进行监控,当产品出现重大问题时,组织对其进行追溯。如果不标识不会引起产品混淆或无追溯要求时,也可以不对产品进行标识; 4.7.2 产品的标识方法有:批号、标签(卡)、装载容器或摆放区域等,对已有清楚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标识的采购产品可不再进行标识; 4.7.3 产品状态的标识有:待检、检验中、合格、不合格、让步接受。 4.7.4 验收合格的进厂物资由仓库保管员按规格分类摆放。用物资卡(或标牌)

10、进行标识,标明货物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等。物资卡(或标牌)应置于该物资摆放地的显眼位置。 4.7.5 生产过程中产品由生产车间采用分区摆放和使用标识(牌)的方式进行标识。 4.7.6 完成所有加工工序的成品,由操作员送入指定的待检区域或作好明显待检标识,经检验员检验后,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品,并在合格产品上张贴合格标识; 4.7.7 产品标识上必须有产品名称、日期/批号,以保证需要时的可追溯性; 4.7.8 所有部门的相关人员都应该保护标识,如发现标识不清或无标识时,由相关人员报告部门负责人重新确认后进行标识; 4.7.9 当不能判别产品的测量状态时,检验人员应对其进行复检,并补上标识。 4.7

11、.10经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对其进行规定的标识和隔离,不得与合格品混放。不合格品经返工及再检验合格后,不合格标记应及时除去。不合格待处理结束前,制品不得随意流转;文件名称生产运作控制程序页 码第4页,共5页文件编号QF09版 本 号A发行日期2004年08日01日修 订 号0 4.7.11 一般情况下,产品在加工、交付过程中出现质量或数量等事故时,内部的追溯将依据该产品本身标识、记录和检验员的印章或签字等进行追溯;当合同、法律法规或企业内部有特殊追溯要求时,由技术质量部另行发文规定,明确可追溯的范围及所需的记录范围,并保证标识的唯一性及记录与标识的一致性。 4.8 产品防护 4.8.1 搬运

12、 1)产品搬运时,应根据产品特点,采用合适的搬运设备,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不论产品已包装或未包装一律严禁对产品着地拖拉,使用手推车时产品应放置平稳,堆放高度应适宜,以防破坏包装,或跌落、磕碰、挤压; 2)在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各种标识,确保标识不被遗失或损坏; 3)对搬运过程中使用的搬运工具、器具、设备,应经常进行维护保养,使用前,对其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 4)搬运过程中,对易燃、易爆、有害(腐蚀性、放射性)或对环境、安全有影响的产品,应依据产品特性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内部制定的搬运指导书执行,或使用特殊的搬运工具; 5)搬运过程中,要根据产品的特性防止产品被腐蚀、污染、嗑碰或丢失; 6

13、)搬运人员应经过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作业规程和要求; 7)在搬运过程中,如因搬运不当造成质量问题时,由责任部门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报技术质量部,技术质量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8.2 贮存 1)产品经检验员验收合格后,仓管员给予办理入库手续。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物品,不得入库; 2)仓管员负责对已入库的产品进行产品标识(卡、牌),分区摆放整齐并做好相关的台帐,确保帐、卡、物相符; 3)物品的出库,需办理出库手续,并登记规格、数量、发往何处或零用人。同时,仓管员应及时冲减库存帐,更改材料卡数量内容; 4)产品的出库应符合先进先出原则; 5)产品的贮存环境应满足防火、防潮、干燥、通风、整洁。化学物品不能混放于一般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必须按相关要求执行; 6)按产品的生产日期或批号、规格,分类整齐堆放;堆放高度,以不影响下面物品的质量为原则,谨防倾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