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各大洲气候分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587916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各大洲气候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各大洲气候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各大洲气候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各大洲气候分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各大洲气候分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各大洲气候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各大洲气候分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考点一气候形成因素(必考加试)基础梳理1.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b加试)2.气候的形成因素(b加试)(1)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气候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3)下垫面因素: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4)人类活动。深度思考1.影响气温的因素因素说明纬度位置纬度高(低),太阳高度小(大),太阳辐射能少(多)海陆位置海洋性气候(比热容大:冬温夏凉,温度季节变化小;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均匀);大陆性气候(比热容小:冬冷夏热,温度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季节变化大)地形地势高(低),气温低(高)

2、;高山阻挡冷空气侵入(地形封闭不易散热)洋流寒(暖)流,气温低(高)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2.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6)地面性质: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8)空气的上升与下沉:上升气流多雨,下沉气流少雨。气候带考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必考加试)基础梳理各种气候类型的比较(b加试)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3、,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南北回赤道低气压带和北纬10北回亚洲中南半岛、热带非洲中部、巴西南热带草原气候部、澳大利亚大陆北归线之间信风带交替控制部和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归线之间大陆东岸印度半岛季节移动干、湿季明显交替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撒哈拉、阿拉伯半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岛、澳大利亚中西部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南北纬2535之间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北纬3555之间的我国华北、东北,日南北纬4060之间亚欧大陆和北美大南北纬4060之间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北

4、纬5070之间的大陆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大陆东岸以南地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陆西岸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东岸本、朝鲜半岛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的大陆内部陆的内陆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西欧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大陆西岸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纬度高,太阳辐射弱,亚欧大陆和北美大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陆的北冰洋沿岸团控制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全年温和多雨冬长严寒,夏短温暖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纬

5、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原和高山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气候垂直变化明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特别提示】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

6、亚东南部)。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深度思考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1)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以形定位”: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配不均,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月和最低月以及气温曲线的

7、形状可以确定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北半球7月8月1月2月峰形(凸形)南半球1月2月7月8月谷形(凹形)(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温度带(即气候带)“以温定带”: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15C最冷月均温值0C15C0C25C18C15C10C5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季风性亚寒带针苔原气候、气候类型候、温带大陆热带沙漠气候、湿润气候和叶林气候冰原气候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3)根据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中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

8、季节分配(主要是雨季)来确定气候类型。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一亚洲:1.热带雨林气候:A.成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B.分布: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菲律宾群岛南部(如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棉兰老岛)C.特点:全年高温多雨D.景观及(标志):热带雨林景观,板状根,砖红壤。E.代表性经济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等(粮食作物:水稻)2.热带沙漠气候:A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B分布: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C景观:热带沙漠景观,D农业特点: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中代表植物:

9、枣椰树3.热带季风气候:A特点: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东北风,温和少雨。故全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但季风条件下,多洪涝和干旱。B成因:(1)西南季风成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的地砖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由于经过印度洋空气湿润,带来大量降水。(2)东北季风的成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故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较干燥,形成干季。C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我国海南岛,西双版纳。D代表性景观及标志:热带季雨林(景观和

10、热带雨林相似,但不及热带雨林茂盛)4.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A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多洪涝和干旱。B成因: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C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台湾岛。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群岛南部。(如上海,重庆,武汉,东京等)D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如马尾松)(注意:我国季风气候和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大陆性较强,日本海洋性较强。海洋性表现:温差较小小,降水较为均匀)5.温

11、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A特点:夏季高温多雨(东南风)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西北风)雨季比亚热带季风气候要短。B成因: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同,都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分布: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半岛北部,日本群岛北部及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D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注意:在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景观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E农业特点:气温较低,小麦。6.(此种图标偏南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特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B成因:亚欧大陆面积广阔,加上高山高原的对水汽的阻挡,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较少。受大陆气团控制故而温差较大。(如我国的吐鲁番围着火炉吃西瓜)C分布: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注意:该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北美洲其次D景观:因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使得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的景观差异很大。通常应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而形成从温带森林-温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